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了交流调速系统基本结构、调试功能与方法及如何进行系统的参数设定,电机识别及调试中故障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阳曲县污水处理厂工程概况,总结了氧化沟工艺的主要调试运行经验,探讨了主要构筑物的运行情况、工艺设计参数及污泥处理方法,指出在调试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3.
针对L-DSP的调试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JTAG接口的片上调试电路.该调试电路实现了存储资源访问、CPU流水线控制、硬件断点/观察点、参数统计等调试功能.相对于传统调试方式,本文电路通过增加DT-DMA模块,实现数据在外设与内存之间直接传输,极大地提升了调试效率.调试电路在0.18μm CMOS工艺下实现,面积为167 234.76μm2,功耗为8.89mW.同时,调试电路与L-DSP全芯片在FPGA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调试电路调试功能完整且DT-DMA传输调试数据的速度是CPU传输的3倍.  相似文献   

4.
在对油封径向力测试系统方案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带触摸屏的油封径向力测试系统,通过触摸屏设置各种变量,对系统电源、A/D采样、触摸屏、JTAG下载、液晶屏显示、打印、复位等模块进行了电路设计,并以ARM7为核心进行硬件方案设计,开发了系统软件,对系统各模块中的主要函数名称、功能、入口参数、出口参数等给出了必要的注释和说明,给出了系统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通过联机调试,系统运行稳定、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气浮法净化水的基本原理、设计参数、工艺设备及调试方法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种利用处理机软件装订方法替代传统参数调整的方法。在雷达整机调试和维修中,利用软件读取和装订门限参数、差比和斜率值替代传统调整电位器、或更换调式电阻以及更换衰减器;利用处理机现有信息,读取整机的相位差,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软件校正做适当补偿,替代原有机械式微波移相器调整。对减少调试人员工作量,增加产品可靠性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容量试验站的直接短路开断试验回路通常用于中压配电网断路器的短路开断能力考核,直接试验回路的预期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 TRV)波形具有两参数特征。针对TRV参数计算和调试的复杂性,该文通过将TRV变量utr的解析表达式中两个有量纲量δ和ω0经过无量纲化处理,使得utr表达式中仅有一个无量纲量dS,从而使得TRV参数计算过程得到简化。最后,应用该无量纲化处理的两参数TRV计算方法,以额定电压12 kV,额定短路开断电流31.5 kA的S1级断路器短路开断试验方式T100s为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试验波形和试验参数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8.
大容量试验站的直接短路开断试验回路通常用于中压配电网断路器的短路开断能力考核,直接试验回路的预期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 TRV)波形具有两参数特征。针对TRV参数计算和调试的复杂性,该文通过将TRV变量utr的解析表达式中两个有量纲量δ和ω0经过无量纲化处理,使得utr表达式中仅有一个无量纲量dS,从而使得TRV参数计算过程得到简化。最后,应用该无量纲化处理的两参数TRV计算方法,以额定电压12 kV,额定短路开断电流31.5 kA的S1级断路器短路开断试验方式T100s为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试验波形和试验参数均满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减振器调试过程中工程师凭借经验调试耗时耗力等局限性,引入反求的思想,开展了结合减振器正向建模与关键参数计算反求的建模技术研究.根据有限元与最小二乘法结合的思想,建立基于大挠度变形的正向阻尼特性模型,并分析得出影响减振器工作特性的关键阀片参数;在减振器阻尼特性曲线的基础上,建立了以计算机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误差为目标函数,减振器阀片关键参数为待求参数的反求模型.最后采用遗传算法辨识出对阀片变形的关键参数,使优化反求后的参数模型能与试验特性良好吻合.论文提供的方法可以在减振器内部重要参数未知的情况下,对减振器进行参数优化设计,为调试减振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侵彻弹体结构优化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种侵彻弹体局部结构自动优化方法,实现了侵彻弹体结构设计方案初步优选和关键局部结构自动优化.采用基于DOE分析的材料参数调试方法,调试获得了弹体侵彻混凝土数值模拟所需全部参数,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材料参数在精度上满足要求;对某型弹体的头部进行了自动优化,优化结果可使弹体头部设计更加合理,弹体所受阻力减小,过载变小,靶后余速变大,侵彻能力变强.  相似文献   

11.
根据硬件开销和缺陷的检测能力评估了一种可重构的调试设计方案.对于要调试的目标电路,首先设计并完成了一套由4个32位处理器核组成的多处理机系统,然后评估该调试设计电路的硬件架构.对改变调试电路排列的评估结果表明,调试电路的硬件开销占用所实现的多处理机系统在8.6%~12.7%的范围内.其次,对是否可以通过调试电路发现故障效应进行了评估.在一个16位处理器核上注入了10种不同的故障并且检查其是否会被每一个设置在处理器核上的观测点所发现,同时测量了观察所需的时钟周期数.最后还评估了每一种故障的可观察率以及每一个观察点的可观察率.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上调试PLC通常采用手持式PLC编程器,且只能适用于相应型号的PLC,上位计算机上的编程软件无法适用于现场实时调试、编辑程序.本系统在分析PLC编程器和编程软件的功能上,通过系统分析.设计出适合PDA的模块.它采用PDA作上位机,嵌入式VB为开发工具.开发出相应的微型GUI和上层应用软件.该系统可用PDA代替原有的手持式PLC编程器,具有初始化内存、编辑调试程序、监视PLC运行等功能.其既具有PLC编程器的灵活方便的优点.又具有上位计算机易于编程、方便调试且应用范围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新的嵌入式调试接口设计方法,设计者可以重用JTAG标准的串行接口进行监视,跟踪并分析在嵌入式微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通过采用调试接口电路的流水线映像寄存器组和特殊数据通路,可以避免在CPU关键路径上插入扫描链实现"非侵入性"的调试功能.为了提高JTAG接口的数据传输效率,指令寄存器和相关控制逻辑被重新设计.在JTAG转换器的设计中,提出如何通过采用JTAG调试代理协议来简化调试工具的移植,这种方法通过了硅验证,调试接口已被成功应用于CK510平台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片上网络(Network-on-Chip,NoC)技术的众核处理器正成为当前高性能处理器的设计焦点.传统的调试系统结构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众核处理器体系结构,众核处理器中踪迹数据传输、调试事件传播、时间戳同步等方面均面临重大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高带宽、低资源消耗的独立调试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减少长互连线,提高了调试通道工作频率,以较少的互连线即可实现高带宽传输通道;同时调试组件采用分布式的对称结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在踪迹数据传输结构中,提出了一种带宽平衡的非侵入式踪迹数据导出方法,该方法通过软硬协同方式来配置踪迹通道仲裁的权重值,降低硬件复杂度.在调试事件的传播上,构建了与片上网络拓扑一致的事件传播网络,该网络在易于物理实现的同时具有事件传播延迟低的特点.在时间戳的同步方法上,提出了一种通过软硬件协同的时间同步方式,以很小的硬件代价实现了较精确的时间戳同步.  相似文献   

15.
并行程序的特点,可能使得传统的通过运行测试来保证程序正确性的方法失效,传统的通过多次运行逐步定位错误所在的调试方法也可能失效.提出了一个较好的并行调试环境,对并行调试环境所涉及到的接口、端口、界面、作用等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电子汽车衡数字化改造的论述,阐明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汽车衡,不仅具有方便调试维修等特点,而且使其计量数据的准确度及运行稳定性得到提高,可在其他电子衡器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虚拟子网技术(VLAN)环境中存在网络交换设备数量多、配置管理复杂,交换机现场调试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一种VLAN环境中网络交换设备调试的改进方法。该方法通过vbs脚本结合Telnet和Tftp程序对数量众多的交换设备配置进行批量管理,利用Linux解决Trunk端口引发的管理问题,从而保障网络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集成电路芯片的硅调试设计方案.采用具有短链扫描结构的扫描链复用方法,以提高对芯片触发器类信息的读写速度,为存储器内建自测试(MBIST)控制器增加异步通信调试接口,以提高静态存储器类信息的访问速度,同时,简化了MBIST控制器的物理设计难度.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硅调试设计方法可以降低硬件资源的消耗,使得调试软件设计的难度和复杂度显著降低,并使得硅调试的相关操作更加简便.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人机低成本姿态解算这一基本问题,考虑到传统姿态算法运算量大、不易调试,采用微惯性单元(MEMS)测量无人机原始姿态数据,采用基于四元数的互补滤波算法,有效降低姿态解算的运算量,实现MEMS各传感器的信息融合。从理论上证明了基于四元数的互补滤波器的稳定性,分析了滤波器的性能。采用无人机真实数据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解算得到的俯仰角、滚转角精度小于1°,航向角精度小于2°。与传统姿态算法比较,本算法简单有效、运算量小、易于调试。  相似文献   

20.
薛春玲  徐群 《科技信息》2007,(25):51-51,55
文中详细阐述了基于组件的自动化新概念PROFINET CBA,工艺技术模块及其组件模型,以及PROFINET运行期模型及其实时通信机理等。使用PROFINET CBA可以极大减少系统设计工作量,使得单个组件的调试可提前进行,优化了系统的运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