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王阁序》即《秋日登洪府腾王阁饯别序》。这篇赠序是初唐四杰之一、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及骈文能手王勃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作者以骈文的形式描写了滕王阁的雄伟体势及阁中宴会的盛况和阁外斑多姿的秋景;借以抒发自己奔放起伏的情思,给骈体文注进了新的血液。千百年来,这篇骈文象一朵开不败的奇葩,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被誉为名篇。 《腾王阁序》(下简称“序文)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除了它丰富的内容外,高超的艺术也是它使读者为之倾倒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图从语言的角度,分析该文在表达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2.
《滕王阁序》原本题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然而其篇名在后来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屡有更改。在历代的不同传本中,此文章的题目往往有所歧异。本文对《滕王阁序》行世之后所形成的各种不同的题目进行了搜集整理,并在综述《滕王阁序》同文异名情况的基础上,进而辨析这篇名文的文体性质,以期能更好地领会其思想内容,把握其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3.
王勃乃初唐文坛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一改前人宫体靡丽之风,语言朴实,感情真挚,不加雕饰,自然天成。后人对其多有考释,版本鳞次栉比。其注大相径庭。无论从审美价值、思想意义取向还是对后世文人的风格教化功能上来说,《滕王阁序》都称得上是六朝与唐文学的分水岭或里程碑的作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王勃《滕王阁序》文学用典形式与内涵的双重揭示,指出初唐时期宗儒的宦游文士较为普遍的文化心理动因和人文精神特点,即建功立业的迫切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勃发。从而得出文学典故保持生命力的文化机制在于文学符号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综合性审美语境内涵的多种阐释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前后,滕王李元婴(高祖李渊之子)官任洪州都督,修筑滕王阁。唐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阳节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交趾探视其父,路过洪州,参加了这次宴会,写了《滕王阁诗》及“序”。《滕王阁序》一文,写出了滕王阁胜美的景色,宾主的俊秀超群和自己志向的高远,全篇辞工韵叠,文情并茂,意兴飞扬,脍炙人口,令人赏心悦目,不愧为千古佳作。  相似文献   

6.
1942年有关部门编印的《滕王阁考初编》(简称《初编》),1989年10月竣工的滕王阁基正面的石刻《滕王阁创建纪年》(简称《纪年》),及1993年10月正式出收的《滕王阁志》(简称《阁志》),对滕王阁的修建次数,所说都和现已掌握的史料有出入;《纪年》和《阁志》中,把滕王阁创建时间说为“永徽四年(653年)”.实无确凿根据。根据现有史料计算,滕王阁在历史上共修建31次。今阁(1989年落成的)为第32次;若说重建,则历史上共建21次,今阁为第22次重建。滕王阁创建的时间,依有关史料,说是“永徽后时”或“永徽中”均可,但断定为“永徽四年”则不妥。  相似文献   

7.
宋人张戒说:“诗以用事为博,始于颜光禄。”(《岁寒堂诗话》)颜延之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以用典繁多著称的诗人。阅读用典繁多的诗,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研究用典繁多的诗,则更是一件艰苦的工作。颜延之历来缺乏研究,恐怕也与此有关。谌东飚先生却迎难而上,其所撰新著《颜延之研究》虽系全面研究颜延之之作,但正如该书《前言》所说,研究颜延之诗中的用典乃“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8.
王勃不加点,援笔成篇,写出了久传不衰的《滕王阁序》,历来为人们称为奇才。王勃勤奋阅读,不断写作实践,得益于知识积累和刻苦历练,其“腹搞法”,揭示出临精思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运思、表述、结构、藻饰等方面对王勃《滕王阁序》进行分析,认为该序有如下几个艺术特色:在运思上,它形散而神不散;在表述上,它写景灵活而多变;在结构上,它谨严之中有波澜,在藻饰上,它讲究对仗和用典,注重词语的锤炼,唯其如此,该序得以成为千古传诵的骈体名作。  相似文献   

10.
西湖与文学     
赞美祖国的名胜是我国历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凡是名山、名水、名园、名阁、名亭、名泉、名井、名桥、名城、名刹、名塔……往往与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名胜与文学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这种关系表现在:一、文学以名胜为描写对象。历代以名胜为写作题材的诗词文赋,其数量之多不可胜计;二、名胜因文学的描绘而生辉。江南三大名楼的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之所以名扬四海,誉满千古,都是主要得力于文学的描写。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崔颢的《黄鹤楼》诗、王勃的《滕王阁序》,使这些楼阁名噪天下,誉溢神州。再如  相似文献   

11.
元曲包括元代的散曲和杂剧剧曲。在今人的著作中,一般认为元曲所用之音韵为当时的大都语音。其实,结合元曲产生的实际和元曲作者使用音韵准绳的《中原音韵》声韵系统,元曲音韵属中州汴洛语音系统,而非大都语音。  相似文献   

12.
滕王阁在江西省南昌市沿江路赣江江边。今天我们观赏到的滕王阁,是1989年第29次重建,于九九重阳节落成的新阁。新阁耸峙在赣江与抚河的交汇处,占地4.7公顷,负城临江,遥对西山,距唐代阁地百余米,使人联想到王勃《序》中的意境。主阁依据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1942年绘制的《重建南昌滕王阁计划草  相似文献   

13.
朱秀芳 《南昌高专学报》2009,24(1):38-40,45
莎士比亚不仅有独到的社会观察力和剖析力,而且还有强大的艺术构建力。在悲剧《麦克白》中,莎翁以诗人的激情和想象,用确切的措辞、优奏的诗句以及生动的意象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奇特的世赛。本文通过对《麦克白》语言的诗性特征分析,从音韵、比喻、意象、对照以及用典上向读者展示此剧的精妙和震撼。  相似文献   

14.
骈、散界线后起,殊非文章本质;且骈文须单句贯气,籍昭骨格,散文须偶句落神、用见风姿;观姚姬传《古文辞类纂》以散为宗,而难捐上林之赋;李申耆《骈体文钞》以骄取则,而无舍过秦之论,良可识矣。枚叔作《七发》,后来摹拟相续,傅武仲有《七激》.曹子建有《七启》,张孟阳有《七命》,何仲言有《七召》,萧士缵有《七励》,莫非依样玄思,未切实际,昔人划为“七体”,裁义殊乖.司马长卿之《封禅》,蔡伯喈之《迁都告庙》,陆士衡之《五等诸侯》,韩退之之《原道》,文非不佳,然居今揆度.已先通理,借鉴亦难,不宜再作典范。班孟…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运思、表述、结构、藻饰等方面对王勃《藤王阁序》进行分析,认为该序有如下几个艺术特色:在运思上,它形散而神不散;在表述上,它写景灵活而多变;在结构上,它谨严之中有波澜;在藻饰上,它讲究对仗和用典,注重词语的锤炼。唯其如此,该序得以成为千古传诵的骈体名作。  相似文献   

16.
《过庭录》是宋翔凤积数十年的读书笔记,其内容涉及考辨、校勘、文字、音韵、训诂,其所做的校勘等工作就是现在所称的古籍整理工作。宋翔凤于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之学上力求阐述一己之见,他在古籍整理方面的工作说明他是乾嘉学派转变到今文经学学派的中间人物,其所做工作应该予以恰当评价。综合而论,《过庭录》之古籍整理工作比起乾嘉学派已经大为不如。  相似文献   

17.
元曲包括元代的散曲和杂剧剧曲。在今人的著作中,一般认为元曲所用之音韵为当时的大都语音。其实,结合元曲产生的实际和元曲作者使用音韵准绳的《中原音韵》声韵系统,元曲音韵属中州汴洛语音系统,而非大都语音。  相似文献   

18.
《桂苑笔耕集》是崔致远的自选集,收集他在扬州担任高骈幕僚期间所写作的骈文和诗歌。它是崔致远保存下来的唯一诗文集,也是韩国第一部汉文诗文集。并骈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反映了当时唐帝国的状况,特别是黄巢农民战争时期的状况,也是研究崔致远本人的重要资料。艺术技巧成熟,显示出他深厚的汉文化功底:无论写景、抒情、叙事、说理,都随心所欲,舒卷自如;对仗工稳,用典灵活,音韵铿锵。《桂苑笔耕集》中的诗歌都是近体诗,精妙传神,情理结合,情景交融。  相似文献   

19.
徐稚,字孺子,南昌人。生于东汉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卒于灵帝建宁二年(公元169),享年七十二岁。南昌县置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作为当时设置的豫章郡治。王勃在其名作《滕王阁序》中,一开始就说到的“南昌故郡,洪都新府”,便是此地。史谓少昊的...  相似文献   

20.
博大精深的《文选》具有多方面的研究意义,在音韵学方面也有很大的研究价值。《文选》中的诗赋等都是有韵的,由于今音不同于古音,所以以今音读之,很多地方已不能明其韵律。本文以《文选》诗为例,来探析《文选》诗中的音韵,以证《文选》诗中韵的和谐以及对以《诗经》为主的古音韵的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