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克庄 《今日科技》1996,(10):29-30
芦荟自古以来就在世界各地被用作民间药物,其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最近的研究表明,芦荟对许多疾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下面就芦荟的各种药效及其应用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对库拉索芦荟与木立芦荟叶片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维生素C及可溶性蛋白等理化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库拉索芦荟与木立芦荟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3.
芦荟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分别研究了芦荟叶皮、芦荟凝胶和芦荟全叶的提取物对HepG2细胞和BALB/c3T3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芦荟提取物对受试细胞没有产生毒性作用,由此可知芦荟产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芦荟苷在水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时间、温度、pH、金属离子等因素对水溶液中芦荟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芦荟苷在水中不稳定,室温放置6d后其含量下降90.5%.温度和pH对芦荟苷水溶液稳定性有显著影响.80℃时,芦荟苷8h降解率高达98%;而在5℃时,4d降解率低于5%.当pH≥7时,芦荟苷在12h内降解率超过95%;而pH=2.0时,4d降解率只有21.1%.Mn2+,Cu2+,Fe3+等对芦荟苷降解具有促进作用,而Mg2+则对芦荟苷降解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植物解剖学和植物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比较研究了3年生库拉索芦荟(Aloe vera L.)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的形态结构和芦荟素、芦荟多糖等有效成分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1)库拉索芦荟茎极短,叶丛生,成熟叶片长60~80 cm,质量400~550 g;木立芦荟茎高50~70 cm,叶互生,成熟叶片长40~50 cm,质量100~150 g.(2)两种芦荟叶都由表皮、同化组织、贮水组织和维管束组成.库拉索芦荟叶的贮水组织占横切面的90%以上,而木立芦荟叶的贮水组织仅占横切面的70%.(3)库拉索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1.46%,芦荟多糖含量为3.56%,宜作为芦荟多糖的原料;木立芦荟叶中芦荟素含量为2.15%,芦荟多糖含量为2.58%,宜作为芦荟素等蒽醌类物质的原料.研究结果为芦荟的引种栽培、采收和产品加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美国库拉索芦荟中芦荟苷和芦荟多糖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分析三峡库区美国库拉索芦荟中芦荟苷和芦荟多糖含量的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芦荟中芦荟苷、芦荟多糖、乙酰化多糖的含量,通过对三峡库区种植美国库拉索芦荟与云南元江相比,指出芦荟中芦荟苷、芦荟多糖和乙酰化多糖的含量并无差异,三峡库区适宜种植美国库拉索芦荟.  相似文献   

7.
芦荟皮酪氨酸酶抑制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芦荟的表皮、同化薄壁组织和维管束组织为材料,经组织捣碎匀浆、石油醚萃取、过滤、旋转蒸发浓缩,得到芦荟皮酪氨酸酶抑制剂的提取物.研究该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的效应,结果表明,芦荟皮质部提取物对蘑菇酪氨酸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IG50值为0.439 mg/mL,抑制机理为可逆混合型.对其中的有效成分--芦荟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为0.4%,说明芦荟大黄素在芦荟皮中占有相当的比例.  相似文献   

8.
芦荟凝集素提取及促免疫活性功能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别从3种有经济价值的芦荟品种,即中华芦荟(Aloe vera .ver.chinensis(Haw)),库拉索芦荟(Aloe barbadensis Mill)和木立芦荟(Aloe arborescens Mill)中采用凝胶层析法提取了3种凝集素,Lecl,Lec2和Lec3,经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其为单一成分的糖蛋白,比较了3种凝集素的糖和蛋白的含量,得出库拉索芦荟凝集素Lec2糖含量最高,木立芦荟凝集素Lec3蛋白含量最高,免疫学实验证明,库拉索芦荟凝集素的凝集效价最高,其次为木立芦荟,中华芦荟,3种凝集素对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库拉索芦荟凝集素Lec2的促淋巴细胞转化率最高,因此芦荟凝集素在治疗免疫功能低下方面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芦荟毒理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芦荟毒性作用.采用最大给药量及长期毒性测定芦荟毒性作用.芦荟最大给药量为临床成人1 d(4.5 g)口服量的1 400倍,长期毒性实验对血液学、血液生化学及重要组织形态学观察未见病理学改变.芦荟毒性低微长期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植物多糖研究概况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植物多糖由于它们独特的功能和低毒性,作为新药发展的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植物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表征鉴定的方法和研究进展,讨论了其在医药领域潜在应用价值.并就实验室对芦荟多糖的研究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