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鞠九梅 《科技资讯》2012,(10):189-189
概念变式、例题变式、练习变式的有机结合能让变式教学贯穿数学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实现数学课在"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从"不变"的本质中探究"变"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数学素质是数学意识、数学能力、数学应用和数学交流等基本成份构成的一种基本品质.数学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课堂教学中 ,既要教基础知识 ,又要教思想方法 ;既要教知识理论 ,又要教知识应用 ;既要教推理论证 ,又要教合情推理.让学生在猜想、迁移、推理、交流和应用中实现“做数学”和“用数学” ,从而掌握数学.笔者的数学教学实践表明 :变式教学是“优化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1变式教学的理论框架数学教学中 ,…  相似文献   

3.
变式教学作为一种传统和典型的中国数学教学方式,有着广泛的经验基础,在实践中已被广大教师自觉的运用。变式教学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多角度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以及有层次地推进教学。它包括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概念性变式主要是建构一个合适的变异空间,让学生去体验学习对象的本质,而过程性变式则侧重  相似文献   

4.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没有了思维也就失去了数学的魅力.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课堂变为充满活力、魅力无穷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本人就数学教学的3个课堂片断,从一题多解、一题多解再变式拓展到变式拓展再升华来谈谈数学教学中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从而让思维的翅膀更高、更远的飞起来,让数学课堂变成吐才露华的幸福乐园.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传统数学教学较为注重“变式教学”。正是因为运用了“变式教学”,我国学生在良好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方面都优于西方国家的学生。本文据笔者多年的初中数学教学经验,就变式教学法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确立新的阅读教学过程观,即变“传话”教学为“对话”教学。“传话”与“对话”虽一字之差,却反映了教学观念的转变。通过“对话”式教学,把学生从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与老师对话、与学生对话,不仅习得了知识,而且张扬了个性,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在教学中恰当地实施变式教学,运用变式的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能力水平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变式教学训练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能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引导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路,扎实掌握知识和方法,使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觉得学数学是一种享受!  相似文献   

8.
变式教学是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生解答数学问题时,变更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转换问题的形式或内容,创设实际应用的各种环境,使概念或本质不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如果静止地、孤立地解答一个题目,那么题目再好,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已;如果对它深入研究,通过一题多变,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9.
"几何画板"与变式教学有内在联系。"几何画板"具有"动态变化中保持数学关系的不变"和"可视化数学思维"的特点,使得数学变式教学如虎添翼。而变式教学为几何画板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在数学概念合理应用"几何画板",更能彰显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门亚玲 《科技信息》2009,(33):I0209-I0209
变式教学中习题引中在数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它的运用直接关系到学生数学知识视野的开阔,关系到学生探究数学的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性的挖掘和培养。笔者根据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亲身体会和实际经验,想从五个方面粗浅地谈一下变式教学中习题引申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周唯 《科技咨询导报》2009,(31):181-181
数形结合方法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思想方法,用数形结合方法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能够变抽象的数学语言为直观的图形、抽象思维为形象思维,有助于把握数学问题的本质。本文拟从“以形助教”和“以数辅形”这两方面,揭示出“数”与“形”之间的紧密关系,从而把问题优化,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2.
施永辉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X):83-83,85
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要让数学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数学教学,让数学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让学生乐学活用,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生活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空间想象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是立体几何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学中抓好以下几点,对变式教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是很有效果的。1 重视图形的变换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必须重视变式教学,几何概念掌握的困难,一部分是由于采用“标准图形”所引起的,因此加强对同一图形变换其放置位置的教学,可以防止学生形成固定的呆板的联想,而利用“变式”可以发展概括抽象思维,发展其空间想象能力。因为“变式”就是改变其非本质特征,而突出其本质特征,对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教学中,我们应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感悟“生活数学”的巨大魅力,以唤起学  相似文献   

15.
变式教学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功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式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作为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形成教学能力最直接的训练方式.通过变式训练,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灵活运用公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就变式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功能作了几个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交流调速实质的讨论,是关系到近代交流调速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尽管传统电机学对此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但所给出的异步机转速表达式却是由转差率定义式变换而产生的,即根据上述的转速“定义式”,异步机被传统理论人为地划分为变频、变极和变转差率三种调速方案,一些文献中认为“变频和变转差率调速有本质不同,在所有交流调速中,变频调速的效率最高(理由是转差率不变)是最合理和理想的方法”。这种观点既缺乏理论依据也与实践不符,例如串级、双馈调速和变频调速相比,机械特性和调速效率都很接近,并没有本质不同。有鉴于此,本文根据电动机最基本的电-机能量转换原理,重新探讨异步机调速的原理,所得出的功率控制理论虽然导由异步机,但结论基本适用于所有电动机。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喜 《科技信息》2009,(5):231-231
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获取知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学习过程”,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强化学习过程的教学,并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交流调速实质的讨论,是关系到近代交流调速发展的重要理论问题。尽管传统电机学对此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但所给出的异步机转速表达式却是由转差率定义式变换而产生的,即根据上述的转速“定义式”,异步机被传统理论人为地划分为变频、变极和变转差率三种调速方案,一些文献中认为“变频和变转差率调速有本质不同,在所有交流调速中,变频调速的效率最高(理由是转差率不变)是最合理和理想的方法”。这种观点既缺乏理论依据也与实践不符,例如串级、双馈调速和变频调速相比,机械特性和调速效率都很接近,并没有本质不同。有鉴于此,本文根据电动机最基本的电-机能量转换原理,重新探讨异步机调速的原理,所得出的功率控制理论虽然导由异步机,但结论基本适用于所有电动机。  相似文献   

19.
数学建模教学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中所起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军 《科技信息》2009,(25):225-225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和意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数学建模教学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中所起的这种作用:使学生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学习为自主探索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并在此活动中初步领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教学理论,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更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理念融入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本文以我们参与调研的一堂课“圆的标准方程”作为课例,从教学目标的定位、例题的精选精讲、教学的后期拓展等方面阐述了变式教学融入的课堂教学设计,为中学教师设计变式教学的数学课堂提供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