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10年6月,6名男性志愿者进入一个模拟密封舱,开始为期约一年半(共520天)的与世隔绝的生活,以此模拟名为"火星500"的载人往返火星的全程任务。这一模拟火星之旅引起广泛关注。科学家说,真正的载人火星之旅至少还要等20到25年才能成行,但在新技术的帮助下,它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2.
晓喻 《科学之友》2005,(9):21-21
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亟欲夺回太空霸主宝座。俄罗斯太空总署有意在2015年将航天员送上火星,成为第一个派人登上火星的国家。目前当局已在寻求6名上火星的志愿者,并且将训练他们在模拟的太空舱内待上15个月。  相似文献   

3.
2013年年初,荷兰“火星一_号”基金团队的“移民火星项目”宣布在全球海选志愿者,这个项目到底要干吗?招募火星永久居民!此消息一出立即吸引了5万多名志愿者参选,  相似文献   

4.
据<纽约时报>报道,俄罗斯亟欲夺回太空霸主宝座.俄罗斯太空总署有意在2015年将航天员送上火星,成为第一个派人登上火星的国家.目前当局已在寻求6名上火星的志愿者,并且将训练他们在模拟的太空舱内待上15个月.  相似文献   

5.
随着"火星-500"实验舱最后一道舱门缓缓关闭,来自中国、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6名志愿者正式踏上长达520天的"火星之旅",拉开人类首次全面模拟载人火星探测试验的帷幕。  相似文献   

6.
1996年11月6日,美国宇航局的“火星环球勘测者”号探测器驾着一枚巨大的“德尔塔”Ⅱ型火箭飞向空间,开始了奔向火星的长途跋涉,从而拉开了新一轮火星考察计划的序幕。 3年前,美国发射的“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在到达火星之前3天突然失去了踪影,“火星环球勘测者”就是作为它的后继者而发射的,它要继续执行“火星观察者”的使命,对这个红色星球进行考察。“火星环球勘测者”是美国和俄罗斯1996年计划向火星送去的3个探测装置中的第一个、也是未来10年里人类将要向火星发射的10个探测器中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7.
登上火星,探索其奥秘,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俄罗斯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派宇航员飞往火星。俄罗斯医学研究所的三名医生——瓦·卢基扬纽克、弗·卡拉什京和伊·尼奇波鲁克于1994年9月1日进入地面模拟宇宙飞行装置"火星飞船"。按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批准的计划,这些试验人员将在这些装置里度过135天。下面就是试验人员介绍的情况。我们进入这个与世隔绝的装置已将近两个月,暂时还没有感到什么不适。时间过得很快,每天都很忙,  相似文献   

8.
美国宇航局(NASA)价值4.85亿美元的“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MAVEN)号飞船,在当地时间2013年11月18日,从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起航。如果2014年9月MAVEN成功抵达火星,它将会研究这个星球外大气层的气体如何逃逸到太空,以及在过去的数十亿年里损失率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关键词     
《科学之友》2010,(7):4-5
<正>火星-5006月3日,火星-500———人类首次模拟火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拉开帷幕。参加试验的中国志愿者王跃和其他6名来自俄罗斯、法国和意大利的志愿者将进行长达520天的考验。宇航员若想顺利往返火星和地球,须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闯过7道关。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空间技术论坛上,我国提出内主火星环绕探测的技术方案,与国外近些年的典型火星探测器如“火星全球勘测者”、“奥德赛”、“火星快车”等进行比较,这个方案在载荷承载能力、探测精度、科学目标等方面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绿化火星     
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它看上去是一颗红色星球。由于它许多地方跟地球十分相似,如有大气层(只是火星的大气层比地球稀薄而干燥得多)和四季之分,所以天文学家把火星称为地球的“姊妹星”。于是,当拥挤的地球不堪重负时,人们自然首先想到了移民火星。目前,美国太空总署、欧洲宇航局和日本太空中心联合提出了“绿化火星”计划。这项人类历史上最浩大的工程将分为五个时间段,在未来200年的时间内实现。  相似文献   

12.
《科学之友》2007,(8B):152-152
欧洲宇航局第一个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2006年6月2日搭乘俄罗斯“联盟”中型运载火箭成功升空,使火星这一地球的近邻再度成为人类关注的重点。“火星快车”的使命主要是寻找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证据以及对其大气和土壤成分进行分析等,  相似文献   

13.
“好奇”号火星车是NASA火星远征计划的一次重磅出击,它将标志着我们与这颗红色星球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未来的火星研究学家可能会将今年8月6日作为一个重要日子.人类和这颗红色星球源远流长的关系将从这一天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好奇”号火星车的目标是5公里厚的泥沙沉积层.它将提供有关火星整个历史的信息.并有可能蕴含着火星远古时代甚至现存的生命痕迹.  相似文献   

14.
1998~1999年,美国航天局将继续向火星“进军”:发射1个轨道器,研究大气层,而且把1个着陆器降落在南极附近,以便拍摄可能揭示几百万年火星历史的地质层和寻找可能供给过古代生命的水的证据。新的着陆器还将携带2个微型探测器.使一火垦98”能够传送来自在火星南极大约100英里范围内3个表面地点的资料。除了照相机和气候仪器外,着陆器将携带8个很小的成对的炉子。由机械臂收集的火里土壤将在炉于里被烘烤达到1000’C,试图找出挥发物无机物,以便评估在该行星上水的历史。无论着陆器或者它的微型探测器都不用来寻找火星上生命踪迹,但…  相似文献   

15.
《大自然探索》2013,(12):5-5
在这幅最近发布、由美国宇航局“火星勘测者轨道器”在火星表面上空286千米处拍摄的图像中,显示了可能是由激流在10亿年前冲刷出来的一片崎岖山谷。在火星远古洪水之前就己存在的多样地貌,如今正在火星的严酷环境中被侵蚀。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0月美国“火星观察者”号探测器成功拍摄到一些火星南极“梯田”照片(见图1),每幅照片都是由探测器上的轨道摄影机拍摄的许多小照片叠加镇拼而成,1张小照片能覆盖火星南极约10公里×4公里的面积。火星上两极地区多层起伏的“梯田”,是太阳系中最奇特的地形景观之一。从照片上看到的火星南极“梯田”是保存火星最近几百万年里气候最宝贵资料的历史“见证人”。火星南极“梯田”由冻结的二氧化碳、水冰和尘埃组成。从这“梯田”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侵蚀作用过程的痕迹:风蚀、蒸发和地区移动(多半是火星地震引起的)。科学家首次见…  相似文献   

17.
<正>有这样一种旅行,目的地——火星,人数——2男2女,回归期限——无。你没看错,这就是在国际上声名大噪的火星一号计划,它将在全球20多万报名人选中挑选4名志愿者去探索火星,并终其一生不得返回地球。这趟史无前例的单程旅行,你敢挑战吗?在太阳系中,没有哪颗行星能像火星那样让地球人着迷。火星是距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火星的半径比地球的一半略多一点(3397千米),其自转轴倾角和自转周期(24小让地球人着迷的火星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2,(3):7-7
2011年11月,美国宇航局迄今为止最大型、最复杂的火星探索车——“好奇号”成功发射。如果9个月后成功抵达火星,它将“天空起重机”来登陆火星。“天空起重机”将像直升机把载荷吊下来那样,使用缆绳让“好奇号”缓慢降至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9.
造访火星     
2003年6月真是火星探测最繁忙的一个月:6月2日,欧洲宇航局的“火星快车”发射升空;6月7日,美国宇航局的“勇气”踏上去火星的“道路”;很快,“勇气”的“孪生兄弟”——“机遇”也披挂上马,追随其“兄长”一同去了火星。 人类为什么突然如此器重火星,以至于在一个月内一连向它发射了3艘探测器?原因很简单,因为现在火星离地球的距离最近,这样的情况每26个月才出现一次。人类当然不肯放过这个机会。  相似文献   

20.
一周以前,1997年7月4日23时07分(美国东部时间)美国“火星探路者”号宇宙飞船顺利地降落在火星表面,这不仅是继1976年夏天两艘“海盗号”太空船首次登上火星以来.人类再次成功地造访这颗火红色的邻星,而且这次“探路者”号开创了火星探索的几个第一:它第一次向地球发回彩色三维立体照片;它第一次采用自由下降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它第一次使用缓冲气囊技术;它携带的能四处活动的“漫游者”探测机器人是人类第一次成功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发射这种装置。科学家相信,“探路者”的此次探索之路将带给人们极有科研价值的资料,人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