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选择三江平原典型小叶章湿地不同水分带上的两种土壤类型(草甸沼泽土和腐殖质沼泽土)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二者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二者不同土层硝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差异较大,缺乏相似性,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尽管差异较大,但存在一定相似性;二者不同土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主要与不同生长期植物吸收作用、融雪补给、大气氮沉降、冻层深度、土壤结构和水分条件的差异有关;不同土层硝态氮淋失、对铵态氮的吸附以及不同时期有机氮矿化和硝化一反硝化作用等进行的程度对其也有重要影响;尽管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在两种土壤不同土层间差别较大,但均可用四次多项式进行模拟,模拟效果比较理想.基本反映了二者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季节变化特征。图2,表2,参14。  相似文献   

2.
黑土有机质功效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南北狭长黑土区内,选取南、中、北三地的高、中、低肥力黑土共9个点,进行有机质在黑土中分布状态与质量、有机质含量与黑土养分及物理的相关分析,系统地阐述有机质的核心功效,提出了黑土培肥的重点是有机物料还田,能控制黑土有机质减少并进行黑土有机质不断更新,以提高黑土有机质品质,增强黑土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不同肥力条件下大豆群体内叶片气孔阻力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田间实测资料,中着重分析了人为控制适宜水分条件下,4种肥力水平:无肥、中肥、高肥、有机+无机条件下大豆群体内叶在1日内不同时间气孔阻力(Rs)差异以及不同层次和不同时期的叶片的日变化。结果表明,大豆群体内叶片Rs以中等肥力的为最低,无肥的为最高,花期夜间和上午群体内不同层次叶片相应部位的Rs是由冠层上部向下至中部在花期逐渐减小,下午正相反。在结英期Rs均增大,但无规律。大豆群体内叶片Rs的日  相似文献   

4.
长期培肥对农田暗棕壤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土壤肥力与肥效长期定位试验"的农田暗棕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施肥制度下大豆土壤微生物量C、N动态变化,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暗棕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单施化肥、单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能显著增加大豆各生育期土壤微生物量C、N量及qMB值,增强了农田暗棕壤土壤养分容量的供应强度,有利于农田暗棕壤的培肥。  相似文献   

5.
对沈阳市郊区1994个耕地土壤样本(0cm-20cm)的交换态钙、镁、铁、锰、铜、锌含量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属交换态钙、镁、铁、锰、铜、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碳酸盐草甸土含钙,壤质草甸土含镁,风沙土、水稻土、草甸土含铁,碱化草甸土含锰,菜园土和水稻土含铜,菜园土含锌较高;棕壤含钙,碳酸盐草句土含铁、锰、铜、锌,水稻土含锌普遍较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既有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土壤质地等结构性因素,又有耕作、施肥和环境污染等随机性因素。比较不同土属交换态营养元素含量,可以更好地对土壤一作物系统的营养元素进行调控,指导中量、微量元素肥料施用。图2,参15。  相似文献   

6.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结构、生态功能以及影响有机无机复合体组成的因素进行了综合性评述.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是土壤营养的供给源,是形成土壤结构的物质基础,是固持重金属及有机污染物的载体.随着研究手段的完善,现代测试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从纳米角度及微观构型方面更新了人们对有机无机复合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从环境角度出发,阐述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固碳潜力在生态学上应用,讨论影响其形成的重要因素,以期从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的角度揭示培肥土壤的实质.参69.  相似文献   

7.
盐土农田是江苏沿海地区面积较大的低产农田,对盐土农田的土壤肥力进行定量评价,是进行区域作物布局、评价优选土壤培肥措施的重要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技术,建立了适合滨海盐土肥力特点的土壤肥力评价指标体系与单因子评价函数,并与GIS有机整合进行土壤肥力的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在江苏沿海的响水县进行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黑土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分蒸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讨了在田间及实验室条件下的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与土壤水分蒸发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在饱和含水量下,有机质含量与水分蒸发量成正相关;(2)在非饱和含水量下,土壤水分蒸发强度与土壤有机质和容量呈抛物线状;(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 ̄5%,容量接近1.18g/cm^3时,土壤水分蒸发细度最小;(4)培肥土壤可质量春小麦对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应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在海伦市农田黑土区域以不同取样尺度采集的耕层(0~20cm)土壤样本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并对其土壤全量氮磷钾含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格局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两种尺度下土壤全氮和全磷均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地统计学研究的方法表明两种尺度下全磷表现为高度空间相关,其变化主要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其它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在不同的尺度下各有不同,揭示了影响其变化的生态学过程和功能不同。研究结果对科学地指导施肥、建立培肥制度和支持精准农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2,表2,参10。  相似文献   

10.
以辰光和郭家不同开垦年限耕层黑土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有机无机复合体含量变化及有机碳组分变化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级复合体的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而增加,粉粒及细砂级复合体的含量随着开垦年限的延长相应减少。随着复合体粒径的增大,各级土壤复合体中的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黏粒级复合体含量与黏粒级复合体中有机碳及组分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而粉砂和细砂级复合体含量与有机碳及组分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图2,表1,参15。  相似文献   

11.
长期施肥对农田黑土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9a的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的施肥方式下农田黑土酶活性及肥力进行了研究,探讨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与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综合活性可以反应长期施肥后农田黑土质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关中东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理化性质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关中东部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花椒地、农耕地、苹果林地)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所不同,①黏粒含量是:苹果林地〉农耕地〉花椒地,粉砂是:花椒地〉苹果林地〉农耕地,砂粒是:农耕地〉花椒地〉苹果林地,有机质的含量是:花椒地〉农耕地〉苹果林地。3个剖面总体趋势均表现为随着土层的加深有机质含量减少。②土壤有机质与土壤黏粒、粉粒含量、元素(Cu、Fe、Mn、zn)、水分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与pH值和CaCO3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元素(Cu、Fe、Mn、zn)与黏粒、有机质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显著负相关。图2,表3,参19。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比分析向海湿地8种植被群落下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差异,研究了不同植被群落下湿地土壤有机质和全磷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芦苇群落、芦苇—沼柳群落和香蒲群落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均高于其它植物群落;根系分布较浅的碱草群落、三棱群落和碱蓬群落下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较低,且碱蓬群落亚表层土壤有机质和全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植物群落。除芦苇群落和辣蓼群落外,其它群落下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均高于亚表层土层;对于全磷而言,除辣蓼群落外,其它各植物群落下表层土壤群落下土壤全磷含量均高于亚表层土壤。湿地土壤全磷含量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变化;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壤C/N比和pH值的增加呈幂函数增长和指数衰减函数变化,但土壤全磷与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相似文献   

14.
哈尔滨市辖区黑土有机质、全氮的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哈尔滨市辖区的6个市县采集了黑土表层(0~20cm)土样411个,测试了有机质、全氮的含量,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结合GIS分析了两种养分的空间异质性,分析表明有机质和全氮的理论模型均为指数模型,其块金值和基台值之比分别为0.597和0.520,都为中等程度空间相关;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地统计学软件相结合绘制出养分空间分布图,为该区农业规划、生产管理、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图5,表2,参10。  相似文献   

15.
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空间移位长期定位试验,开展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及土壤铵态氮含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在玉米生育期的变化是:灌浆期>大喇叭口期>收获期;在5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中,土壤脲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北安>嫩江>海伦>德惠>梨树。  相似文献   

16.
芜湖市典型蔬菜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和地统计学的支持下,以半方差函数为工具,分析了芜湖市典型蔬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并运用克立格法进行线性无偏最优插值,制作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和良好的结构性;在80m步长范围内,0°、90°、135°的3个方向上有机质的半方差函数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各向同性,超出此范围,各向异性显著增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斑块状特点,菜地的东南部和中东部含量高,大部分区域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20g·kg-1~30g·kg-1,分布土壤面积79500m2,占总面积的80.63%。  相似文献   

17.
黑土水稳性团聚体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不同浸润方式、浸润时间和浸提剂对黑土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和在各粒级间分布的影响,以及砾石对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贡献率。结果表明:非真空慢速浸润方式最适合黑土团聚体的测定;团聚体含量随浸润时间变化不显著;蒸馏水比自来水浸提出更多的团聚体;乙醇溶液对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黑土保护作用不显著;黑土砾石含量较少,对团聚体含量的构成可以忽略。表4,参10。  相似文献   

18.
在江苏淮地区的新垦土生荒土上,对水稻-小麦-水稻、水稻-油菜-水稻、水稻-绿肥-水稻3种种植模式不同施肥下的氮、磷、钾产投入与土壤肥力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生荒土上,随着各植年限的增加,氮、磷的产股比有 大的提高。三季种植后,土壤有机质净增量与有机质投入量,总投氮与土壤全氮、碱解氮,总投磷量与土训速 效磷,总投钾量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肥料投入对土土壤肥力演变起决定性作用,表6,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