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在国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术界在80年代末将其引入国内。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中,有些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积极地探索外语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性的表现。本文分析了这种认知语言学的定义和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译者主体性在翻译教学中的相关研究,以期达到改进翻译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传统幽默理论对幽默的社会功能较为看重,而对幽默产生的机理缺乏系统的阐述和深入的理论探讨。从语言学角度所作的探讨和研究则应该肇始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前后的幽默研究主要分别集中于修辞学研究方面。随着国外语用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持续升温和深入,幽默的语言学研究开始出现。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的幽默语言学研究还非常薄弱,就其总体而言,无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与西方的幽默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修辞学是古老而又充满生命力的学说,认知语言学是近三四十年来西方兴起的语言学学说。两者虽然形成的时代不同,研究的内容不同,但是有密切的关系。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为修辞学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窗口。我们要吸收国外新兴的理论,继承中国传统的理论,发展修辞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香 《科技信息》2010,(36):142-142
本文对近五年(2005-2009)国内语言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进行了统计和调查,并追溯了各语言学流派在翻译研究中的引入,试图厘清语言学视角下翻译研究的焦点,现状及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词汇在应用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的不断提高,词汇习得日益成为西方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通过对中国知网上近五年词汇习得方面的论文检索,得到的结果达1330篇,这还不包括博、硕士论文。根据西方二语词汇习得的发展状况以及我国词汇习得研究的现状,将这些论文按研究方法和视角归类为策略、语料库、加工模型、习得方式和认知等五种研究范式。以其中较有影响的论文为范例分析每种范式的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从而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词汇习得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帕尔默首次使用“文化语言学”这一名称,在西方语言与文化研究领域中具有创新意义。帕尔默将人类语言学三大传统及认知语言学结合在一起形成文化语言学理论。本文旨在讨论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并在语言人类学三大传统及其弊端和认知语言学如何弥补其弊端方面作一评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语言学家及语言教育工作者对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现状,着重讨论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性质、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美良 《科技信息》2010,(21):280-281
语料库语言学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研究与应用自20世纪末以来,正方兴禾艾。它是一门与语料库及计算机科学直接相关的交叉学科。它研究自然语言文本的采集、存储、加工和统计分析,目的是凭借大规模语料库提供的客观翔实的语言证据来从事语言学研究和指导自然语言信息处理系统的开发。本文通过对其产生原因、发展历程、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意义方面的论述,对语料库语言学进行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认知功能教学法能够促进学习者语言学能发展"的假设并对其验证,进而论证"语能发展观"。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功能教学法能够促进学习者"语言学能",尤其是"语言分析能力"的发展;语言学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得以提高;语言学能与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同义句式的研究也不断深化。肇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变换分析法为同义句式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指导,这一时期的同义句式研究着重于对同义句式的界定和分类。九十年代以后对同义句式的研究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并出现对同义句式的类别进行概括的研究成果。进入新千年以来,语言学理论有了长足发展,形式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相继运用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对同义句式的解析也往往是几种语言学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综合运用。应该看到,目前同义句式的研究还限于特定句式两两之间的比较研究,缺少成系统的大类比较研究;此外,研究的手段可以更加的多样,并借助语料库等扩大研究的取材。  相似文献   

11.
当前语言学研究的热点和核心问题是对于语义问题的研究,而以语义为研究核心的语言学流派首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本文首先介绍了两个语言学流派的语言观,通过比较从中找到两大流派的共同性及其在语义研究上的互补点.  相似文献   

12.
柴杰 《科技信息》2010,(30):I0175-I0175
认知语言学作为近些年的热点问题一直被大家关注。本文则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的产生极其发展、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和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著作。并简要介绍了认知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发展,法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出现了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翻译研究的主张和新趋向,使翻译的社会本质愈益彰显,从而开辟了翻译研究的一块新园地.从90年代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翻译中的社会语言学问题引起了国内译学界的关注,开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问题.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深入、系统的翻译研究,将社会语言学与翻译学相结合,可以解释诸多翻译现象,将促使翻译理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4.
语言性别差异研究是近些年在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交叉领域出现的崭新课题,尤其是从社会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双重影响下探讨语言性别差异带来的交际模式和自我认同变化的研究已引起广大语言学家的重视。通过对英语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探讨性别差异在语音语调、词汇层面、话语表达等社会交际方面的表现,试分析男女各自交际模式的不同与变化,从而验证其交际模式的变化受内在自我认同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言学,这就决定了认知语言学的基础具有模糊性。因为认知语言学是基于人们对世界的经验和对世界进行感知和概念化的方法来研究语言的学科.是解释性而不是或对或错的那种传统的规则的描写。它认为界限是区间而不是边线。所有这些模糊思想也体现在认知语言学的一些主要基本观念上,如隐喻,转喻,范畴,基本范畴,原型,概念等。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研究方法是进行自然科学研究最基本的前提。作为科学组成部分之一的语言学研究,研究方法论与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亦不例外。近年来,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对汉语语言的研究已经开始采用西方对语言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语言学研究方法论以及具体研究方法使用中,因为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意识以及认知世界方式等的影响,使得我国语言学研究以及方法论建设存在问题,表现在具体研究方法的使用上就是我国语言学研究中对实证研究方法的采用尚没有达到主动状态。本文在对我国语言学研究现存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制约我国语言学研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世界观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我国语言研究者所面对的使命与责任。  相似文献   

17.
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在变,人对世界的认知也是在不断深化;对语言研究从规范、描写发展到解释认知语言学在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提出了主客观相结合的体验主义认识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是新的语言意义产生的根源。本文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阐述研究隐喻的理论基础,并解释隐喻与认知、隐喻与本义的关系,说明对隐喻的研究应注意解释的范围与意义,应从文化与思维入手,探讨语言的哲学实质,从而对语言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琳琳 《科技信息》2009,(30):139-139
美国语言人类学家加利·帕尔默(Gary B.Palmer)为了进一步发展和丰富美国语言人类学和语言与文化研究中的三大传统,把它们与认知语言学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意象为核心概念的文化语言学理论。中国的古典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意象,本文试从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的角度,以《登高》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来探讨其对汉诗英译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言学与形式语言学的哲学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式语言学家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 ,重点在于对语言能力的研究 ,同时对语言运用方面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 ,并将其上升到语用能力的高度 ,认为语言能力与语用能力的研究是互相支持的 ;认知语言学强调在语言运用的基础上构建语法模型 ,这是对形式语言学的一个补充 ,但从根本上说 ,认知语言学没有构成对形式语言学的革命。  相似文献   

20.
从介绍语篇对比的起源入手,述评了传统语篇宏观对比研究、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微观研究、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语篇对比研究以及计算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语篇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英汉语篇对比的发展历史与语言学理论紧密结合,是从宏观对比到语篇内部的微观对比,从探讨个性向共性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