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兰序书  李坡  吴士章 《贵州科学》2010,28(1):76-79,92
本文主要对岩溶山区水稻田间需水规律研究,探索水稻在不同的生育期的需水定额,为农业节水提供理论依据,把传统用水转到现代的高效用水的轨道上来,建立合理、节水、高产、高效的与生态良性循环的水资源体系。  相似文献   

2.
贵州借助前人、同仁和本课题研究工作 ,对旱地灌溉方式问题进行几种不同的研究 ,向社会公诸一个解决贵州岩溶山区旱地灌溉的一种新思维方式 ,并提供旱地灌溉的一种最佳模式。即 :喷灌 +雨养模式 ,以此推荐一个 2 1世纪岩溶山区旱地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模式 ,为推动旱地高效节水思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服务。  相似文献   

3.
岩溶山区土壤环境问题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岩溶山区地貌类型多样、土壤的分布差异明显 ,受控于地貌形态。因此 ,岩溶山区的土壤无论是形成与堆积 ,还是迁移或退化都有与地貌形态密切相关。另外地表物质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土壤的分布和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水资源在各个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占有极其主要的位置。水资源供需失调成为制约贵州岩溶山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为解决贵州水资源紧缺,必须从水资源数量上、质量上、季节上、时空上、结构上、环境容量上、开发资金上、降水资源产业化上和科学技术上重新认识、更新水资源理念,提高节水灌溉效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黔中岩溶山区多年降水变化规律,选取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区为例,依据研究区内25个雨量站点1967—2016年逐月降水资料。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累计距平法、Mann-Kendall检验法和ArcGIS空间插值等方法,采用年和季节尺度研究该地区的降水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50年来,该地区年降水表现为增加-减少交替的特征;春秋为下降趋势;冬夏为上升趋势;2)M-K检验显示,多年年降水呈现下降趋势,在1983年发生降水突变;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不剧烈,春秋季不存在突变年份,夏季降水出现突变的在1990年和2008年,冬季在1970年出现降水突变;3)全年和季节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年、夏秋季为哑铃状分布:中部多两侧少的降水特征;春季和冬季为东多西少。可见对黔中水利枢纽的降水量的研究,以期深入了解岩溶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特征和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的降水研究、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水资源配置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黔桂滇岩溶山区脱贫与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岩溶环境脆弱性对地方经济的制约及该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现状分析,探讨了三省区岩溶山区脱贫与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岩溶生态环境演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山区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流域岩溶区多属于地质-生态环境脆弱带,而脆弱的地质-生态环境严重阻碍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揭示岩溶系统及其演化动力机制 ,以及分析控制和影响岩溶生态环境系统形成和演化的因素的基础上 ,着重阐述长江流域岩溶景观系统演化和脆弱岩溶生态环境区域特征,探讨岩溶山区人地系统的演化特征和退化原因,并简要地提出岩溶山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8.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维词  刘瑞 《贵州科学》2011,29(5):10-15
贵州是我国岩溶最发育的省份,人地矛盾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省份之一。本文结合岩溶山区的地域特点,从组织上、法律法规、政策、投入、科技等方面对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设计,为相关部门科学制定、实施岩溶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参...  相似文献   

9.
岩溶山区高速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 《山西科技》2010,(6):72-73
阐述岩溶山区公路常规桥梁桩基应用及相应技术措施,针对施工中常出现的桩孔漏浆、偏孔、塌孔、扩径及卡钻问题,采用有效的预防处理措施保证了施工安全及桩基质量,并提出桩基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对文山州岩溶山区退化植被进行调查和研究后发现:乔木次生林的物种丰富,土壤种子库中的灌木种子量、无性繁殖体充足,而灌木丛、草地土壤种子库的灌木种子、无性繁殖体数量都不足,特别是草地更是稀少。岩溶山区植被遭受破坏或退化,是其生态失衡及呈现“石漠化”的根本原因。恢复岩溶山区的生态平衡,治理“石漠化”,其根本措施是退化植被的恢复。岩溶山地退化植被的恢复应考虑不同类型退化植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乔木次生林以抚育间伐为主,灌丛林、草地采取人工补植补播当地物种的种苗并配以抚育措施。  相似文献   

11.
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重建的基本模式及其环境效益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贵州为典型的喀斯特高原山区 ,喀斯特发育的碳酸盐类岩出露面积达全省总面积的 73 %。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干扰活动的影响 ,致使生态环境严重退化 ,水土流失面积达 43 5 % ,石漠化面积达 1 33万km2 ,且每年还正以 933hm2 的速率扩展 ,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恢复与重建生态环境已成了十分突出的问题和任务。文章从理论上阐述了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措施和模式 ,并结合实例分析了它们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 ,提出了加快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开发重点 ,并针对贵州喀斯特地区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应挖掘和展示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建立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业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 ;开拓知识化管理 ;加强区域间旅游资源与产业的整合 ;创新旅游体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塔里木盆地灌溉农业输水技术和田间灌溉技术的现状。详细描述了区域间在各种节水技术组合下,不同种植作物的水供需平衡优化模型。以总系统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约束条件考虑了灌溉面积、灌溉作物面积、水供应、需求及平衡、水输送及最大来水量、作物销售量、化肥需求量等。在模型中还引入了水价,买水约束。用线性规划软件包GAMS对该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令人满意。本模型为研究该地区水资源合理分配,提高水利用率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也可推广应用于其它相似地区的水资源利用领域。  相似文献   

14.
喀斯特高原和峡谷的土地利用在气候、地质地貌、土壤等自然背景下进行的对比,和土地利用现状及其空间结构的对比分析,表明了高原区农业生态环境优于峡谷区、水土流失弱于峡谷区,两示范区耕地面积差别不大、结构明显不同,并对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集中分散程度分析对比、土地利用结构的匀质性和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文中运用了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密度来表示土地利用类型密度,反应每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破碎程度。  相似文献   

15.
卫星像片上喀斯特地貌及水系的解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俊清 《贵州科学》2000,18(3):219-224
在中、小比例尺地图上编绘地貌要素和水文要素应充分利用卫生像片。本文以贵州为例,论述多波段及假彩色合成的卫片上目视解译喀斯特地貌和水系的方法、影像特征及解译结果,探讨遥感制图中应建立的地貌及水系解译标志和解译样图。  相似文献   

16.
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的主要成果,揭示了了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及各相关因子分析、水土流失的模型预报系统、水土流失的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最后,提出了今后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的重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岩溶地区公路建设水环境问题是对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通过对贵遵、贵新、贵黄等高速公路水环境的野外调查和研究,总结了贵州岩溶地区公路建设水环境破坏的6种形式,即①改变水流通方向;②阻断地下水补给源;③截断地下水的流通路径;④阻断水的排泄口;⑤复合型的水环境破坏类型;⑥施工扰动造成的水环境破坏和水污染的两个阶段,即公路施工期和营运期对水环境的污染,并结合不同的岩溶地貌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