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合肥科技》2007,(11):1-2
怎样在月球表面建立无线传感器网络为月球车导航,怎样避免探月飞行器降落时激起月壤尘埃,怎样为运载火箭节省燃料……由位于合肥科学岛的中科院合肥智能所牵头的“月球探测系统的建模、传感、导航和控制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日前取得阶段性进展。四大理论成果将助月球车顺利登月。  相似文献   

2.
正"嫦娥抱玉兔,逐梦广寒宫",承载着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嚣,去年12月2日1时30分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中国航天由此开启了一段崭新征程。一、嫦娥三号是什么嫦娥三号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球车。二、嫦娥三号的使命嫦娥三号携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月球车,在成功突破月球软着陆后开展月面巡视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测控通信与遥控操作  相似文献   

3.
“一些人认为美国旗帜不可能在月表的真空环境里。随风飘扬,从而断定登月的录像和照片是在实验室假造的,殊不知正是这反常细节证明了其真实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贵阳举行的一次报告会上,向听众解释了“阿波罗登月”的美国国旗在月球表面飘舞之谜。  相似文献   

4.
近几十年来,月球多色测光研究成为天文学一个重要领域.尤其是近年Clementine飞船作了几乎整个月球表面的多色测光,得到高分辨月球多色图像.联系Apollo等飞船取回月球样品的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研究和新的分析方法,揭示于全月球表面和区域的特性.本文综述一些重要进展和最新成果,包括一些主要概念(反照率,位相函数、全月面累积测光和区域测光)、测光模型、分光反照率测定结果,尤其是Clemmentine飞船资料的分析研究结果——光度参数、月面温度分布、FeO和TiO2分布、月壤成熟度、盆地抛出物、火山沉积物和区域地质.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11,(11):28-29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6.
《奇闻怪事》2013,(6):18-19
许多人或许会对人类探月史感到不解,为何30年前登月后就停滞不前,近日《今日新闻》发表文章,透露了其中的秘密。根据报道,自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在1972年12月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和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太空人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太空总署(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7.
最近,一则新闻令国人振奋:我国将在宇航员登月之前,率先派机器人登上月球。日前,有关设计人员证实,一款来自中国的月球概念车在“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上展出,这款概念车并非艺术家们空穴来风的想像,而很可能是未来的中国月球车的真实雏形之一。登月机器人有6条腿长得一点也不像人中国工程学家称,中国首先登上月球将是模样怪异的太空机器人。据悉,中国已在北京成立了第一个空间机器人的专门研究机构——国家高技术航天领域空间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中心常务  相似文献   

8.
李云贵 《奇闻怪事》2012,(12):12-13
自1972年12月美国"阿波罗17号"飞船返回地球、美国结束"阿波罗"登月计划后,30多年来,美国、苏联从此再未进行过任何载人登月任务。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所有25名飞往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都曾在月球上发现过不明飞行物,对外星强大科技的"畏惧",促使美国宇航局(NASA)放弃了载人登月任务。  相似文献   

9.
2019年7月22日,“月船2号”无人探月器乘火箭升空。如果一切顺利,它会于9月初在月球表面实施软着陆,印度会成为继苏联、美国和中国之后第四个登月的国家。可惜“月船2号”的登月之旅没有想象中成功,其登陆器在尝试于月球南极附近软看陆时突然失去联系。12月初,登陆器残骸被发现。  相似文献   

10.
月球表面由于空间环境和月球特性极易造成强烈的静电起电现象,当登月探测器或航天员到达月球表面时,在与月壤摩擦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静电。登月探测装备的月球静电环境效应危害极大,带静电荷月尘可能进入甚至覆盖登月探测器所载仪器设备,作用于登月探测器的通讯系统、光学系统、电源系统、热控系统、甚至航天员。由于月球与地球的巨大环境差异而无法应用地球上静电防护的成熟技术。研究了月尘的静电学特性,带静电月尘对航天装备产生的影响,月球静电消除技术等新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月球探测的进展与我国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简述月球探测的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强调当代月球探测的总体目标为:(1)研究月球与地月系的起源和演化,特别是月球大气层与磁场的消失,矿物与岩石的分布和形成环境、月壤和内部层圈结构的形成以及月球演化的历程;(2)探测月球的资源、能源和特殊环境的开发利用及对人类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我国不载人月球探测划分为绕、落及回三个阶段。为了全球性、整体性重新认识月球,绕月卫星探测的科学目标为获取全月面三维影像,探测14种有用元素的全球分布与丰度,探测月壤厚度并估算^3He资源量以及太阳活动对空间环境的影响。“落”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月球车巡视探测,建立月基光学、低频射电和极紫外天文观测平台。“回”为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就位探测和取样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12.
 月球是当前深空探索与开发的焦点。近年来,俄罗斯出台了围绕月球探索与开发的多项政策并制定了本国月球计划,以月球无人探测器为先遣,继而开展载人登月,最终实现月球基地永久驻留的发展路线日渐清晰。从战略规划、实施阶段、配套技术能力等方面,探讨了俄罗斯月球探索与开发计划,综合判断发现,俄罗斯是目前唯一一个针对月球基地做出明确建设规划的国家,并在有意愿参与国际合作月球轨道平台项目的同时,制定了本国月球轨道站计划且稳步推进相关技术开发工作,为俄罗斯未来在月球探索与开发领域可能率先取得重大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轮的"月球热"背后,除了满足人们对这个神秘星球的数千年认识的渴望之外,当然还有十足的科学理由人类自古就曾无数次幻想去拜访地球最近的邻居——月球。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苏联和美国就开始在探月研究方面的太空竞赛,最终阿波罗飞船于1969年成功登月,"迈出了人类的一大步",书写了人类在探月进程中辉煌的一  相似文献   

14.
科技界声音     
我可以欣慰地告诉大家.“嫦娥”一号的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嫦娥”一号原定1年的工作任务已经超期完成,并且非常出色地实现了我国探月一期工程的四大目标,即绘制月球0°到南北纬70°的全月球影响图:测定月球表面多种元素分布及测定其中的矿物:研究月球表面内层土壤的薄厚分布:探测月球环境,了解月球表面以及空间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世界知识》2008,(21):11-11
当地时间10月22日6时22分,印度用一枚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一号”发射升空。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一切跟踪数据正常。该项目是约一千名科学家和工程师耗时四年的成果。耗资8000万美元.总重1.38吨的“月船一号”将在今后两年环绕月球,勘察整个月球表面,为印度计划于2020年前实现载人太空船登月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世界探月大事记●1959年,前苏联发射"月球1号"飞船,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登月成功,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阿尔德林成为人类历史上首次踏上月球的宇航员。迄今,共有12名宇航员成功登月。●1990年1月24日,日本用M35-2型火箭成功发射了一颗"缪斯A"号科学卫星,成为世界上第3个探测月球的国家。●2000年2月,印度的月球计划正式起动,计划在2007年到2008年间向月球发射轨道探测器,执行给月球拍照、  相似文献   

17.
"嫦娥五号"将去月球啦!它将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要去采集一些月壤带回地球,让科学家研究。月球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土壤",叫月壤。从月球取月壤返回,是对航天器研制、运载、发射、测控、地面各系统能力的综合考验,美国和苏联已完成。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第一次实施载人登月。当月20日,"阿波罗11号"在静海着陆成功。当月24日,"阿波罗11号"带回了21.55千克月壤。  相似文献   

18.
中国最早2025年载人登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嫦娥工程月球探测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近日透露,我国正在对载人登月进行论证,参与论证的科学家认为,2025年至2030年间是载人登月的最佳时间;在2017年前我国将实现月球的采样返回。  相似文献   

19.
萌兔巡月记     
张蕊 《华东科技》2014,(3):44-45
正要等到什么时候,人类才会再一次登上月球呢?可能从未有一只"兔子"像它这么红。微博上"hi,有人在吗?"的寥寥数语,配上一对略得意抖动的耳朵图案,居然一天内就获得了将近12万次的转发,和7万多次留言。在经过20多天"我可能坏掉了……"的沉睡之后,恢复运作的月球车"玉兔"号继续发扬自己"科学并萌着,就是正能量"的风格。一只月球车的自我修养一切都得从三个月前开始,具体地说,是去年12月1日晚上21点31分开始。在嫦娥三号飞向月球前4个小时,"@月球车玉兔"账号正式登陆新浪微博。这只兔子一发声,就赚尽眼球,自称虽然长相普通,"但能探测和考察月球,会收集、  相似文献   

20.
1970年4月11日,美国载人航天飞行器"阿波罗13号"载着三名宇航员进入太空,准备执行登月计划。这次登月行动是在人类首次登上月球9年之后进行的,首次登月的成功鼓舞了士气,但也让人们误以为成功是很自然的事情。电视台已不准备转播"阿波罗13号"飞船的登月过程,直到戏剧化的一幕改变了他们的决定。飞船从发射升空到环绕月球轨道飞行,一切按部就班、波澜不惊。但是第三天晚上,在离地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