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主从许可证的多级信任版权分布式安全认证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当前软件版权保护措施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基于第三方可信中心提出了一种主从动态许可证支持的多级信任版权安全许可协议(M-CPSec),通过特征关联、原子授权、强制收权和多级分发机制,有效地解决了软件版权的安全保护、软件资源的任意迁移、软件内容的完整保持和版权的多级分发问题.这种层次化多级版权控制结构构成一种信任传递关系,使得协议普遍适用于单用户和带有多用户的客户服务器软件版权保护.协议交互中通过数据加密和数字签名来保证分布式环境下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以及不可否认性.协议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完备性.M-CPSec方案以支持客户服务器版权管理而扩展了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为软件版权保护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抗协议攻击的数字版权保护安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应用,对数字水印的攻击也日益严重,早期的水印攻击主要是针对水印算法鲁棒性的攻击,近几年来出现了针对数字版权保护过程中协议的攻击。通过对协议攻击的描述、定义和分析,将数字签名等技术应用到数字版权保护方案中,提出一个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数字版权保护安全方案,分析讨论了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数字作品以往的版权保护方法是加密和数字签名,然而这并不能完全解决数字作品的版权问题,因为数字作品加密后不能有效地利用其易于传播和使用的特点;至于数字签名,它只是验证当事身份的一种信息,直接用于版权保护其作用不大.而新近出现的一种版权保护新技术——数字水印,让人们看到了数字作品版权保护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抗协议攻击的数字版权保护安全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数字水印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应用,对数字水印的攻击也日益严重,早期的水印攻击主要是针对水印算法鲁棒性的攻击,近几年来出现了针对数字版权保护过程中协议的攻击.通过对协议攻击的描述、定义和分析,将数字签名等技术应用到数字版权保护方案中,提出一个基于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数字版权保护安全方案,分析讨论了该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认证的电子签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认证的电子签章系统.该系统将数字签名、易损水印、鲁棒水印相结合,基于数字签名与数字水印的认证机制,使用com组件技术,实现了文档认证,身份认证,图章版权保护等功能.理论分析与实践证明,该系统在保护电子公文的信息安全方面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孙亮 《科技信息》2009,(33):97-97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用于版权识别和验证的数字图像水印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水印方法,在水印算法引入了数字时间戳、数字签名以及可信任的第三方,确保了水印信息的安全性和鲁棒性,并且可以进行水印完整性和确定性的检验。水印的嵌入不对原始图像数据产生破坏,水印的提取不需要原始图像参与。同时给出了基于这种水印方法的版权保护机制的模型。实验表明,水印能够满足图像在版权保护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以数字签名标准DSS改进方案为基础,进行了改进数字签名方案的软件开发,构造了数字签名软件的数据结构,并设计和实现了数字签名软件的各种算法,同时就加快算法实现速度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非对称密码体制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针对孤本买卖交易提出了一个版权保护协议,该协议利用签名技术证实和跟踪所有曾经拥有者,并且利用数字水印技术嵌入能够鉴定和跟踪拥有者身份的相关标识信息,有效保护了当前作品拥有者的版权.  相似文献   

9.
基于数字水印技术、非对称密码体制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针对视频图像提出了一个版权保护方案,该方案利用签名技术证实和跟踪合法用户,并且利用频域数字水印算法嵌入能够鉴定和跟踪图像版权的相关标识信息,有效保护了在线视频的版权。  相似文献   

10.
张娴 《科技信息》2010,(26):I0222-I0222
代码签名是在应用软件上附加一个防伪和防篡改的数字签名来保护应用程序不被恶意修改。代码签名证书为解决了软件开发中信任度的问题,使得软件开发商能对其软件代码进行数字签名。通过对代码的数字签名来标识软件来源以及软件开发者的真实身份,保证代码在签名之后不被恶意篡改。使用户在下载已经签名的代码时,能够有效地验证该代码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1.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设计模式——以过滤和精化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归纳了GIS中的一个设计模式——过滤和精化,并进行了描述,然后实现了该设计模式的一种变化,并测试了其效率和开销。旨在使GIS研究中更加注重设计模式,使GIS软件的开发更加规范化,提高软件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艳 《科技信息》2007,(5):32-32,31
本文结合柔性软件设计理论和模式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MVC模式的柔性软件设计模型,使得更好的控制软件“态”的变化,从而达到了在软件使用阶段软件结构的平滑过渡。  相似文献   

13.
设计模式及其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总结了不同模式适用于不同应用的一般规律,分析了常用模式的内涵及侧重点,提出了设计模式应用于软件设计的策略,即抽象求解问题、划分问题类型、模式初选、模式匹配、根据问题进行模式变体、软件体系结构细化、设计优化、性能优化及设计质量度量.通过电力行业绘图平台的实际应用,给出了基于软件度量标准下的系统稳定性参数的计算方法.分析与实地测试表明,所提策略能够优化软件的设计及性能,为使用者提供了一种快速选取设计模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首先概要地阐述了工程界面的几种CAD软件的实体表现特性,然后提出了专业CAD软件的实体对象模式,分析了这一模式的程序实现和操作方式,本文指出,专业CAD软件的实体对象模式是实现专业实体的智能化自适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基于Resource Bundle的软件国际化方法,并将观察者模式、单例模式和静态工厂方法模式这三种设计模式应用到东信北邮彩铃网管软件界面的国际化开发当中,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复杂度和耦合性,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6.
软件设计既要针对现有问题,又要对将来的问题和需求有足够的通用性,设计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思路.介绍了桥模式与策略模式的原理,并以地层压力预测软件的设计为例,分析了它们在软件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设计模式在软件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几种设计模式在调度前置机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电力调度前置机子系统软件的灵活性、重用性和有效性,对几种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在前置机软件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作了介绍.主要应用策略(Strategy)模式解决了RTU、FTU的连接问题,应用了代理(Proxy)模式解决了代理通道的问题,应用中介者(Mediator)模式解决了前置机和其他的系统接口问题,使前置机软件有效、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18.
We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object-oriented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cess based on softwar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mature software framework and component, we advocate the elicit and incorporate, soft-ware patterns for ensuing quality and reusability of software frameworks. On the analysis base of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for business application domain, we present analysis method and basic role model of software framework. We also elicit analysis pattern of framework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basic role classes and their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软件体系结构的模式描述了在特定设计语境中出现的设计问题的特殊重现,并为这种方案提供了一个被证明良好的一般计划。而其中的代理模式可以用于构造带有隔离组件的分布式软件系统。通过站点测速程序实例,实现了软件代理模式在网络信息检索中的应用,从而验证了软件体系结构模式在软件工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设计模式开发GIS工具软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在分析GIS(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工具软件特点的基础上,深入讨论了面向对象技术和设计模式,并介绍了如何应用设计模式开发GIS工具软件,从而使GIS工具软件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和可重用性。最后给出了在开发GIS工具软件——PowerGIS平台中使用到的几个基本的设计模式——Singleton模式,Command模式,Obsever模式,State模式,这些模式的灵活运用,使GIS平台的重用性和扩展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而可以在其基础上灵活地进行二次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