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硫酸铁水合物催化下由L-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与乙醇反应得到L-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  相似文献   

2.
采用氨基酸钠游离的氨基引发ε-己内酯单体开环得到酯肽齐聚物,并以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为扩链剂,将这些齐聚物扩链合成4种聚酯酰胺.将4种天然氨基酸(L-丙氨酸、L-亮氨酸、L-谷氨酸、L-赖氨酸)引入到聚(ε-己内酯)(poly(ε-caprolactone),PCL)中,合成和表征了4种含有氨基酸残基的聚合物.通过1H-NMR、FT-IR、水接触角、水吸收率和降解实验对该聚酯酰胺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氨基酸改性PCL的亲水性和降解性得到了改善,其中含有L-赖氨酸残基的聚酯酰胺因亲水性最高,降解速率最快.  相似文献   

3.
以L-谷氨酸为原料合成了L-谷氨酸-5-乙酯,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测量结果表明:L-谷氨酸-5-乙酯属单斜晶系,P2(1)空间群,其中a=9.691(3),b=5.2631(17),c=17.297(6);β=90.752(5)°.通过L-谷氨酸-5-乙酯分别与MgCl2.6H2O和Ca(OH)2反应,合成得到了Mg(II)和Ca(II)的金属配合物.比色法测试结果表明:L-谷氨酸-5-乙酯与镁和钙形成的配合物对三磷酸腺苷二钠的分解反应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稀土赖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甲醇介质中,稀土氯化物与L-赖氨酸反应,生成了5种稀土赖氨酸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质谱测定,确定组成为LnCl_3·L·mCH_3OH·nH_2O(Ln=Y、La、Nd、Sm和Er,L=L-赖氨酸).并用热重和差热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f-f超灵敏跃迁光谱等方法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5.
以L-赖氨酸为原料,先制备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光气法合成NΕ-苄氧羰基-L-赖氨酸-N-羧酸酐,并以三乙胺为引发剂,在氯仿中引发聚合,生成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经无水溴化氢脱苄得到聚-L-赖氨酸。其聚合度由黏度法测定,化学结构由IR1、H NMR证实,聚(NΕ-苄氧羰基赖氨酸)和聚-L-赖氨酸分子均以Α-螺旋构型存在。由本法制备的聚-L-赖氨酸可获很好的产率(>70%),其相对分子质量由单体/引发剂摩尔比控制。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方法聚合了L-赖氨酸,制备成聚L-赖氨酸修饰玻碳电极,并研究了甲基对硫磷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聚L-赖氨酸对甲基对硫磷的检测有明显的增敏效果.在最佳条件下,发现氧化峰电流与甲基对硫磷浓度在1.0×10-6~1.0×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μA)=0.479 6 C(μmol.L-1)+39.313(R=0.993),检出限为4.0×10-7mol.L-1,将此方法用于苹果样品中甲基对硫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3,4-二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一锅式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藜芦醛和丙二酸二乙酯为主要原料,以L-脯氨酸/磷酸钾为催化剂,无水乙醇为溶剂,经水解、酸化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一锅式合成了3,4-二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实验得到较佳反应条件:n(丙二酸二乙酯):n(黎芦醛)=2.0:1.0,n(L-脯氨酸):n(黎芦醛)=0.35:1.00,n(L-脯氨酸):n(磷酸钾)=6:1,反应时间7h。在较佳条件下,3,4-二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收率达到77.4%,质量分数达97.0%。  相似文献   

8.
在温和条件下,用硫酸钕与水杨醛缩氨基酸Schiff碱在水溶液中反应,合成了钕的两种双核配合物Nd2(Sal-a.a)2SO4*2H2O(Sal=水杨基;a.a=L-丙氨酸,L-赖氨酸),并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荧光光谱和差热-热重分析对其组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两种N-保护赖氨酸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赖氨酸盐酸盐与硫酸铜反应形成赖氨酸铜盐,继而与醋酐反应,得到Nε-乙酰基-赖氨酸铜盐,再利用H2S将铜脱去,最后用(Boc)2O或Fmoc-OSu保护α-氨基,得到Nε-乙酰基-Nε-叔丁氧羰基赖氨酸Boc-Lys(Ac)-OH(1)和Nε-乙酰基-Nε-芴甲氧羰基赖氨酸Fmoc-Lys(Ac)-OH(2).  相似文献   

10.
碳酸二甲酯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环境友好化学品,主要由甲醇氧化羰基化法(非光气法)和甲醇光气法(光气法)合成,这两种方法都使用了剧毒或有毒的光气和一氧化碳.而酯交换法是一种可以在温和条件下合成碳酸二甲酯的方法.为此研究了Sa len-A l配合物体系催化碳酸乙烯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碳酸二甲酯的行为.证明了Sa len-A l配合物体系不仅是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合成碳酸乙烯酯的优良催化剂,而且也能很好地催化后续酯交换反应.发现最佳催化剂是Sa len-A lC l/n-Bu4NB r,它们间存在协同效应.测得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120℃、反应时间2 h、n(M eOH)∶n(PC)=8∶1、催化剂摩尔分数为0.4%.  相似文献   

11.
乙酰乙酸乙酯和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回流,溴代反应2 h后,减压蒸馏得到溴代乙酰乙酸乙酯,产率80.1%.将硫脲溶于乙醇中,加入溴代乙酰乙酸乙酯进行环合反应12 h,通过减压蒸馏、重结晶进行分离提纯得到2-氨基-4-甲基-5-甲酰乙氧基噻唑氢溴酸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质谱等方法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证明所得到的产物具有预期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甲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甲基丙烯酸三氟乙酯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对其漆膜的硬度、耐水性、耐碱性、耐溶剂性及其表面性能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所制得的涂膜性能均优于不含氟的丙烯酸酯共聚物溶液.  相似文献   

13.
用渗透蒸发法回收废水中的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硅沸石填充的硅橡胶膜对乙酸乙酯-水进行渗透蒸发分离,考虑了沸石填充量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硅沸石填充的硅橡胶膜处理浓度的乙酸乙酯水溶液,能迅速地降低溶液中乙酸乙酯的浓度,得到高浓度的乙酸乙酯渗透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赖氨酸脱色溶液进行结晶与干燥。首先制出赖氨酸溶解度曲线,探索以水溶液和乙醇溶剂中结晶的条件; 再根据差热分析结果,揭示赖氨酸水合物晶体形成的温度。采用两段干燥可制得纯净(含量98.5%以上)赖氨酸盐酸盐产品。  相似文献   

15.
由L-半胱氨酸乙酯与二硫化碳在Et3N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酸乙酯,后者同3-(2-氧代环已基)丙酸在N,N-二环己基胺二亚胺(DCC)存在下反应,得到光学活性(R)-N-3-(2-氧代环己基)丙酰四氢噻唑2-硫酮-4-羧酯乙酯及光学活性的3-(2-氧代环己基)丙酸.用半经验的量子化学PM3方法研究反应物和产物的最优构型与电子结构.  相似文献   

16.
醇提-酯萃法提取竹叶中的总黄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醇提-酯萃法提取竹叶中总黄酮的各种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寻找最佳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5倍原料重的75%乙醇在70 ℃温度下提取5 h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猪殃殃氯仿和乙酸乙酯部位进行了化学成分的研究,分离得到了9个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对苯二甲酸二丁酯(1),原儿茶酸丁酯(2),原儿茶酸乙酯(3),二氢咖啡酸乙酯(4),顺式咖啡酸乙酯(5),没食子酸甲酯(6),7-羟基-6-甲氧基色酮(7),1-丙烯酸-3-(3,4-二羟苯基)戊酯(8),1-(3,4-二羟基苯)丙酮(9).这9个化合物都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分子印迹的发展,生物印迹已经成为以蛋白质为母体制备模拟酶的重要手段.本文以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为模板印迹来源于鲱鱼精子的蛋白质-核酸混合物,并用来催化N-苯甲酰-L-精氨酸乙酯的水解反应.结果表明,生物印迹的蛋白质-核酸混合物在水介质中稳定,能够用作水解反应的酶模拟物.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端氨基环磷腈衍生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前体制备了六甘氨酸乙酯取代环三磷腈,然后采用氨基-酯交换法以双氨基化合物乙二胺直接与六甘氨酸乙酯取代环三磷腈反应合成了端氨基环磷腈衍生物。化合物六甘氨酸乙酯取代环三磷腈和端氨基环磷腈衍生物的结构经IR、1H-NMR和质谱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投料比对端氨基环磷腈衍生物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六甘氨酸乙酯取代环三磷腈和端氨基环磷腈衍生物后处理过程。该合成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且收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脂肪酶在离子液体中选择性地催化葡萄糖与11-十二烯酸乙酯的转酯化反应,通过不同脂肪酶在不同离子液体中进行转酯化反应,并用单因素法研究离子液体种类、温度、底物的比例、体系含水量和脂肪酶含量对反应产率的影响,优化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表征。结果表明: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1-正丁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盐[BMIM][BF4]中,当反应温度为55℃、酶浓度20mg/mL、葡萄糖/11-十二烯酸乙酯的摩尔比1∶2、体系的水含量为2%时,获得糖酯的产率最高,Novozym-435可以重复使用7次。脂肪酶Novozym-435在离子液体[BMIM][BF4]中选择性转酯化反应的产物为6-O-(11-十二烯酸)葡萄糖单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