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人类在同干旱、洪水泛滥、地震、森林大火、龙卷风、火山爆发等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这些灾害,都有一整套的工作机构、工作预案和应急措施。联合国难民署和国际卫生组织两个机构,还专门对欠发达地区遭受自然灾害国家的人民,进行救济和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讲,上述这些自然灾害人类都能克服,对人类社会本身并不会造成多么巨大的影响。但是,对于来自太空的威胁,人类与之作斗争的能力又如何呢?前不久,一颗小行星与地球擦肩而过,引起了全世界天文学家的惊恐和不安。但它只不…  相似文献   

2.
人类步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但与此同时,突发性的灾害事件也频频发生,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例如,美国的卡特里娜飓风,我国2003年SARS、2008年南方冰雪灾害以及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难等.这些突发灾难使得人类强烈地意识到目前的生存环境仍“危机四伏”。面对突发的重大自然灾害,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的威胁,如何消除或减轻灾难所造成的损害,已成为当前人类十分关注的问题。作为高校,如何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参与,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成为科研工作者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何晗欣 《科技信息》2008,(14):113-113
地震历来是严重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之一,一次大型的地震对城市和建筑物所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给国家和人民所带来的物质上和心里上的创伤也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如何准确的对桥梁和其他大型的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和计算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其抗震设计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创新科技》2013,(1):51
<正>近日,隧道被淹、家园被毁、电力供应中断——飓风桑迪再次向人类展示了自然灾害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尽管目前科学技术手段还不能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但新兴技术可以更好地提供紧急情况的救援服务,将灾害对人类、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5.
2008年初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重点分析了造成灾害的原因.研究表明,大气环流异常是造成此次灾害的直接原因,拉尼娜事件的增强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针对如何预防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中平原的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西省是中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关中平原又是陕西省的重灾区,且灾害多与人类活动有关。本文论述了关中平原的各种自然灾害的特征和因人类的不当行为对关中平原环境的以及由此引起的自然灾害,目的在于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防止人为性自然灾害的重演。  相似文献   

7.
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分为三大类:突发性灾害、汽车变性灾害和环境灾害.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有: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农作物生物灾害和森林生物灾害及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发展导致了自然灾害发生频次的不断上升。为了保护人居环境、拓展并良化人类生存空间,作者在对自然灾害分类形容的基础上,根据自然灾害发生原因中人为成份不断增加的实际,提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经济、文化、政治、科技信息中心.由于城中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的不断增大,当较大的自然灾害侵袭时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在灾害来临时把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成为了当今世界的新课题.防灾避难所成为了各国防灾减灾的焦点.在进行防灾避难所合理化配置时,要基于GIS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分析结果供规划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10.
大洪水后的反思--关于长江中游防洪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水灾是中国第一大灾,长江中游历来就是重灾区  人类与洪水斗争贯穿着人类的历史过程。尽管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防洪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但水害为自然灾害之首至今未变。2500年前的先秦时代,《管子·度地篇》就说得一清二楚:“五害之属水为大”。目前全球各种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洪涝占40%,热带气旋占20%,干旱占15%,地震占15%,其余占10%,可见水灾损失之严重性。中国是一个水灾频发的国家。中国水量在空间和时间上分布严重不均,占国土面积53%的东南部,其水资源占全国…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破坏性地震都给人类的财产、生命、身心、生活等各个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地震灾情因社会发展而加重。地震本是自然灾害,特别是强度高的大地震,会给人类造成重大灾难,但同时也带来难得的好处。  相似文献   

12.
1 地震灾害的严重性 据联合国调查,全世界每年大约要发生二十起严重自然灾害,平均造成八万三千人死亡,财产和农作物损失四十亿美元。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是地球内部运动的结果。任何一次地震灾害的发生虽然是偶然的,但都构成一次社会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社会财富(人工设施,自然资源)、社会主体(包括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群体的人的集合)、社会功能(社区结构的破坏而造成内功能、外功能及潜功能的失调)的严重影响。地震学是研究这种灾害孕育、潜伏、爆发、持续、衰减过程的科学。因而,对于地震的社会影响,我们不仅要考察…  相似文献   

13.
临汾凹陷区主要活动断裂卫星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活动断裂的一般影像特征,对临汾凹陷区主要活动断裂构造的卫星影像进行了分析,从而论证了应用卫星影像可以查明活动断裂的具体特征、力学性质及活动方式等,使人类进一步认识断裂构造的活动规律,将其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形势愈发严峻复杂。面对日益频发的各类灾难,如何进行切实有效的预警、如何最大程度防灾减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下,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刀菜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了协调人与环境、资源的关系,拓展并良化人类生存空间,作者依据多年来收集的自然灾害资料与研究成果,对自然灾害的分类和危害进行系统分析,在采用边缘学科相互交叉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出发,总结了建国以来减灾工作的进展,提出了防御自然灾害的理性措施。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严重的水土流失和频繁的自然灾害每年给这一地区造成难以数计的损失。长期以来,采取大面积推广林草植被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措施,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创造了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上  相似文献   

17.
山仑 《大自然》2009,(6):1-1
干旱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旱灾对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损失相当于其他各种自然灾害之总和。在世界任何地方,包括湿润地区,都避免不了严重干旱的发生,但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受干旱危害最大的通常是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旱地农业。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损害,是人类面对的最严竣的挑战之一。国内外许多自然灾害文献收藏机构致力于自然灾害类型、防灾减灾措施等的研究,及时地汇总了防灾减灾的专著、论文及数据库等研究成果,为实现全人类共同防灾减灾的目的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与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作者阐述了全球变暖是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对造成气候变暖的自然原因和人类原因进行讨论.探讨气候变暖对自然灾害、水资源、农业生产、生物种类、疾病发生、海平面变化等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人类的文明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人类与自然灾害抗争的历史.洪水是一种发生频繁、对人类社会影响深刻的自然灾害.人类的防洪减灾实践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深化.人类从防洪减灾实践中认识到人地关系协调论的重要意义,并在防洪减灾实践中采取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并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