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以江南水乡古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有着悠久而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但同时也面临着保护与开发的两难境地。 以数量众多、形态各异的历史文化名城、古镇为例,在兼具独特的文化、科学、审美和经济价值的同时,普遍存在着保护与开发、旧貌与新颜的矛盾,存在着保护名城古镇风貌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的矛盾,保护古城生态与发展经济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识别和提取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基因,构建古镇风貌景观信息链,有助于挖掘古镇的地域文化特色,凸显其旅游意象特征,为靖港古镇的旅游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启示。研究结果显示:靖港古镇风貌的景观信息链构建,应围绕“小汉口”“湘军水战”等文化主题,复原其景观记忆;古镇“景观信息元”延续情况较差,商业习俗、部分传统技艺等未能有效传承;古镇保存着丰富的“景观信息点”,但水运码头等信息点损毁较为严重;古镇“景观信息廊道”交叉布局,形成了独具靖港特色的“八街四巷七码头”格局;古镇“景观信息网络”整体保存较好,部分风貌要素亟待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3.
古镇旅游在全国已经得到了普遍发展,尤其是四川成都周边地区,本文以成都市双流县黄龙溪古镇为例,对古镇资源以及目前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为更好的保护古镇历史文化遗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古镇的文化生态圈层结构,分别对郪江古镇的文化要素、空间格局和行为方式等文化生态资源要素进行分析.进而阐述古镇的文化生态进化过程中封闭性和聚落活力的改变,指出古镇文化生态的被入侵、多样性锐减、群落老化等现象和问题,最终提出从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共生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4个方面来进行古镇保护与开发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定量研究方法建立居民对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态度尺度,并以黄龙溪古镇为例进行实证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都是可接受的,证实了量表的实用性;居民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古镇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古镇旅游的正面影响以及社区参与旅游方面的感知比较强烈.最后对古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浅谈徽州古镇保护与发展——以万安古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峰 《工程与建设》2011,25(6):753-755
徽州古镇首先以保护着手,充分考虑到当地居民的迫切需求,处理好古镇保护与开发、资源旅游、以及居民生活等多对矛盾关系,以历史保护作为徽州古镇保护的基础,商业旅游产业开发为契机,从而逐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并使当地居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更好提高,使曾经繁华鼎盛的徽州古镇重新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通古镇的历史概况与文化特色、传统建筑的现状、保护发展规划及大通古镇保护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应从维护大通古镇原真性、文化性、差异性、持续性出发,坚持宜游、宜商、宜居的开发原则,对古镇的保护开发应以抢救濒危古建筑、保护整修传统建筑院落为基础,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重组,找准定位、打造特色,运用市场运作方式保障大通古镇旅游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市城关区及其郊外的什川镇长坡村为例,对城乡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与态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城乡差距是影响中国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的因素之一;(2)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在个人收入和受教育程度存在明显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城乡居民对旅游的态度;(3)乡村旅游地居民和城市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感知与态度基本上持有积极的态度.尤其是乡村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普遍高于城市居民,他们对发展旅游抱有希望的态度,甚至渴望发展旅游;(4)在城市居民与乡村居民相互感知与态度方面,城市居民不欢迎农村居民来当地旅游,乡村居民则对城市居民到当地旅游表示很欢迎.这样会造成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心里上的抗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游客问卷调查及意象地图描绘等方法,初步探究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是以"环状"为特征;而组成意象空间的要素主要有干道、桥梁、节点、标志和区域;其中干道和桥梁构建了"环状"意象空间框架.根据此项研究的成果,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社区居民态度研究是旅游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越来越受到更多学者关注.本文以大纵湖旅游度假区为例,采用了问卷调查方法,通过对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问卷信度、居民对旅游影响态度、居民满意度以及聚类的分析,得出当地居民对度假区的发展总体上持积极欢迎的态度,并于此基础上将当地区居民分为热情的支持者、理性的支持者和淡漠的支持者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地形象的策划和宣传对提升旅游地的形象意义重大,但成功的形象策划和宣传需建立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特别是形象心理的理论基础上,本文从旅游地形象概念内涵和特征入手,分析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主、客观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历史文化名镇(名城)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其保护过程中也遇到诸多难题,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历史文化古镇(古城)保护与开发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本文以淮安市河下古镇为例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历史文化古镇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3.
对自然环境和与历史变迁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古镇文化特色的挖掘、开发是古老城镇再现生机活力的重要手段。兰州市榆中县青城古镇,西北的地域自然生态环境,宋代筑城,具有千年历史,塑造了独具特色的西北古镇文化,其以军事边镇、商业开拓精神、耕读传家精神、开放包容的文化胸怀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特征,是现代青城古镇文化特征塑造、青城古镇的规划、开发和保护的导向。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分析法以及访谈法拟定和选取了文化线路遗产旅游体验测评的潜变量和相应的测量变量,并基于陕西,甘肃两地丝绸之路世界遗址点景区的游客调研数据对丝绸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旅游体验评价维度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构建了丝绸之路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二阶五因素结构模型。结果显示:影响丝绸之路文化线路遗产旅游体验的因素并非是由资源主导,而是综合因素共同导向;遗产地旅游设施服务水平、遗产资源品质、遗产解说、活动参与感知以及遗产地环境氛围均显著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且以旅游设施服务能力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16.
传统古民居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重要的旅游价值和广泛的旅游市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西递、周庄为典型案例就传统古民居旅游地旅游影响的居民感知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居民对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正面影响的感知强烈并趋于一致,但对旅游负面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矛盾不一,对旅游负面环境影响的感知也很明显。分析认为,传统古民居旅游发展的经济效应十分突出,但旅游发展也推动或加速了古民居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的变迁。研究证实了由于古民居的生态脆弱和旅游容量有限,其旅游发展对生态环境有着高度的依存性。  相似文献   

17.
旅游者对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旅游对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影响因素中 ,旅游主体——旅游者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旅游者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的旅游区 ,旅游者对促进旅游地价值体系、个人行为、家庭关系、道德礼仪、文化艺术、社区组织等方面的变化产生着深刻影响 .从旅游者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旅游对发展中国家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进而用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瓦莱纳·施密斯给旅游者的分类以及旅游者逗留时间长短来分析形成这种影响的机理  相似文献   

18.
在方兴未艾的文化旅游大潮当中,文化古镇因其独特的魅力而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由于时光的侵蚀,文化古镇的内涵往往与其表象并不一致.因此,要合理地开发文化古镇的旅游资源,就须先对它的真实内涵进行发掘.本文以庐陵文化的缩影永和镇为例,发掘了它文化内涵,分析了文化古镇旅游开发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自提出以来,对于指导旅游地的经营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许多文章只注意介绍其主要观点,对生命周期理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则众说纷纭.本文首先介绍了被学界广泛公认的Butler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然后分析了影响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以期对旅游地的管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相对剥夺感是人们在比较之下形成的主观感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等因素发展不平衡,导致居民或者游客存在相对剥夺感的现象。文章以世界遗产地开平市马降龙村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扎根理论,构建出居民相对剥夺感的3个维度,并采用实证研究进一步验证相关维度,利用SPSS软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的3个维度为物质获得相对剥夺感、发展支持相对剥夺感和权利享有相对剥夺感;(2)旅游地居民相对剥夺感由强到弱依次为物质获得、发展支持、权利享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