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通过比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清中的表达,探讨MCP-1在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选取30例正常晚孕妇女、30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和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MCP-1在胎盘组织中的表达;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MCP-1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血清中MCP-1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病情加重而递增;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MCP-1表达与血清MC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25,P〈0.01)。结果表明,MCP-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与血清中的表达均升高,提示MCP-1在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妊娠晚期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妊娠妇女胎盘组织培养液中可溶性人类白细胞抗-G(solubl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G,sHLA-G)的表达水平,探讨s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选择了2008年10月至2009年4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足月妊娠者20例(正常足月妊娠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胎盘组织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水平.经检测重度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培养液中sHLA-G的表达水平(26.78 ± 5.17 U/m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组(53.64 ± 28.85U/ml)(P <0.05).实验表明,sHLA-G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培养液中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LncRNA WDR86-AS1对叉头框转录因子3a(FOXO3a)与胎盘组织和人早孕绒毛外滋养细胞HTR8/SVneo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PE)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方法:选择子痫前期(PE)孕妇的胎盘组织25例为PE组,同期健康孕妇的胎盘组织25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孕妇胎盘组织中LncRNA WDR86-AS1和FOXO3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沉默HTR8/SVneo细胞中LncRNA WDR86-AS1或FOXO3a的表达,检测FOXO3a的表达,并采用CCK-8和Transwell检测对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PE组中LncRNA WDR86-AS1 mRNA、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FOXO3a在胎盘组织滋养细胞的胞质和胞核均有表达且PE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PE组中LncRNA WDR86-AS1和FOXO3a表达呈正相关(r=0.54,P0.05);在HTR8/SVneo细胞中沉默LncRNA WDR86-AS1,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在HTR8/SVneo细胞中沉默FOXO3a,FOXO3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增加(P0.05).结论:LncRNA WDR86-AS1可能通过调节FOXO3a的表达影响滋养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参与P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RNA-18b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胎盘组织中mi-18b的表达量。结果 子痫前期患者中miRNA-18b的表达量与正常孕妇相比,表达量下降。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的mi-18b表达量下降,可能参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miR-411在子痫前期患者和正常产妇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微小RNA(miRNA)对子痫发病所起到的作用,收集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和正常产妇胎盘组织,并从中提取RNA;采用miRNA特异RT引物进行反转录; 最后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的方法检测基因的表达量.结果 miR-411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表达降低.表明此次实验阐明了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存在特异miRNA的差异表达,子痫前期发病可能受到miRNA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纯化幽门螺杆菌空泡毒素A(VacA)蛋白后与人体胃癌细胞(SGC7901)共培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SGC7901细胞中沉默调节蛋白1(SIRT1)、叉头框蛋白O(FOXO)1及自噬相关蛋白(P62)的表达情况,并通过RNA干扰(siRNA)技术沉默SIRT1的表达,研究SIRT1/FOXO1信号轴与自噬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显示,VacA蛋白处理胃癌细胞后,SIRT1及FOX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6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SGC7901细胞自噬增强.通过干扰SIRT1表达,能够降低FOXO1蛋白表达,增强P62的表达,VacA蛋白诱导的SGC7901细胞自噬受到抑制.提示幽门螺杆菌VacA能够通过调节SIRT1/FOXO1信号轴促进胃癌细胞的自噬.  相似文献   

7.
为测定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外周静脉血浆中可溶性HLA-G的含量,探讨HLA-G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33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及33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外周静脉血中可溶性HLA-G水平.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静脉血中可溶性HLA-G水平为24.04±16.01 U/mL,正常妊娠组为38.38±22.15 U/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静脉血中可溶性HLA-G水平较正常足月孕妇明显降低,提示HLA-G水平的降低与子痫前期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8.
应用ELISA方法定量检测了20例正常未孕女性,20例健康妊娠孕妇,11例轻度、25例中度以及16例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IL-18与IL-12的含量。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PBMC中Th1/Th2型细胞亚群的频率。健康妊娠孕妇血清中IL-18含量高于未孕女性(P<0.001),而IL-12的含量则要低于未孕女性(P=0.001)。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IL-18含量高于未孕女性(P<0.001),但与健康妊娠者无差别。轻、中度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IL-12含量低于未孕女性(P<0.05),中、重度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IL-12含量高于健康妊娠孕妇(P<0.05)。健康孕妇的IL-18/IL-12比值明显高于未孕女性,随先兆子痫病情严重程度,IL-18/IL-12比值逐渐降低且均低于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中IL-2/IL-4的分泌比值及IFN-γ/IL-4的分泌比值,在健康未孕女性与健康妊娠孕妇组间无明显的统计学上的差异,但重度先兆子痫患者明显高于健康妊娠孕妇(P<0.01)。先兆子痫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亚群比值高于健康妊娠组,且与血清中IL-18/IL-12比值呈负相关(r=-0.535,P<0.001)。正常妊娠孕妇血清中IL-18的增加与IL-12的减少可能诱导Th2呈优势表达;而先兆子痫患者血清中IL-18与IL-12的同时增加可能促使Th1呈优势表达。  相似文献   

9.
明确蛇葡萄素(Ampelopsin,AMP)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探讨自噬活化及自噬对AMP抑制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为AMP临床研究抗肿瘤作用的自噬靶点提供依据.采用CCK-8法检测AMP(0~300μg/m L)作用HCT116细胞后细胞增殖变化,确定AMP的抗肿瘤作用;慢病毒感染法构建HCT116-RFP-GFP-LC3重组细胞株研究自噬标志蛋白LC3的荧光表达,结合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I/II和P62的表达确定细胞自噬活化状态;通过抑制剂Baf A1阻断HCT116细胞自噬晚期降解过程,比较AMP组与AMP+Baf A1组间AMP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自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AMP(150~300μg/m L)抑制细胞增殖,表明AMP具有抗肿瘤作用;对比空白对照组,AMP(50、75μg/m L)组重组细胞出现LC3荧光点状自噬体,自噬发生率分别为26.72%、19.47%; LC3II蛋白表达上调,P62下调,表明AMP诱导细胞自噬且自噬过程完整;与AMP组比较,加入Baf A1后,LC3II、P62蛋白及自噬点均显著增加,证明自噬晚期过程被阻断,但抑制自噬晚期降解过程对AMP组与AMP+Baf A1组间细胞增殖影响不显著(P0.05),说明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阻断自噬降解过程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结论表明:AMP(0~300μg/m L)能够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激活细胞自噬,且自噬晚期降解过程阻断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细胞的增殖抑制可能是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0.
自噬与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防止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毒性积累,自噬限制氧化应激、慢性组织损伤和致癌信号传导,抑制癌症的发生,这表明了自噬激活在癌症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一种新的咪唑,命名为NO.143.利用胰腺癌细胞PANC-1为模型,用MTS检测不同浓度NO.143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荧光点,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B、ATG13、p62的表达情况,以及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NO.143呈现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NO.143能够明显增加细胞中自噬荧光斑点、LC3B表达、ATG13的含量和p62的降解,表明NO.143能够显著上调肿瘤细胞的自噬.进一步研究显示,NO.143能够增加AMPKα的磷酸化水平,降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S6的磷酸化水平.相反的,在抑制AMPKα活性后,这种现象发生逆转.这些结果都可能表明NO.143通过AMPK/mTOR信号传导途径诱导肿瘤自噬,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缺失因子2(AIM2)通过调控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水平,从而影响滋养细胞的迁移参与反复自然流产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21例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胎盘组织中AIM2的表达水平,同时以30例正常胎盘组织为对照组。采用激动剂poly(dA:dT)刺激滋养细胞系HTR-8/SVneo,通过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滋养细胞中AIM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利用小干扰RNA技术基因沉默AIM2,Western blot、明胶酶谱和细胞划痕实验进一步研究抑制AIM2对MMP9表达和滋养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反复自然流产患者胎盘组织中AIM2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poly(dA:dT)可显著激活HTR-8/SVneo细胞中AIM2、MMP9 mRNA和蛋白上调表达,而基因沉默AIM2后,滋养细胞MMP9的表达水平、明胶水解能力以及细胞迁移能力均显著降低(P<0.001)。结论:滋养细胞中AI...  相似文献   

12.
子痫前期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特有疾病,会导致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的异常改变,严重危害孕产妇和围生儿的健康.针对实际临床中存在的子痫前期检测方法复杂、不便于日常监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光电容积脉搏波提取相关特征参数的方法.根据脉搏波下降支的形态特征及生理意义,提取出了新的特征参数——光电容积斜率指数(PSI),通过逐段分析下降支斜率来体现外周血管阻力、血管壁弹性等生理信息的细节变化.基于临床采集的50例孕妇(23名为子痫前期患者,27名为正常孕妇)的光电容积脉搏波数据,对PSI指数区分子痫前期患者与正常孕妇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真阳性20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26例,假阴性3例,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87.0%和96.3%,准确性达到92.0%.PSI指数为子痫前期的无创诊断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方法,对于实现子痫前期的早期筛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氯化钴(CoCl2)构建H9C2心肌细胞低氧损伤模型,研究Nar在其中的作用及机制.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细胞凋亡,以自噬抑制剂3-MA预作用细胞探讨Nar对自噬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Beclin-1、LC3II/LC3I、P62、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分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即刻早期基因Cyr6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收集183例宫颈病变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留存宫颈病变组织,免疫组化检测Cyr61表达水平,并分析Cyr61阳性率与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C33a、Caski m RNA和蛋白表达,并使用HPV16 E6特异性抑制序列si RNA转染Caski细胞株72 h,检测Cyr61 m 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宫颈癌组Cyr61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Cyr61阳性率明显低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宫颈癌患者中Cyr61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分化程度G1~G2、无宫旁浸润、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Cyr61阳性率偏高.宫颈癌细胞株C33a的Cyr61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细胞株Cask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i RNA组宫颈Caski细胞中Cyr6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yr61在宫颈癌组织中低表达,且与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V16可能通过E6蛋白相关信号通路下调Cyr61的表达,促进宫颈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reeclampsia)的发生与体质量指数、血钙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有子痫前期的妊娠晚期女性作为实验组,同时随机选取60例正常妊娠晚期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BMI指数及血清钙水平等参数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利用Spearmen研究子痫前期与年龄、体质量、BMI指数及血清钙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最后分析体质量指数(BMI)与血清钙水平对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子痫前期妊娠晚期女性与对照组妊娠晚期女性年龄、孕周、BMI指数、血清钙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痫前期与年龄和BMI指数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孕周和血清钙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50和0.71,-0.76和-0.59;通过析因设计得出血清钙水平与BMI存在交互作用,认为二者对子痫前期具有协同作用.结论子痫前期的发生与年龄、孕周、BMI指数及血清钙水平紧密相关,同时BMI指数及血清钙水平对子痫前期具有协同作用,是子痫前期的良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采用MTT法检测美洲大蠊多肽(PAP-3)与不同浓度的顺铂(DDP)单用或联合使用对人肝癌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P-3、DDP单独或联合给药干预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PAP-3、DDP单独或联合给药后HepG2细胞内自噬相关蛋白p62、LC3、Beclin-1、Atg5及PI3K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与DDP单独给药相比,PAP-3与DDP联合给药对HepG2的细胞的抑制作用更强;PAP-3与DDP联合给药组中细胞的凋亡率与DDP和PAP-3单独给药组相比均有升高(P < 0.05)。与对照组相比,DDP组中,p62蛋白水平降低,LC3II蛋白水平升高,LC3II/I的比例也升高,表现出细胞自噬流的活化;与DDP组相比,联合给药组中p62蛋白水平回升,LC3II蛋白水平和LC3II/I的比例均有回落。且联合给药组中PI3K、Atg5、Beclin-1等自噬相关蛋白的量均较DDP组减少,而凋亡相关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量则较DDP组增加。据此推测,PAP-3和DDP的联用可以通过抑制HepG2细胞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DDP带来的细胞自噬水平的升高,增加细胞对DDP的敏感性,从而诱导HepG2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肝衰竭大鼠肝损害和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的作用。将180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解毒化瘀颗粒给药组(JDHYKL组)。采用D-GalN+LPS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JDHYKL组给予解毒化瘀颗粒造模前5天开始灌胃给药,延续至成模后24 h,正常组与模型对照组分别给予等量蒸馏水代替。检测各组大鼠ALT,AST和TBIL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特异性蛋白Mfn1、Mfn2表达。经解毒化瘀颗粒治疗后大鼠肝组织肝细胞形态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细胞呈条索状排列,部分假小叶形成,肝细胞坏死及空泡化较模型组减轻,同时可明显降低LF大鼠ALT、AST(P0.05),提高Mfn1、Mfn2表达(P0.05)。解毒化瘀颗粒可能是通过上调Mfn1和Mfn2的表达抑制线粒体分裂,推动线粒体结合,降低碎片化现象,保护线粒体,而对大鼠肝衰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噬是指细胞自身将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经溶酶体降解的一种过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是自噬的标志蛋白,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LC3荧光蛋白是否聚集成点状是检测自噬的方法之一.首先构建了表达EGFP-LC3蛋白的真核表达质粒,其具有荧光和药物筛选双标签.转染到HeLa细胞中,利用药物初步筛选后,再稀释到96孔板中筛选出有荧光的单细胞克隆,得到稳定表达EGFP-LC3蛋白的HeLa单克隆细胞系.该细胞系在饥饿诱导条件下EGFP-LC3蛋白可聚集成点状,验证了该细胞系能够用于指示自噬,为今后自噬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高、中分化组为63.64%,低分化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相关,Foxp3蛋白表达在Ⅲ~+Ⅳ期阳性率为88.24%,在Ⅰ~+Ⅱ期表达的阳性率为60%(P0.05).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大量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在检测低氧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自噬小体变化的应用价值.在无菌条件下,取胚胎型小鼠心肌细胞备用.采用低氧环境+缺氧液方法诱导心肌细胞损伤并发生自噬现象作为实验组,正常环境下培养细胞的方法作为对照组.待心肌细胞长到一定程度后,分别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正置荧光显微镜对免疫荧光染色的自噬小体表达的LC3A/B蛋白情况进行观测并比较2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结果显示利用低氧环境+缺氧液方法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并自噬小体形成是可行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低氧缺氧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伤组(实验组)自噬小体呈高表达状态.与普通型正置荧光显微镜比较,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成像速度快,一次可以获得多副图像且图像清晰.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具有成像速度快、灵敏度高和精确度高等优点,可以实时、准确观测低氧诱导小鼠心肌细胞损失自噬小体的表达情况,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