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讨论了有限维线性系统的更为一般的控制问题和能控性问题。得到相应的一些判别法,最后引入刻划系统能控性程度概念-可控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计论在控制能量受限下一类无限维线性系统的精确零能控性问题,在一定的假设下得到了这类能控性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Buck变换器混杂动态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尝试在Buck变换器的能控性和能达性研究中引入混杂动态系统和切换线性系统的概念.首先建立Buck变换器的切换线性系统模型;然后根据该模型的特点,给出系统矩阵定常、输入矩阵切换的切换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定义和定理,并严格证明了Buck变换器的能控性和能达性;最后讨论了能控性和能达性与输出能控性的关系,指出能控性、能达性和输出能控性是一致的,同时对Buck变换器的能控性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在负载阶跃变化的情况下,变换器的输出完全可以控制并且稳定在设计值,这和Buck变换器作为切换线性系统模型的能控性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本文的研究方法也可用于其他功率变换器的能控性和能达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无穷维系统在可控可观性、稳定性、最优控制、滤波与随机控制等几个基本问题上的主要成果.介绍了精确能控性与稳定化,参数辨识的唯一性问题,无穷维算子奇异值与广义逆,有限逼近等几个新的专题,讨论了无穷维系统理论的发展动向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讨论了依赖特定边界条件的最一般的边值线性系统 x(t)=A(t)x(t) B(t)u(t) y(t)=C(t)G(t,0)Φ(0,t) Mx(0) Nx(T)=η的能控性、能观性和对偶性的概念。这和Krener介绍的一系列概念是不同的。本文还建立了与初值线性系统相平行的,关于边值线性系统的能控性、能观性和对偶性理论,  相似文献   

6.
利用控制系统的微分几何理论,研究了线性系统和它的Hamilton扩张系统的能控性之问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能观测性之间的关系.通过计算线性系统的能控性矩阵和它的Hamilton扩张系统的能控性矩阵,证明了线性系统和它的Hamilton扩张系统的能控性是等价的.同时通过计算线性系统的能观测性矩阵和它的Hamilton扩张系统的能观测性矩阵,证明了线性系统和它的Hamilton扩张系统的能观测性也是等价的.证明了线性系统的Hamilton扩张系统是能控的当且仅当它是能观测的,原线性系统既是能控的,又是能观测的.  相似文献   

7.
输入矩阵定常的切换线性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一类具有不同系统矩阵和相同输入矩阵的切换线性系统,证明了系统能控性和能达性的充要条件,同时给出具有不同输入矩阵和相同系统矩阵的切换线性系统能控性和能达性的充要条件,指出两类切换线性系统能控性和能达性充要条件是对偶的.对于上述两类切换线性系统,分别给出一个例子,并分析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达性.  相似文献   

8.
许兰兰  崔彦良 《甘肃科技》2014,(1):62-64,91
针对二维线性系统,给出了能观测性、能控性简单判定方法;分别给出了状态观测器和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计算步骤;并针对具体算例,进行了镇定计算。  相似文献   

9.
关于无穷维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和可稳性,文章[1]、[2]、[3]已分别作了研究。本文仅就系统的可辨识性,作类似的探讨。考虑时变参数线性系统,首先应用Hilbert子空间的稠密性质,导出线性系统可辨识的充要条件;后用不变了空间的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欧氏空间Rn上的线性系统和它的梯度扩张系统的能控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的能观测性之间的关系,证明了线性系统的梯度扩张系统是能控的(或能观测的)当且仅当原线性系统既是能控的,又是能观测的。  相似文献   

11.
讨论一类用无穷维系统方程描述的最优控制问题,把它看作为Hilbert空间上求算子方程的最小均方解的问题.在无穷维算子近似理论的基础上,用无穷矩阵奇异值分解方法得到无穷维最优控制问题解的形式,并研究这个解的有限维近似形式,建立一个有限的N阶最优控制系统,使得它的控制律与无穷维系统的控制之间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2.
"无限长"平行导体回路单位长度自感的精确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两根“无限长”平行导体回路单位长度自感的一种精确计算方法,并证明了其近似结果与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的自感相同。故可简单的计算中部附近单位长度上自感作为“无限长”平行导体回路单位长度自感的近似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无限深球方势阱的Feynman路径积分化为Yukawa势的Feynman路径积分,同时详尽地展示了Feynman路径积分的时空变换方法,然后利用从Hulthen势的精确传播子得到的Yukawa势的S态径向传播子给出了无限深球方势阱的1态径向传播子,  相似文献   

14.
关于广义系统的最优调节器问题,如果系统的状态轨迹含有脉冲响应,相应的二次型性能指标为无穷大。因此只有排除脉冲模,广义系统的最优调节器问题才有意义。本文不象往常那样,把广义系统分解为指数模部分和脉冲模部分,而是采用它的一种标准形式,以便对系统施加几乎任意的状态反缋,来排除它的脉冲响应。在此基础上,导出了一种广义系统最优调节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田立新提出的小波近似惯性流形 ,将小波分析与无穷维动力系统相结合研究一类非线性孤立波方程 -耗散KdV方程的长期动力学行为 ,在已得到该类方程存在小波近似惯性流形及利用无穷维动力系统作更精确的误差估计的基础上 ,笔者用L2 (R)中Perrier -Bas devant样条周期小波基做小波分析 ,用低模态的小波近似惯性流形数值模拟耗散KdV方程的吸引子 数值结果表明 ,小波近似惯性流形方法比Fourier分析方法及小波Galerkin方法更能反映系统的局部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16.
根据系统分解的方法,讨论在2种边界控制下,通过对能控对域的研究来分析线性和半线性分布参数系统的能控性.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 状态空间H=l~2,控制空间U=l~2,状态X∈H,控制U∈L~1[0,T;U],A=[a_(1j)],B=[b_(ij)] 基本假设:A=(a(1j))满足 满足 sum form i=1 to ∞ sum form j=1 to ∞ α_(ij)~2<+∞,B=(b_(ij)满足sum form i=1 to ∞ sum form j=1 to ∞b_(ij)~2<+∞。 本文的工作是在基本假设下,找有限维系统使其解逼近系统(1)的解,同时保持系统(1)的主要性质。  相似文献   

18.
19.
The infinite domain potential problems arise in many branches of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fields, which by now still pose a great challenge to scientific computing community.This study proposes a novel meshless singular boundary method (SBM) to solve infinite domain potential problems.The SBM is mathematically simple, easy-to-program, meshless and integration-free.To guar-antee the uniqueness of numerical solutions, this article adds a constant term into the SBM approximate representation.The effi-ciency ...  相似文献   

20.
The optimal output tracking control (OTC) problem for nonlinear systems with time-delay is considered. Using a series-based approximate approach, the original OTC problem is transformed into iteration solving linea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without timedelay. The OTC law obtained consists of analytical linear feedback and feedforward terms and a nonlinear compensation term with an infinite series of the adjoint vectors. By truncating a finite sum of the adjoint vector series, an approximate optimal tracking control law is obtained. A reduced-order reference input observer is constructed to make the feedforward term physically realizable. Simulation examples are used to test the validity of the series-based approximate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