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李自成农民起义中的"襄城之战"在我国农民战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过去只是历史文献中偶有涉及,2003年襄城县发现的"双忠墓"墓志铭,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该墓志铭与有关文献资料相结合,印证了襄城之战的过程和原貌,对于李自成中原征战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2.
墓志铭作为研究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北宋时期的文人文集中保存了大量丰富的墓志铭资料,其中有关妇女的墓志铭亦为数不少,这为我们了解当时妇女生活的许多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收集了其中100例妇女的墓志铭作为研究的对象,着重对北宋妇女的婚姻与生育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试图以此来探究北宋时期的婚姻和生育观念。  相似文献   

3.
莫言以"肉"意象的开拓和小说意象主义的创作极大地开拓了"汉语写作"的新疆域。在对"肉"的刻画、阐释和建构过程中,莫言自觉地展开了对文学本体审美价值的追求。"肉"意象存在于显性文本与隐性文本的复合结构中,既是作者独特的文化思考,也是生命体验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文学在转型时代面临着一种新的文化语境,多元并存、众声喧哗的文学格局形成。大体说来,支撑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学写作的作家主要有两类:一是已进入中老年的"五七族"和"前知青族";一是晚生代和后知青。"五七族"和"前知青族"都经过五十年代的理想训练和文革的灾难,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这是他们文学写作的最基本的话语资源。而晚生代和后知青在重新思考知识分子身份、地位以及价值承担时,他们更喜欢用解构主义、享乐主义、游戏主义的态度来从事写作。转型时代的知识分子小说大致可分以下三种类型:现在时写作;反思型写作;直面现实型写作。  相似文献   

5.
表层错误在二语写作初习者写作中普遍存在,影响学习者意义的表达,挫伤学习者的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作者尝试将书面反馈引入课堂教学,对二语写作初习者写作中常见的表层错误采用"形式协商"模式口头反馈,期望通过师生互动更好地引发学生对自己错误的"注意",提高学习者"自我修正"的意识,提高二语写作中反馈纠错率。  相似文献   

6.
1986年发现的湖北省汉川县人何远庆墓志铭,内容丰富,叙述详明,详细地记载了其生平事迹,是一部体例规范的墓志铭,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该墓志铭的撰写者黄福与书写者杨守敬,均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知名人士,黄福是国学造诣很深的学者,此墓志铭通篇结构严谨,涉及诸多古文、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杨守敬,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学者,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成就显赫。此墓志铭为其亲笔所书,作为一代书法家,这是杨守敬书法作品中的珍品,有着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唐娜 《科技信息》2011,(33):364-364,396
本文以"邀请信"写作教学为例,探讨了如何依据任务设计的原则在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应用任务型语言教学,并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批评家们渐失正义之心的当下,重申柏拉图的意义不言自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对"模仿"的专注探讨,以一种悖论式的"反智"立场,深度解构了写作中的"非正义"姿态。由此,我们有必要回应柏拉图的正义诉求,在批评界呼唤某种"批评正义"的建构。这里的正义,指代的是批评写作中理应持有的理性态度与道德立场。  相似文献   

9.
吴福辉《插图本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不仅提供了全新的现代文学视景,更为文学史的写作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范式,是新世纪现代文学史写作的重要收获。该书赋予"发展"以切实丰厚的内涵,展示了现代文学"发展"的历程,倡导多元共生的"合力型"的文学生态格局,写作中彰显"文学性",把文学还给文学史。  相似文献   

10.
学习方志敏精神,就要学习方志敏精神的价值追求。文章通过对方志敏精神的深入剖析,认为方志敏精神集中体现了"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方志敏积极传播先进思想武装工农群众,热心发展苏区经济造福工农群众,其精神切实体现了"为民"的价值追求;方志敏精神对"务实"的价值追求主要体现在政治工作、军事工作和经济工作三个方面;方志敏不仅在思想上坚守清廉,在实际工作中也以身作则。  相似文献   

11.
方方对死生这个哲学命题的思考,已经融入了她的创作中,而在不同的创作时期,作家对死和生的态度也并不相同。如果说在"新写实"时期,方方以死亡为视角,以零度写作的叙述态度来窥探生存的琐屑和人性的卑微、丑陋,那么在她近期的作品中,她则以人道主义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人类生存的本相。方方在创作中,关注的焦点、叙述态度和哲学思考都出现了转向。这三个方面的转向分别是:从消解生命的价值到对生命韧性的关注;从悲情主义到温情主义;从存在主义到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12.
常霄 《科技信息》2009,(6):120-120
应试作文使得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趋向于"八股文"教学;"八股文"教学存在着许多弊端;创新写作教学,提高写作教学是目前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提出了情感因素培养,使用过程教学法,改进作文评核方法可以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龙天祐为清朝前期贵州省普安州彝族世袭土司兵丁总兵官左都督。其墓志铭记述了龙天祐的主要事迹,可谓功勋卓著。康熙十八年(1679年),龙天祐归附清王朝,由于平定吴三桂有功被朝廷赐予总兵官职,时称为龙总兵;死后被朝廷追封为光禄大夫左都督,享正一品衔,葬于现今盘县保基苗族彝族乡垤腊村天桥组。墓志铭内容丰富,叙述详明,详细记载了龙天祐家世和个人的相关事迹,以彰显其功绩。此墓志铭可补史家之未及,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枫 《科技信息》2010,(36):192-192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近年来,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用写作教学突破了以传授文体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模式,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将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片面理解课程性质,过分强调应用写作教学专业性、技能性、实践性特点,试图将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毕其功于一役"的倾向,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泓峻 《中州大学学报》2014,(5):38-42,90
经学研究是影响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大赋的写作,建立在经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唐代古文家的古文写作,受到当时以《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后世儒家学者《诗经》研究对汉语诗歌的发展的影响,远比《诗经》文本本身更大,文人诗歌中爱情诗的缺失,与经学家将《诗经》中大量爱情诗故意进行曲解,掩盖有关;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文体的价值,则是根据它们与《诗经》相似相近的程度进行判断的。宋代理学家喜谈性理、以白话说经的传统,与说理诗的大量出现以及白话小说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呼应的关系。经学研究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发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新文体的发明,"传体"这一在后世十分重要与活跃的文体,与"经传"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杨荔 《科技咨询导报》2014,(27):201-201
苏格拉底有一句治理名言同时成为他的墓志铭就是"认识你自己",这本身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当代文学作为当代精神和文化的载体,当中无处不渗透着人文精神。该文主要论述了当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渗透表现和历程,总结了当代文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廖坪兰 《科技信息》2012,(13):311-311
升上初中,写作要求的提高是许多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写作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对七至九年级的写作要求是"根据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由于一直以来"重读轻写"观念的影响,学生在阅读中学到的立意、材料、布局谋篇、表情达意等的方法无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训练中,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显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价值可以分为本体价值、教育系统"内"价值和教育系统"外"功能。这些教育系统"内"价值主要包括:在高等教育子系统中体现了高层次大众化、高层次应用型教育和高层次平等;在研究生教育子系统中促进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优化,并有利于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的实现;在地方高校子系统中是显示地方高校办学水平和声誉的关键指标,是引进和留住人才的有效平台,是完善高校职能体系的重要依托,并能为地方高校营造积极浓厚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   

19.
尉迟敬德是唐朝重要的开国将领,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两《唐书》中均有其传记。尉迟敬德墓中发现了两合墓志铭,从该墓志铭以及其他与尉迟敬德相关的一些墓志铭中,能对尉迟敬德及其家族世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文献记载中所缺失的部分。因此,尉迟敬德及相关墓志的研究,能起到证史补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勇 《科技资讯》2010,(11):242-242
每位作家都会选择一种文化立场来观照和构筑笔下的世界,从而形成其不同的写作观。在"五四"时期乡土小说作家中,鲁迅和沈从文代表了文化启蒙和描写乡土诗情的两级,论文从两位作家不同的艺术追求及作者相同的写作对象迥异的写作目的等方面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