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共振论作为分子结构理论之一,在理论化学发展中有着重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说,共振论可以认为是价键理论的图形化,其共振结构虽然是假想的,不存在的,但并不是任意画出的,实际上它具有一定的相对真实性。通过举例说明,共振论虽然有某些缺陷,但应用其说明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共轭分子的一些性质时,有着简单、直观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分子中的电荷分布支配着物理化学现象。有机化学中的电子理论之所以取得了辉煌成就,电负性概念之所以能广泛用于解释物理化学现象,以及作为经验规律的共振论之所以能说明一些化学问题,都是由于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子中的电荷分布。因此,深入研究电荷分布不仅可以阐明许多化学现象、揭示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还可为探  相似文献   

3.
若干年来,对“还原论”进行了多次的批判。但是,在进行这种批判时,由于混淆了“还原论”和“还原原则”的界限,以致把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必须深入进行的“还原”工作也一起否定了,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干扰。例如,三十多年前化学上曾经广泛流行的“共振论”,是一种关于分子结构的理论,它  相似文献   

4.
科学假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化学研究中,这一方法尤其重要。化学家在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以后,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提出假定性的解释,这样就形成了科学假说。在此假说的基础上用大量的实验来证实假说所揭示的规律,倘若实验结果与所揭示之规律相一致,假说即形成科学理论。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由科学假说到科学理论这一过程的实现,通常是不能一蹴而就的,化学研究中更是如  相似文献   

5.
共振论是美国著名化学家Pauling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为解决经典结构所不能解决的实验事实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是化学结构的一个合理发展阶段,对于解释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不仅简明,而且也比较符合实际。因此共振论至今在国外有机化学教材中被普遍地采用。遗憾的是1951年苏联科学院化学局召开了全苏讨论会,对共振论进行了全面的批判,认为共振论在学术上没有理论根据,在哲学上是属于马赫主义范畴,是化学中的一种唯心论和机械论。在苏联的影响下,我国化学会于1953年召开了全国性的有机结构  相似文献   

6.
<正>共振论是基础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化学家鲍林(Lpauling)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提出,由于种种原因它在我国一直被认为是唯心的学说而加以批判,以至于我国学术界并没有接受这种理论,其实它作为一种化学理论能够解释基础有机化学中的许多问题,特别是对苯的结构的解释最为满意.因此笔者认为,在基础有机  相似文献   

7.
共振论及其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共振论是卅年代出现的一种化学结构理论。当时价键理论虽然解释了许多共价化合物的性质,也说明了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然而,有一些物质的分子,它们不能用单一的价键结构式来表示,也就是说,不能用原子之间的单键、双键或三键的方式来确切地解释该物质的性质。共振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提出来的。 我们知道,在用变分法处理氢分子时,若选择试探函数的形式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全新的观点提出了电子空位对假说。该假说能揭示分子结构的共同规律,实现共价分子结构式的理论推断,并能给共价下科学、严格的定义等,具有广泛实际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许多重要的化学理论最初都是以假说的形式出现,所以对学生进行假说方法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假说。其次让学生了解假说在化学发展史中的作用和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例对学生进行假说方法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提高归纳与演绎、抽象和类比等逻辑思维能力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用共振论、经典电子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来论述有机物颜色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为从事染色理论的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有机物颜色与分子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山 《菏泽师专学报》1999,21(2):17-21,77
用共振论、经典电子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等来论述有机物颜色与其分子结构的关系,为人事染色理论的工作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简要地说明了共振论的基本规律并举例说明其应用;由13C-NMR的化学位移值计算了苯衍生物各正则结构的权值,从而使原为定性理论的共振论上升为定量理论;用定量的共振论处理了分子的一些物理性质,如振动光谱与键长;严格区分了交叉共轭与穿透共轭2种情况,指出了"大π键"概念的笼统性.  相似文献   

13.
假说(或称“科学假说”)是依据已有的事实材料和科学原理对事物的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它是逻辑学研究的对象之一,是科学认识中形成理论的一个必要阶段,也是由一个理论发展到另一个理论的桥梁。因此,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科学方法,它对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科学假说的构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科学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科学领域中,假说构成的具体方式和特点各不相同,也没有固定不变的逻辑思维程序。我们撇开假说的具体内容,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假说构成的最一般的逻辑过程,大致要经历两个阶段,即“假说的提出阶段”和“假说的验证阶段”。本文仅就假说验证阶段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于逻辑学界的同仁们及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经常要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另一个是提出假说者的心灵世界。科学工作者在对神秘现象的探测中,为了有一个设定的求解目标,往往就先提出科学假说。科学假说包含了人的创造性思维,它的产生是实践中的人的心理能力进一步发挥的结果。当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进入阴性物质世界进行探索时,本质上是在非平衡系统中寻找一种新的有序结构。无论是科学假说还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都是它所处的时代的函数。  相似文献   

15.
论采矿假说     
只要翻开采矿科学发展史,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过去,是在无数的假说中成长起来的;而现在,它的许多学科又正处在验证大量已有假说和根据最新科学事实、运用现代最新科学技术成就提出新假说的时期。假说是采矿科学发展的重要形式。探索采矿科  相似文献   

16.
鲍林(L.Pauling)在谈到共振论概念的将来发展和应用时说过:“共振概念在过去三十年中的应用主要是定性的。这仅仅是第一步;随着这一步,应当是具有定量意义的更细微的处理”。岁月流逝,共振论至今五十年,它的发展,它的定量化的情况如何?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根据共振论的基本概念,可以用十分简捷的算术方法,得到复杂有机分子的参数,如共振能、键序等、其精确性远远超过简单分子轨道法,而达到高级分子轨道法的精度,属于 VB 范畴的共振论与 MO 法计算结果的高度一致性,即这两  相似文献   

17.
共振论是美国著名化学家 Pauling 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为解决经典结构所不能解决的实验事实而提出的一个理论,是化学结构的一个合理发展阶段,对于解释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不仅简明,而且也比较符合实际。因此共振论至今在国外有机化学教材中  相似文献   

18.
阈上电离是强激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之一。由于电离光电子携带了分子的信息,因此可以利用阈上电离对分子结构成像。类共振增强现象是一种新奇的高阶阈上电离现象,其对分子结构十分敏感,文章提出了一种利用类共振增强现象来提取分子结构信息的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得到类共振增强对应光强下,固定取向的分子以及对应的伴随原子的光电子能谱;其次将分子与原子能谱进行对比从而得到类共振增强区域的干涉结构,进而提取出分子的结构信息。利用S矩阵方法对上述方案进行了理论验证。计算了不同分子取向下N2以及其伴随原子Ar的高阶阈上电离能谱。分子与其伴随原子间的电离率比值在类共振增强区域会出现周期性的干涉结构,从而能够提取到分子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共振论综述     
美国著名化学家鲍林(L.pauling)于1931年至1933年间提出共振论,迄今半个世纪。我国过去学苏联,五十年代初开始对共振论进行批判,从此在我国化学教育中共振论就处于一种“禁阻”或“半禁阻”的状态。然而,事实上,共振论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至今在国外的有机化学教材中较普遍地采用着。就是苏联也纠正了过去的态度。我国则长期内向和闭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化学界思想解放,学术空气开始活跃。所以国内的化学家大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作者“共价分子结构式的简易推断”一文的继续与深化,文中介绍了用电子空位对假说理论推断一些更加复杂的分子结构式的方法和技巧,并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