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5 毫秒
1.
以2-苯基吡啶(ppy)为主配体,N,N-二苯基-4-(4-苯基-5-(吡啶-2-基)-4H-1,2,4-三唑-3-基)苯胺(DPPTA)为辅助配体,合成了阳离子型铱(Ⅲ)配合物[(ppy)_2Ir(DPPTA)]PF6.该配合物具有高对比性的力致发光变色性能,最初从CH_2Cl_2溶液中析出制得时发绿光,最大发射波长(λ_(em,max))为525 nm,经研磨后发黄光(_(em,max)=576 nm),经CH_2Cl_2熏蒸后发黄绿光(λ_(em,max)=531 nm).研磨和熏蒸所致的发光变色可多次循环,2种状态下各自的发光颜色稳定,λ_(em,max)相差高达45 nm.[(ppy)_2Ir(DPPTA)]PF6的发光变色性能对受力和有机溶剂熏蒸敏感,但对温度变化并不敏感,这一点与很多已报道过的力致发光变色材料不一样.  相似文献   

2.
以芘为核心、苯基丁二炔为桥梁、2,5-二苯基-1,3,4-噁二唑为取代基,设计了一系列可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的新型发光材料,即1-[4-(4-(4-(2-(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5-基)苯基)丁二炔基)苯基]芘(1)、1,3-[4-(4-(4-(2-(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5-基)苯基)丁二炔基)苯基]芘(2)、1,3,6-[4-(4-(4-(2-(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5-基)苯基)丁二炔基)苯基]芘(3)、1,3,6,8-[4-(4-(4-(2-(4-叔丁基)苯基1,3,4-噁二唑-5-基)苯基)丁二炔基)苯基]芘(4).为了合理解释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采用量子化学方法详细地研究了它们的结构、电化学性质及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在芘上添加不同数目的取代基2,5-二苯基-1,3,4-噁二唑,可调节该类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增加芘在1,3,6,8-位上取代基的数目,化合物的电子注入性能增强,电子光谱也在一定程度上发生红移.其中,化合物1发蓝光,波长为440 nm;而化合物2-3则发绿光,波长为508~543 nm.4种化合物有很大潜能可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OLEDs.  相似文献   

3.
以化合物(3,5-二(9H-咔唑-9-基)苯基)(对甲苯基)甲酮为反应物,通过McMurry偶联反应合成了一种具有四苯基乙烯-咔唑共轭结构的化合物—1,2-二(3,5-二(9H-咔唑-9-基)苯基)-1,2-二-对-芳基乙烯(BDCPDT)。通过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和质谱等方法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法研究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轨道分布;通过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了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是以四苯基乙烯为核心,咔唑为外围基团的螺旋桨状结构,并且具有良好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它的固体荧光发射波长为428nm,是一种蓝色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4.
合成两种含双键的铱配合物磷光材料Ir(ppy)2(ADP) (ADP=1,3-二苯基-2-烯丙基-1,3-丙二酮, ppy=2-苯基吡啶), Ir(ppy)2(VPHD) (VPHD=6-对乙烯基苯基-2,4-己二酮).与铱配合物Ir(ppy)2(acac) (acac=2,4-戊二酮)的光谱数据比较, Ir(ppy)2(VPHD)具有相似的磷光光谱,最强发射波长为520 nm,发射强的绿色磷光.Ir(ppy)2(ADP)配合物的磷光光谱随测试样品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且发光较弱.这是由于ADP配体中两个苯环的引入,使配合物的发光波长明显向短波长方向移动,且发光效率降低.该结果为合成新的磷光材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5-苯基-1H-3-吡唑甲酰肼为起始原料,经与二硫化碳环合和巯基烷基化两步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2-取代硫醚-5-(5-苯基-1H-3-吡唑基)-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1 H NMR表征.光学性能研究表明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其最大发射波长在344~347nm范围内.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三种含异噁唑二芳基乙烯光致变色化合物{1-(3,5-二甲基异噁唑-4-基),2-[2-甲基-5-(2-甲氧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1o),{1-(3,5-二甲基异噁唑-4-基),2-[2-甲基-5-(3-甲氧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2o)和{1-(3,5-二甲基异噁唑-4-基),2-[2-甲基-5-(4-甲氧基苯基)噻吩-3-基]}全氟环戊烯(3o),研究了取代基位置对三种化合物的UV/Vis光谱和荧光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3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质和荧光性质;取代基的位置对化合物的性质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合成3,5二甲氧基苯甲醛5-甲基-4-异噁唑酰腙及其与Cu(CH3COO)2· H2O的配合物,对其进行了 1H-NMR、IR、UV等表征,发光性能测试表明配体和配合物都有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经Ullmann反应、溴化反应、Miyaura反应和Suzuki反应合成了 9-[1,1'-联苯]-3-基-3-(9,9'-螺二[9H-芴]-3-基)-9H-咔唑,重点研究了不同的溶剂、碱和催化剂对Suzuki反应中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条件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二氯二叔丁基-(4-二甲基氨基苯基)磷钯(...  相似文献   

9.
以水杨醛和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4个2-(2H-苯并吡喃-2-酮-3基)-5-取代硫醚-1,3,4-噁二唑衍生物.目标化合物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DMF为溶剂,K2CO3为缚酸剂,反应温度为65° C,反应时间为4h,物料投料n[5-巯基2-(2H-苯并吡喃-2-酮-3基)-1,3,4-噁二唑]∶(卤代烃)=1.0∶1.2.产物经1H NMR,13C NMR,IR以及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0.
以四价铂化合物,即六水合氯铂酸(H2PtCl6·6H2O)和2-苯基吡啶为原料,在微波辐射条件下高产率合成了单环铂金属配合物[(ppy)Pt(Ⅱ)(Hppy)Cl].研究发现,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六水合氯铂酸和2-苯基吡啶在水:乙二醇单乙醚体积比1:3的混合溶剂中,微波辐射回流反应15min,生成四价铂(Ⅳ)中间产物[(ppy)2Pt(Ⅳ)Cl2];然后,(ppy)2Pt(Ⅳ)Cl2和过量的碳酸钠在微波辐射下反应5min,四价铂被还原成二价铂,得到单环铂金属配合物[(ppy)Pt(Ⅱ)(Hppy)Cl].反应总收率(以H2PtCl6·6H2O计)达到62.1%.采用核磁、质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衍射等仪器对单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和光谱特征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1.
β-二酮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配体的最低三重态能级与稀土的最低激发态能级的匹配程度直接影响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为了提高有机稀土配合物的荧光强度,设计合成新的β-二酮化合物变的尤为重要。本文以咔唑为原料,经N-烷基化、乙酰化和缩合反应得到1-(6-乙酰基-9-正丁基-9H-咔唑基)-3-苯丙基-1,3-二酮。经氢核磁共振谱(1 H-NMR)、质谱(MS-ESI)和红外光谱(IR)确认,目标化合物结构正确,并测定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热重(TG)、示差扫描量热曲线(DSC),结果表明该化合物适合用于有机稀土配合物的配体。  相似文献   

12.
对具有明显聚集诱导发光性能(AIE)的化合物4,4’-双(2,2’-双(4-(6-(9H-咔唑基)己氧基)苯基)乙烯基)联苯(p2bc6)以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聚合物发光薄膜.该聚合薄膜的结构、光学性能和表面形貌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UV)、荧光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表征.结果表明:聚合前体通过分子中咔唑基团聚合形成聚合物薄膜;薄膜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质;制得的电化学聚合薄膜表面平整,表面粗糙度可达到3 nm以下,有望作为发光材料应用于PLED器件中.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一种新型金属铱配合物(ppy)2Ir(N-phBA)(其中ppy=2-苯基吡啶,N-phBA=N-苯基苯甲酰胺)作为发光试剂,以三丙胺为共反应物,探讨了其在乙腈溶液中的电化学及电致化学发光行为。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铱(III)修饰电极,对其电致发光性能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ppy)2Ir(N-phBA)是一种优良的电致化学发光试剂,发光强度较大且没有背景发光;多壁碳纳米管/铱(III)修饰电极制作简单,容易保存,稳定性好,可望用于含氮有机物的在线快速测定,在电致化学发光领域具有潜在的分析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钴参与的2-苯基吡啶(ppy)sp~2碳氢键活化反应,通过钴催化的2-苯基吡啶氧化生成2-甲酸吡啶(pcl),以此为配体,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钴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单晶X-衍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属单斜晶系,C2/c空间群,晶胞参数a=23.6645(19)nm,b=9.1479(7)nm,c=15.5736(12)nm,α=90.00°,β=127.2720(10)°,γ=90.00°,V=2682.8(4)nm~3.  相似文献   

15.
以合成的2,6-双(1-(4-(9H-咔唑-9-基)苯基)-1H-1,2,3-三唑-4-基)吡啶(CPTP)为单体,采用氯仿为溶剂、无水三氯化铁为催化剂,通过氧化偶联方式合成一种共轭微孔聚合物(PCPTP).利用红外光谱、固体核磁碳谱、紫外可见漫反射谱等表征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实验结果表明,PCPTP具有很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可以有效催化可见光诱导N-取代四氢异喹啉的α-氧化反应,且可重复回收使用多次.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电子供体-受体(DA)结构是PCPTP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标题化合物C28H19Cl2N5O4由2分子5-(一氯甲基)-3-(4-氯苯基)-1,2,4-噁二唑和1分子N-乙酰基-吲哚-2-酮反应,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得到.在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中,一个结构单元中包含2分子的N-乙酰基-3,3-双(3-(4-氯苯基)-1,2,4-噁二唑-5-基)-1H-吲哚-2(3H)-酮.其结构通过X-射线衍射法确定,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Mr=1119.76,a=13.747(3)nm,b=16.308(3)nm,c=23.433(5) nm,β=97.20(3)°,V=5 211.9(19) nm3,dc=1.427 g/cm3,Z=4,F(000)=2 300,μ=0.294 mm-1,最终偏差因子分别为R=0.088 6,wR=0.212 0,分子之间通过相邻分子间形成的C-H…O氢键相连.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制备了基于三唑衍生物6-(1H-1,2,4-三唑-1-基)吡啶-2-甲酸(HTPA)、乙二酸(H2ox)和不同金属钇(Ⅲ)盐离子的2种结构新颖的配合物,即{[Y2(H2O)4(TPA)2(ox)(NO3)2]·1.5H2O}n(配合物1)和{[Y2(H2O)4(TPA)2(ox)2]·4H2O}n(配合...  相似文献   

18.
以2-吡啶甲酰肼为起始原料合成了5-巯基-2-(2-吡啶)-1,3,4-噁二唑(L),以此为配体与CoCl_2·6H_2O反应得到双核Co~Ⅱ配合物Co2(L)_2(DMSO)_2Cl_4,并对该配合物的结构进行研究.X-ray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_1,由2个配体分子、2个CoCl_2和2个DMSO分子组成.  相似文献   

19.
以金属盐Cr Cl3·6H2O与2-(1H-四唑-5-基)吡啶(tzp)配体通过H管溶剂扩散法合成了双核铬配合物[Cr2(Cl)2(tzp)4],并用X-射线衍射法测定了其单晶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表明,配合物中每个铬离子分别和四个tzp配体的四个氮原子,两个氯离子配位,形成畸变的八面体配位环境.另外对配体和配合物分别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通过1,3-二取代苯骈三氮唑叶立德与α,β-不饱和醛、酮、腈的加成反应,合成了9个多官能团取代的吡唑啉及2个多取代的吡唑化合物;通过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这些化合物对水稻稻瘟病菌、苹果树腐烂病菌、杨树溃疡病菌、苦瓜枯萎病菌、黄瓜枯萎病菌、番茄早疫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等8种植物致病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当供试剂量为100μg/m L时,1-[1-(2-乙基胺基苯基)-4,5-二苯基-4,5-二氢-1H-3-吡唑基]乙酮和1-[4-(3-甲基苯基)-1-(2-甲胺基苯基)-5-苯基-4,5-二氢-1H-3-吡唑基]乙酮对水稻稻瘟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抑制率分别达到100%和84%;1-(2-甲胺基苯基)-5-苯基-4-对甲苯基-4,5-二氢-1H-吡唑-3-甲醛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到84.2%;1-[4-(2,5-二甲氧基苯基)-1-(2-甲氨基苯基)-5-苯基-4,5-二氢-1H-3-吡唑基]乙酮对苦瓜枯萎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的抑制率均高于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