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老舍的文学语言口语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舍在长期的文学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语言口语观:一、白话是"万能的",文学语言要言文一致;二、语言应充分口语化,可诵可读;三、文学的民族风格最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特别是口语;四、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要用生活给语言加工。  相似文献   

2.
以<离婚>为例,分析研究了老舍先生对于北京口语运用的几个特点:1)拥有丰富的北京口语词汇;2)词的用法富有北京口语特点;3)句法上多姿多彩,透露着独特的京韵;4)复句运用灵活多变,京味突出.<离婚>成功地运用了有生命力的北京口语,使作品生活气息醇厚,地方风物、民情风俗真实感人.作品展示了迷人的风采,体现了老舍先生的"从生活中吸取语言,又善于加工提炼",以便"把白话的真正香味烧出来"的语言观.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是现代文学史上极富影响力的一位作家,小说集《传奇》集中体现了其鲜明的语言风格。她的小说语言植根于《红楼梦》《金瓶梅》等传统白话文学作品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盛行的以传统白话写作的鸳鸯蝴蝶派小说,同时,由于翻译文学作品的浸润以及"白话文运动"之后新文学的熏陶,其语言中又有大量的欧化成分存在。在《传奇》中,欧化的成分被广泛用于词汇和句式两个层面,并对构筑张爱玲独特的语言风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原味说”是老舍语言观念的内核和创作境界,并分析了其物质与构成,认为它反映了言文一致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白话文的表现力,指明语言的艺术在于其运用方式,终至于创作主体与客体最真实融合的境界,是解析老舍文学创作风格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5.
何雯雯 《科技信息》2011,(24):I0143-I0143
随着英语在各行各业使用频率的增加,应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英语的应用性教学,其中口语的教授是最薄弱的环节。本文通过分析三个影响学生口语的主要因素,从教学模式、学习动机、语言风格的演变等方面提出口语课堂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6.
普通话的口语形式是指使用普通话时所形成的,用于表达和理解的,以口头语体风格为主的话语样式。从不同角度看,这种形式包含多种多样的结构因素,例如语言因素与语境因素、方式因素与能力因素、本体因素与相关因素、习得性因素与学习性因素等。对这些因素的系统研究,有助于增进对普通话口语形式的理性认识,增强普通话在学校教学、大众传播、政府工作、社会生活等领域的运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在词的语言革新方面有着突出贡献 ,特别是他以口语、俗语、方言等民间语言入词 ,开创了新的表现方法 ,形成了其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本文分别从辛词使用民间语言的种类以及其强烈的艺术表现力两个方面就辛弃疾词作中民间语言的运用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话剧《茶馆》是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剧作,其语言艺术体现了老舍独有的风格特点,也反映了一个时代语境的面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的关系,本文运用会话含义理论来分析该剧作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9.
民族化是中国现代文学语言观念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其代表人物为老舍.其以强烈的民族意识、俗白的语言风格和民族语言的多元审美追求为核心的语言,为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创作中,反映知识分子生活的作品大量涌现。这类作品中的一部分,在语言风格上表现出明显的共同特色——典雅新奇。本文试从几个方面对这一语言特色进行探讨。 (一) 纵观当前创作,语言风格的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如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刘绍棠的作品,描写冀中风俗人情,充溢着运河沿蒲柳人家的乡土气息,与“荷花淀派”一脉相承。苏叔阳、邓友梅、陈建功等,师承老舍,写北京人、北京事,一股道地的北京韵味。“山药蛋派”继承赵树理的传统,擅写山西民情,以晋南方言为主,通俗而生动。郑九蝉等以塞外东北生活为题材,其诙谐的东北口语,使人想起周立波《暴风骤雨》的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1.
微博小说语言风格是微博使用者在创作微博小说中在主客观环境影响制约下运用汉语表达手段而形成的格调和特点,其语言风格具有短小精悍、幽默风趣、平实质朴、含蓄委婉和生动曲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力求把老舍的戏剧创作和小说创作“打通”了来研究,找出老舍戏剧与其小说在现实主义、幽默、京味、史诗性等美学层面上的联系和沟通,从跨文体创作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和理解老舍戏剧的风格特点,同时也利于全面地了解老舍整个创作的流变.  相似文献   

13.
老舍受到了古老的中国文化的熏陶,亲历了五四文化传统影响,在英国的时候对西方文化又有了切身体会。特殊的思想资源使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视角和风格。本文从着重分析英国文化尤其是狄更斯等英国作家对老舍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为批判中国国民精神;语言简练,风趣幽默的“京味儿”风格;对下层市民小人物的怜悯和同情。  相似文献   

14.
语言民族风格,是运用本民族语言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点的总和。它集中地反映了一定民族受自然环境、民族气质、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语言方面的特点,是借助语音、词汇、语法、辞格、篇章等风格表达手段构成的语言风格的一种类型。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科研究越来越注重语言实际运用趋势的发展和语言风格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建立,语言民族风格的问题也愈来愈为人们重视,成了语言风格学的一个重要课  相似文献   

15.
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语言,主要依靠口语进行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学生只有在动态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由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小学生年龄小,接受和模仿能力强,在小学阶段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和培养,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在于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是老舍先生在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内心基础上的匠心独用,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大特点——实而不华,华而不虚,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色——乡土情结,俗而不俗。  相似文献   

17.
《骆驼祥子》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其成功不仅在于刻画的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还在于作品的语言。在《骆驼祥子》中,老舍先生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是老舍先生在深入生活,深入人物内心基础上的匠心独用,体现了老舍语言的一大特点——实而不华,华而不虚,这些比喻具有鲜明的特色——乡土情结,俗而不俗。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媒作为影响最广泛的大众传播载体在语言规范的教化中,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针对新闻传媒语言质量不高,语言差错较多的问题,从分析口语和书面语在语体风格上的差异入手,提出口语和书面语的使用,应有不同的规范标准。具体论述了在语言表达时,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信息的组合手段在口语同书面语两个层面的混淆,以及书面语规范受口语习惯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骆驼祥子》的英译确立了老舍在国际文坛的地位,其后的三英译本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海外读者对老舍作品的关注。四译本翻译风格各异,表明译者风格是原文作者写作风格与译者翻译特点结合的产物。四译本中最接近原著风格的译作是King译本。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和宽容,欣赏和质疑。口语交际是听语,说话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语言活动。学生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的互动活动中,才能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才能学会分析、归纳,评价的思维方法,才能形成语言、做人、生存等因素构成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