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4-硝基邻苯二腈(1)、3-硝基邻苯二腈(4)和2-异丙基-5-甲基苯酚(2)为起始化合物,在氢氧化锂的作用下,经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了相应的邻苯二腈衍生物(3)和(5).以化合物(3)和(5)为前体,在催化剂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DBU)的作用下发生环合四聚反应,得到了具有优良溶解性的四取代酞菁,铟氯酞菁和钛氧酞菁6a-6c,7a-7c.并分别用氢核磁、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确认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一种烷氧基取代的 3-硝基邻苯二腈 ,分别用红外和核磁谱图表征。用这种烷氧基取代的 3-硝基邻苯二腈合成了金属中心酞菁 ,并与咪唑进行了轴向配位 ,通过紫外吸收谱图比较 ,最大吸收波长发生明显的红移 ,同时酞菁的溶解性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3.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氢氧化锂为催化剂,在室温下,将双酚A分别与3-硝基邻苯二腈、4-硝基邻苯二腈反应合成了两种2,2-二{4-二[2,3(3,4)-二氰基苯氧基]苯基}丙烷化合物,产物经~1HNMR,IR,HPLC-MS进行了表征确证,讨论了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对产率的影响,并对两种产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型不对称酞菁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对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和二水乙酸合铜为原料合成了2(3)-(对叔丁基苯氧基)酞菁铜,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光谱和质谱的表征证实产物即为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四萘氧基镉酞菁的合成及电子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硝基邻苯二腈、氯化镉、尿素及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熔融法,经过4-萘氧基邻苯二腈合成了四萘氧基镉酞菁化合物,用元素分析、IR、UV、MS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化合物在DMSO和DMF等溶剂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  相似文献   

6.
主要通过以3-硝基邻苯二腈(-NPn)与二甲胺水溶液、正丁胺为原料,N, 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在三乙胺的催化作用下发生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从而合成出了3-二甲胺基/丁胺基邻苯二腈(-DMAPn/-n BAPn),通过1H-NMR及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了两种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及荧光光谱。结果表明:DMAPn相较于-n BAPn紫外最大吸收波长和荧光最大发射波长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红移。  相似文献   

7.
以3-硝基邻苯二腈为前体制备了四苯氧基取代的金属酞菁6~9,对合成化合物进行了质谱、氢核磁、元素分析、红外及紫外可见光谱表征,表征结果证明了它们的分子结构.这些酞菁在有机溶剂中具有很好的溶解性.由于酞菁外围的苯氧基取代基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弱酞菁的聚合效应,它们不易聚合.产物7和9在极性较小的溶剂(如C6H6和CHCl3)中的紫外吸收光谱与其在极性较大的溶剂(如THF和DMF)中的紫外吸收光谱相比,在740 nm左右多了一个额外的吸收峰,这种现象是不多见的.  相似文献   

8.
多烷氧基取代非金属酞菁的合成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别以邻苯二甲酸酐和3,6-二羟基邻苯二腈为原料,经硝化、氨化、脱水、亲核取代和缩合等多步反应合成了两个系列共四个多烷氧基取代非金属酞菁化合物,对4-硝基邻苯二腈的亲核取代反应及非金属酞菁的缩合成环条件进行了探讨。其分子结构由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可见吸收光谱等方法确证,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710nm和770nm,其中四取代非金属酞菁在732nm处有荧光发射。两个系列的酞菁衍生物均能溶于二氯甲烷、乙酸  相似文献   

9.
分别由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3-硝基邻苯二甲酸酐和金属盐、尿素、钼酸铵在熔融状态下合成2,9,16,23-四-硝基金属酞菁、1,8,15,22-四-硝基金属酞菁,还原得到两类四氨基金属酞菁.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对金属酞菁的电导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紫外吸收光谱中,Co,Cu,Ni和Zn 4种金属对氨基取代酞菁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的影响顺序大致相同.8种酞菁化合物的电导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对于金属Co,Cu和Ni取代的酞菁化合物来说,1,8,15,22-四-氨基取代酞菁化合物均比2,9,16,23-四-氨基取代酞菁化合物的电导率大,而Zn则相反.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以3,6-二羟基邻苯二甲腈和氯代正丁烷为起始反应物,在无水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经亲核取代反应,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合成了中间配体3,6-二丁氧基邻苯二腈,再以此配体和氯化亚铜为前体,采用DBU液相催化法合成了周边烷氧基取代的1,4,8,11,15,18,22,25-八丁氧基酞菁铜,经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和原子吸收表征证明,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取代基酞菁铜。  相似文献   

11.
以对苯二酚和双酚A为原料,分别与4-硝基邻苯二腈在氮气保护的碱性环境下,合成了两种双(邻苯二腈)类化合物:4,4′-(对苯二氧)双(邻苯二腈)(化合物A)和4,4′-{[丙烷-2,2-二基双(1,4-对苯)]双氧代}双(邻苯二腈)(化合物B).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产物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碱性环境为分散在DMF中的无水碳酸钾,反应物摩尔配比为2.4∶1(化合物A)和2.3∶1(化合物B),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6h.对化合物A和B分别进行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表征,确定得到了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12.
文章改进了合成方法并合成新型非对称酞菁.非对称酞菁是以4-(对叔丁基苯氧基)邻苯二腈(A)、1,3-二亚胺基异吲哚啉(B)和二水乙酸合锰作为起始原料合成的.合成方法简述如下:原料在有机溶剂正戊醇中加热搅拌,加入适量的催化剂1,8-二氮杂-双环(5,4,O)十一碳烯-7(DBU)进行反应.反应完毕后,冷却至室温,向反应物中加入无水甲醇,析出固体,减压除去溶剂.首先产物用甲醇在索氏提取器中索提12 h,最后得到目标化合物.非对称酞菁经过红外、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证明其结构,从而证实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制备和表征了两种酞菁键合硅胶固定相,三-α-(丁氧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和三-α-(喹啉氧基)-β-(磺酰胺基)酞菁铜键合硅胶.研究了以这两种酞菁键合硅胶作为固定相的色谱柱对邻苯二腈衍生物的分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酞菁键合硅胶色谱柱对邻苯二腈衍生物的分离能力好于C18柱,有望作为专用色谱柱填料用于分离带有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  相似文献   

14.
以邻苯二甲醚为初始原料,合成六种2,3,9,10,16,17,23,24-八甲氧基金属酞菁配合物,并对产物进行了红外(IR)、紫外可见(UV/ Vis)光谱表征以及可溶性分析.对比发现各种酞菁IR光谱几乎相同,但是UV/ Vis光谱中甲氧基锌酞菁红移最大,而甲氧基钴酞菁溶解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2,9,16,23-四硝基酞菁钴(Ⅱ)的合成及光谱性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以4-硝基邻苯二甲酰亚胺、氯化钴(Ⅱ)、尿素及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熔融法于180℃合成了2,9,16,23-四硝基酞菁钴(Ⅱ),通过元素分析和IR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配合物在DMSO、DMF和Py中的电子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讨论了溶液浓度对电子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邻苯二甲酸根桥联铜多聚配合物{[Cu(phth)(phen)(H_2O)」·H_2O}(Phth表示邻苯二甲酸根二阶阴离子;phen表示1,10-邻菲咯啉)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研究,探讨了配位中心铜(Ⅱ)离子的成键状况。结果表明,铜与配位原子N、O形成一个畸变的四方锥结构。  相似文献   

17.
研究石墨烯/酞菁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催化性能,采用微波合成法,以石墨烯(GR)、氯化钴和邻苯二腈为原料,原位合成了石墨烯/酞菁钴(GR/CoPc)复合材料. 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酞菁钴呈棒状均匀分布于石墨烯的片层表面. 制备了GR/CoPc/GCE修饰电极并研究了亚硝酸根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作用机理. GR/CoPc/GCE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性能较单独的CoPc和GR修饰电极相比明显提高. 在实验条件下,亚硝酸根在GR/CoPc/GCE修饰电极上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1.67~644.27μ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0.6μmol/L. 该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检测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及重现性.   相似文献   

18.
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的合成及电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偏苯三甲酸酐、MCl2(M=Co,Zn,Ni,Cu,Fe)、尿素及钼酸铵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合成了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荧光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反应温度对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生红移,中心金属离子对荧光效应影响不大;反应温度在225℃左右时,2,9,16,23-四羧基金属酞菁的产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取代邻苯二腈化合物的电子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邻苯二甲酸出发,经过五步反应合成了4种取代邻苯二腈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紫外光谱.采用量子化学DFT方法计算了4种取代邻苯二腈化合物的电子光谱,计算结果显示,甲基对FMO能级结构有较大的影响,Br原子的非键电子产生了跃迁.还采用了ZINDO,CIS和TDDFT方法进行了计算,通过比较发现在计算激发态时ZINDO和CIS方法对含Cl原子体系的计算结果较差,TDDFT方法所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20.
采用邻苯二腈和吡啶-2,3-二甲腈与格式试剂的反应,成功合成氮杂二吡咯亚甲基衍生物1a和1b.通过测定两个化合物的质谱、氢核磁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确定了两个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1b的最大吸收光谱峰712 nm比化合物1a的最大吸收峰647 nm红移了65 nm,化合物1b与Ca2+和Zn2+的能够特征性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