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科学之友》2009,(12):51-51
俄罗斯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科学研究计算中心副主任沃耶沃金宣布,该校研制的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可实现每秒500万亿次浮点运算,这种超级计算机将于2010年第一季度开始运行。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一个非常重视科技发明的民族。近代史上,许多俄罗斯科学家享誉世界。发明元素周期表的门捷列夫、科学实验家罗蒙诺索夫,航天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发明无线电通信的波波夫。另外,俄罗斯在兵器、建筑、铸造、机械、化学、土木工程等方面拥有杰出的人才和成就,这些英才同俄罗斯在文学、艺术、绘画、哲学、诗歌等方面的优秀人物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3.
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鉴于苏联科学院院士 M.A.萨多夫斯基(МихаилАлесандровичСадовский)在地球物理学和地质学领域取得杰出的成绩,墨西哥天文学家Г.阿罗(ГильермоАро)教授在天体物理学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授给这两位科学家1985年度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М·В·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是苏联科学院的最高奖赏。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每年评选两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一位苏联的、一位外国的。  相似文献   

4.
苏联著名地质学家奥勃鲁契夫写过一本《研究自己的乡土》,在上个世纪50年代译成中文,是我很喜欢的通俗实用的地理科普读物。这本书渗透的思想是告诫有志于社会、历史、人文、地学研究的学子,并非一开始起步就把目标定得太高太远,其实从自己的家乡开始,深入调查,从一点一滴做起,倒是可以做出有价值的研究工作。奥勃鲁契夫在书中引用俄罗斯大诗人、著名百科全书式科学家罗蒙诺索夫的诗:“随时随地研究吧!什么是伟大的和美丽的,什么是世界上还没有见过的。”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如今蛰居在湫隘小巷,无乡无土,自然谈不上什么研究,但闲来无事,逛…  相似文献   

5.
<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公式]A+B=C+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A和B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C和D的质量总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是指任何变化包括化学反应和核反应都不能消除物质,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原有形态或结构,所以该定律又被称为"物质不灭定律"。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罗蒙诺索夫经过反复实验,得到的结果始终一样。于  相似文献   

6.
正范艾伦辐射带在1958年被发现至今已60载,科学家仍然在不断发现它的神秘特征。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大气和空间物理实验室主任丹尼尔·贝克(Daniel Baker),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的斯科别利岑核物理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帕纳修克(Mikhail Panasyuk)共同撰文纪念范艾伦辐射带发现60周年。  相似文献   

7.
意外发现"死亡之声" 20世纪50年代末,冷战正酣.一天,出生于俄罗斯的机器人发明家加夫雷奥接到了法国国防部的密令要求他火速研发能打核战争的机器人.  相似文献   

8.
一发展简史热化学萌芽于罗蒙诺索夫,而其形成为一门科学,则应归功于拉瓦锡和盖斯。拉瓦锡于1780年提出化合物的生成热与分解热恒相等;盖斯于1840年发表热量总和恒定定律。这两个定律从今天看起来都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必然结果,但在热化学发展的初期却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影师安德烈-厄莫拉夫喜欢从低空俯瞰地面景观。虽然他在世界许多国家航拍过地面景观,但他在冰岛上空遨游时,还是被那壮美的地面景观所震撼,尤其是那令人感叹的河流,就像天然画师在大地这块画布上绘制出美丽的图案,如同置身于科幻影视中的外星球上空……在将近7000公里的航程中,他拍摄了数万张的精彩照片,本  相似文献   

10.
《科学24小时》2010,(1):53-53
据俄罗斯网报道,俄罗斯地质学家维亚切斯拉夫·奥尔列诺克表示,我们的星球正在萎缩。自诞生之初以来,地球的平均球半径已减少了585千米。奥尔列诺克是加里宁格勒的康德俄罗斯国立大学教授。在一篇研究论文中,他将古代起伏结构与当前的结构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曾文 《科学》2006,58(4):46-46
据英国Nature,2006,441:606报道.2004年.为了研究北冰洋的古环境气候。一个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钻探考察队(ACEX)。利用三艘破冰船在北极附近对北冰洋海底沉积层进行了钻探.多次在海底以下大约390米的岩层位置提取钻孔岩心样本.后来还在距离北极大约250公里的地方.成功穿透了海底以下410米深的岩层。并获取了岩层下古老的罗蒙诺索夫山脊的岩石。  相似文献   

12.
碧雪 《科学之友》2006,(4):29-29
俄罗斯犯罪学家奥列格·阿夫杰伊切夫可以根据人的掌纹读出一个人的全部历史:出生、性格、疾病、犯罪倾向、职业、是否吸毒等等。奥列格·阿夫杰伊切夫在俄罗斯普斯科夫市警察局工作,在25年的警察工作中,他积攒了55000张掌纹图片,发现人的掌纹可以揭露这个人的所有秘密,包括犯罪倾向。先天后天互相影响奥列格研究发现,人的左右手的掌纹是身体和心情的晴雨表。人的左手掌纹对应左半边的身体器官,右手掌纹对应右半边身体器官。手掌中纹路深刻的几条主要掌纹和手掌肌肉的突起(掌丘)由人的基因决定,是人的天生特质。手掌上纵横交错的浅纹路则由…  相似文献   

13.
音乐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对人精神情操的陶冶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这里我们要谈的却是音乐对提高人的智力及工作效率的特殊作用。智力的开发和提高,实际上就是对大脑的开发和训练。各种工作都有利于对大脑的训练,但音乐,特别是乐器演奏的学习,已被认为是对儿音早期智力开发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中有不少人,如达·芬奇、伽里略、罗蒙诺索夫、爱因斯坦等,都是从小就长于乐器演奏技能  相似文献   

14.
吴凤鸣 《科学通报》1956,1(7):89-89
符拉基米尔.阿德纳谢维奇·奥勃鲁契夫(生于1863年10月10日)——是苏联卓越的地质学家和地理学家、西伯利亚和中亚细亚的研究者、科学院院士(1921年为通讯院士,1929年为院士)、社会主义劳动英雄(1945)、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功勋科学家(1927)。苏联地理学会名誉主席(1947)。他生于前特维尔斯克省(今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加里宁省)尔热夫斯克县克列彼尼诺村。1886年,在彼得堡矿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摄影师安德烈.厄莫拉夫喜欢从低空俯瞰地面,他说那样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地面景观。虽然他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航拍过地面景观,但是当他乘坐一架轻型飞机在冰岛上空遨游时,还是被那壮美的地面景观惊呆了。安德烈兴奋地说:"我看到的是令人震撼的画面,就像置身于科幻影视中的外星球上空。令人特别感叹的是河流,它们就像天然的画师,在大地这块大画布上绘制出美丽的图案。看到这样的景观,我对去火星拍摄的憧憬也淡了不少。"当然,他在兴奋之余一直没有忘记拍摄,在将近7000千米的航程中,他拍摄了数万张令人难以置信的地球景观精彩照片。  相似文献   

16.
《科学通报》1960,5(5):155-155
苏联科学院全体大会于1960年2月24—25日在莫斯科科学家之家举行。这次大会总結了苏联科学院在1959年所获得的丰碩成果。苏联科学院院长A·H·湼斯米揚諾夫院士在开幕詞中簡短地談了一下1959年科学院的工作。他說,去年获得了一系列的对科学和实践說来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成果。1959年,向宇宙发射的三顆火箭,获得  相似文献   

17.
2013年3月11日,莫斯科作家协会宜布:作家鲍里斯·利沃维奇·西里耶夫去世,享年89岁。  相似文献   

18.
<正>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宣布对外星生命展开最全面的搜寻。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以来,专门的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没能发现任何地外文明的存在,你可以说这种沉默太振聋发聩了。但是在7月20日的伦敦皇家科学学会上,俄罗斯亿万富翁尤里·米尔纳(Yuri Milner)宣布了支持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一条重大消息:他将斥资一亿美元资助一项为期十  相似文献   

19.
《科学之友》2004,(12):15
多年来,有关使用手机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说法经常见诸报端。俄罗斯谢切诺夫医学科学院的科研人员通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后指出,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科学证据能够证明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20.
由《守夜人》、《通缉令》的导演提莫·贝克曼贝托夫制片,克里斯·戈拉克导演,埃米尔·赫斯基主演的科幻片《至暗之时》,讲述了一群美国学生去莫斯科旅行,却意外遭遇外星人攻击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