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大多数普通欧洲人心里,茶=英国红茶+东方香料,这玩意已经深入人心了。塞缪尔·佩皮斯先生在日记里写道:"后来,我确实要了一杯茶,这种饮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喝过的。"那是1660年9月25日,这句话的里程碑意义在于:这是英语历史上,第一次有人提到他喝了茶。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对身处的物理世界仿佛都习以为常,但事实上如何精确地描述环境,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困难的,生活中也常常遇见那些打着电话告知之亲友身处何地,一通电话之后却互相一头雾水,不禁心生人生三大疑惑:"我是谁?我在哪?我为什么要在这?"而如果突发状况,决策者却很难亲临现场,则又不得不花费巨大的沟通成本在这样的"描述环境"时,描述就成了一大瓶颈。比如当某个位于城市中心的变电站发生火灾,消防队需要增派消  相似文献   

3.
公元2004年的春天,笔者受邀到美国耶鲁大学艾滋病跨学科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将有机会安排到莫瑞·辛格先生领导的位于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的西班牙人健康协会从事应用医学人类学培训和实习。接到通知不久,笔者就接到莫瑞·辛格先生热情洋溢的欢迎信。在此之前,笔者已经听说过莫瑞先生在当代美国医学人类学界的鼎鼎大名了,也早就听说过莫瑞先生首先提出的将人类学定性研究技术应用到基于社区的卫生研究和干预活动中的“哈特福德”模式。笔者也为能得到他亲自指点而感到非常荣幸。近距离接触到莫瑞先生之后,笔者感觉他总是很忙…  相似文献   

4.
全国各地说话都有忌讳。北方忌醋。因为"醋"与"错"音近。吃饭的时候,问人家"吃不吃醋",就更是会引起误会。结果北方一些地区(如山西)便干脆管醋叫"忌讳"。粤语忌肝,因为"肝"和"干"同音,结果猪肝叫猪润,鸡肝叫鸡润,豆腐干叫豆润。吴语忌药,结果吃药叫"吃茶",真正的茶则叫"茶叶茶"。上海话甚至忌"鹅",因为"鹅"与"我"同音,弄不好"杀鹅"就成了"杀我",所以上海人把鹅叫做"白乌龟"。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不顾一切地去构想、设计自己的文学之梦,"梦醒"之后却又跌入幻想的深渊.而不断地反省、与文学大家的思想碰撞使我的精神摆脱了自我的束缚,得到了纯化.作家堀辰雄在文学创作中,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上升到纯粹的、美丽的诗一般的境界;在人生旅途中,他更是不断追求新的生命."与命运抗争到底"是他的语句,更是他的人生写照.  相似文献   

6.
总统和广告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说过:“如果我能重新生活并任我挑选职业的话,我想我会进入广告界。”这句话后来被人们浓缩成“不当总统就做广告人”,成为广告界广为传诵的一句名言。其实,罗斯福也只是说说而已,他自己最终也没有干过一件与广告有关的事,倒是在他之后有几位总统涉足广告。  相似文献   

7.
正1991年5月,我与贝时璋先生联系,请他抽时间谈谈1949年7月来北平(今北京)参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筹备会议的情况。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还说周立三先生也是当年参加"科代筹"会议的代表,近日因为参加全国人代会,现在也在北京,周要来看望他,正好一起谈谈吧。5月24号,我随同黄宗甄、薛攀皋、宋振能诸位先生前往拜见。贝老的办公室在中关村原子能楼的三层。在我们之前,周先生已与贝老聊过一段时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你非得跑去苏黎世要海鲜、跑去苏州找奶酪、跑去大阪吃涮羊肉、跑去河南找茶叶蛋,显然吃力不讨好。自从台湾有位先生拿茶叶蛋说事之后,媒体焦点一度集中到了河南乡村是否吃得起茶叶蛋的问题。我问了一个河南乡村出身的朋友。他的说法是:河南乡村人,似乎并不爱吃茶叶蛋,嫌这么处理麻烦。但他补了句,"我爸爸会做铜锅蛋。"我挺相信他说的。因为在我不算宽广的  相似文献   

9.
鲁迅先生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过这么一段话:“忘记是谁说的了,……要极省俭的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画他的眼睛。我以为这话是对的,倘若画了全付的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义。”如何正确理解鲁迅这一宝贵的创作经验之谈,也就是给什么是“画眼睛”的手法作了回答。文痞姚文元在他的那本《鲁迅——中国文化革命的巨人》中谈到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时,在“画眼睛”上胡诌了一通,罗列了鲁迅不少对人物的眼神的描写,把“画眼睛”的手法,当作一种实体的概念。我们有的同志也有类似的理解,例如  相似文献   

10.
正技术有望使我们更接近自己的宠物,并且使宠物过上更像人的生活。我们与动物的关系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美国博物学家阿尔斐俄斯·维里尔在1915年痛骂当时饲养宠物狗的习惯,他反对"没有任何借口的纵容,不断地爱抚,给其穿上服装打扮起来,等等荒谬的行为"。维里尔坚持认为,应该把宠物当作动物对待。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维里尔的话更是成了耳旁风,美国人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纵  相似文献   

11.
弟弟的属相     
正一天,弟弟来我家玩。他一看到茶桌上的瓜子,就抓了一大把放进他的衣袋里,然后津津有味地吃着,就连妈妈跟他说话,他也顾不上回答。我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笑着问:"弟弟,你那么爱吃瓜子,你的属相是什么?"弟弟头也不抬,一边咬着瓜子,一边说:"我属瓜子的。"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声来:  相似文献   

12.
正英国人,怎么说呢,在欧洲总给我一种"有点孤独"的感觉。我先生从小学的是法语,英语、尤其英语口语实在不怎么样,他有句挂在嘴边的话,是"我这样的人离开本土,只有在欧陆会过得最舒服",问为什么,笑而不答。后来和欧陆人接触得多了才恍然大悟:欧陆居然是全球英语水平最低的地方之一。在上海工作时,我有一位领导,妻子在美资企业上班,她的老板是"老外",和华裔通婚,本人也能说点蹩脚的中文。有一回这老外一个人出差去巴黎,不知怎地下错了车,操着英语问路  相似文献   

13.
有一天,儿子突然提及某某同学离家出走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同学抱怨他父亲太严厉,母亲太唠叨,两人常常同时指责他,而且一点也不了解他。"原来"父母一点都不了解我"成了时下青少年动不动就"离家出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问他:"你觉得妈妈了不了解你呢?"他呵呵笑道:"有时候了解,有时候完全不了解。"  相似文献   

14.
因为他,文人不再是南朝高门那样峨冠博带、扪虱而谈的文弱形象;因为他,文人具有了文武兼备的健康气质。自他之后,出将入相也就成了后世文人的梦想。张说,制造了一个大唐梦。  相似文献   

15.
华亭 《世界博览》2012,(9):78-79
正美国"富二代"的中国禅心汉学家、翻译家、旅行家、作家、行者,都是他,又都不是他。他很佩服徐霞客,也想通过旅行的方式了解中国不一样的文化脚踏一双黑色布鞋,肩背一只黄色僧包,自1989年第一次来中国旅行,这身装扮就是比尔·波特的"标准配置"。一把大胡子留了十几年,几乎成了他的标志。可他却说,那是因为刮胡子很痛,也麻烦,懒得刮,却也没有特意留。他是一个很难贴上标签的、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的人。他说:"我不是一个好的修行人,但我还是一个修行人。"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爷爷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严谨的人,尤其是对我写的作文更是严格要求,他总喜欢"找茬儿"。最近,我迷上了写作,而且还在各大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但是这些文章一旦到了爷爷的手里,他总会横挑鼻子竖挑眼,左挑骨头右挑筋。  相似文献   

17.
程韬 《华东科技》2007,(11):74-77
汪远的面架有些像我喜欢的一个演员,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在脑袋里搜索了一下,原始印象来自<落水狗>中的"粉红先生".他善于沟通并且有能力使人发笑,也许他将来也能成为一个不错的演员,目前的电影圈缺少这一型,而且汪远自己演过话剧、自己还做导演,给摄影师一个好机位应该不是问题.笑谈之中,我们开始这次三个多小时并且愉快的采访.  相似文献   

18.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很忙,忙得连我们这些当记者的都不愿打扰他。我曾多次采访袁隆平先生,一来二往,我们成了忘年交。今年7月,我有幸再次到长沙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采访袁隆平先生,我们多次交谈,除了谈杂交水稻外,他还详谈了自己的人生观,由此记者也获得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6,12(2):I0001-I0001
今年4月4日,是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何丙郁先生80寿辰。我们请汪前进先生主持了一个特别栏目《庆贺何丙郁80华诞》。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梅建军教授以自己赴剑桥学习的亲身经历介绍了《我所认识的何丙郁先生》.他真切地感到何先生帮助人的特点是“不张扬,不许空诺。事情作成了也下邀功、不沾沾自喜……为人谦逊和善大方,行事周到公正低调,是位善于也乐干助人的君子.也因此赢得了很多铁杆朋友”。中国大陆中青年学者中受惠干李氏基金资助的人不少,希望大家能记住何先生对开拓中国年青一代科技史学者的学术视野的基础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买买提明.吾守尔是新疆读者比较喜欢的小说家之一,他的小说惯用第一人称写法。在其35篇汉译本中,有21篇是用第一人称"我"作为叙述者的。其中包括"我"叙述故事和"我"听别人叙述故事,也可称为故事套故事结构。第一人称代词"我"缩短了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买买提明的小说使人在嬉笑之后却有种强烈的现实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