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建立了非连续接触下筒体-滚圈接触压力的计算模型,得出了滚圈弯矩及弯曲应力计算公式。应用名义应力法和局部应力应变法,建立了滚圈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实例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通过调窑,将滚圈的最大支承载荷控制在2500kN以内,能显著提高滚圈的疲劳寿命;在传统设计中,将滚圈支承角定为30°不合理;存在一个最佳滚圈支承角,此时滚圈疲劳寿命最大。  相似文献   

2.
筒体缺陷区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针对多层包扎式筒体的环焊缝存有的焊接缺陷,及环焊缝两侧的筒节层板松动的问题,应用壳体理论应力分析方法计算出壳体各部位的真应力以及变形等;以电子计算机算出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推断出于焊接缺陷处会萌生裂纹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球磨机运转时常发生筒体破坏的实际问题,根据线弹性理论和电测原理,对Φ3×11m磨机筒体的应力和变形规律进行分析,实测表明:筒体变形很大,产生离心惯性力,发生振动与冲击;筒体受研磨体冲击,发生振动,导致强度不足而破坏。该结果为改进筒体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回转窑筒体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回转窑筒体的结构应力和热应力分布状况,把筒壳、窑衬及物料作为一个系统,对筒体和窑衬进行分层、分段建模,研究筒体的轴向厚度、窑衬轴向的材质和物料对筒体结构应力的影响。分析不同厚度筒体的应力分布,得到筒体厚度对结构应力的影响规律。热应力分析结果表明:在筒体的支撑位置热应力较大。分析结果为回转窑筒体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针对回转窑托轮偏斜对接触区应力分布的影响,运用赫兹接触理论,推导出托轮与滚圈最大接触应力比与托轮偏斜角的关系;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某支承结构托轮平行与呈最大偏斜角时的接触问题,得到支承部件接触应力和等效应力应变分布情况,并得出滚圈和托轮的危险易损部位;为回转窑的轴向调控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汪敏 《科技资讯》2006,(32):21-22
水泥回转窑筒体强度和刚度对回转窑的运转影响极大,一旦发生裂纹、掉砖,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回转窑筒体受力分析、强度核算,得出筒体环向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弯曲疲劳破坏,提出了解决办法是更换加厚的该部分筒体,并计算出满足强度要求最经济的筒体厚度和长度,对各种回转窑的设计、使用、维护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测法对动力谐波柔轮筒体进行了应力测试.测出了柔轮沿筒体长度方向上的应力分布并进行了分析,其结果为柔轮筒体强度计算与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对自动滤水器筒体进行了实体建摸,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筒体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分析计算,显示出筒体的变形情况,同时可以得出筒体上任一位置的应力值和位移值。并针对每次计算结果,能够对筒体结构进行适时改进。计算结果也为滤水器筒体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提出了确定溶液含二齿配体的配合物几何顺反异构体构型的新方法,定义了三元配合物MLL′(或ML_2)中ML与ML′(或ML)二跃迁偶极矩分向量之间的夹角θ,作为该配合物中配体L与L′(或L)之间几何因子的量度,当θ≤90°,为顺式异构体;当θ≥120°,为反式异构体;当90°<0<120°,居于顺反异构体之间。我们把单齿配体配合物顺反异构体的定义推广到含两个二齿配体的配合物。而且对配合物内配体之间的空间相对位置作了近似定量化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动滚筒长期运行下发生疲劳失效的问题,本文以某型圆管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为例,建立了输送带与传动滚筒的有限元接触模型,分析传动滚筒的应力应变,得到传动滚筒最大应力主要分布在输送带紧边与筒体接触的位置;基于滚筒的应力载荷谱,结合疲劳分析理论,研究得到传动滚筒的最小疲劳寿命为3.92×10~7次;针对传动滚筒筒体中间区域损伤最为严重的问题,分别提出增加筒体厚度、滚筒中间位置设计支撑装置2组优化设计方案,得到传动滚筒的疲劳寿命随筒体厚度增加呈几何指数增长,而设计支撑装置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传动滚筒使用寿命,该研究对滚筒结构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某高烟囱筒体采用"三节倒模"施工工艺。整个操作系统分为提升系统与操作平台系统。介绍了筒体施工工艺运行原理和具体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2.
对中型氨合成塔的筒体强度及上、下封头与塔体连接的边缘应力进行了分析,为此类压力容器应力值的精确求解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计算得出对于中型压力容器在相同条件下用分析设计方法比常规设计方法成本更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参数少、参数物理意义简单、参数易于获取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本构关系模型. 该本构关系模型将单向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中的Sun-Chen本构关系模型引入古木材领域,并将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特征与该模型结合,以简化方法反映古木材累积损伤,以便准确描述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下的力学响应. 以北京故宫修缮替换件为样本,制作7组70个试件,通过木材横纹受压试验获取相应的应力-应变曲线. 使用偏轴角度为0°、45°、90°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试验结果求解模型参数,主曲线决定系数高达0.94. 使用该模型获取偏轴角度为15°、30°、60°、75°的古木材横纹偏轴受压屈服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 通过模型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可知,在使用少量试验结果的前提下,本文提出的本构关系模型可准确计算多偏轴角度的古木材横纹受压屈服强度和应力-应变曲线,能够反映斗栱用材受压损伤特征,助力古建木构保护.  相似文献   

14.
目前矿山深井充填体强度指标是类比浅部充填经验来确定的,为改变这种不合理局面,根据某深井开采矿山全尾砂充填体单轴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建立了全尾砂充填体峰值应力前的非线性本构模型.结合全尾砂充填体与深部围岩耦合作用下能量损耗相近的原则,得出了全尾砂充填体抗压强度设计公式.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全尾砂充填体峰值应力前的非线性本构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深部开采全尾砂充填体强度指标与围岩原岩应力、弹性模量以及充填体本身的力学性能有关,采用非线性本构模型确定的全尾砂充填体强度指标比采用线性本构模型确定的强度指标更精确.  相似文献   

15.
研究给定位移下筒体支承力的有限元通用解法. 该法针对筒体结构重复性强的特点, 引入多重子结构技术, 使筒体有限元计算的工作量大大减少;通过将筒体轴线偏差转化为筒体支承力计算中的给定位移, 灵活地计入轴线偏差对支承力的影响;通过定义等效密度, 将窑皮、扬料板等的重力引起的载荷自动转化到其作用区域的体积上, 大大减小了载荷处理的工作量. 以中铝公司河南分公司2号窑为例, 应用均匀设计法设计给定位移下筒体支承力的计算方案, 并进行一系列有限元数值计算. 通过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回归分析, 得出筒体垂直方向支承力、水平方向支承力与轴线偏差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6.
平面V形切口双应力强度因子的光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具有双重应力奇异性平面 V形切口尖端应力场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由光弹性实验获得的等差线确定与双重应力奇异性对应的双应力强度因子 K1 、K2 的光弹性实验方法 ,并通过对模型的光弹性实验 ,运用该方法较好地确定了均质材料 60°单应力奇异性 V型对称切口模型和均质材料 45°双重应力奇异性 V型非对称切口模型的应力强度因子 ,验证了该文中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高层框筒和筒中筒结构动力特性的简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连续-离散化方法分析高层建筑筒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在导出的等效筒体层间段单元的刚度矩阵中,所采用的位移函数能反映筒体结构的剪力滞后效应,采用筒体的这种等效单元和刚性楼面及结构质量集中于楼面的假定,可使筒体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大大简化,与有限单元法比较,具有计算简捷和应用方便的优点,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考虑微凸体侧接触影响的结合面法向刚度建模方法。通过采样获取接触表面轮廓数据后,用统计方法研究了接触表面上微凸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分布,发现微凸体之间的水平距离分布近似呈正态分布。基于微凸体侧接触理论和微凸体连续变形理论,建立微凸体的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后,根据微凸体水平距离的分布规律,利用统计理论,构建了结合面法向接触刚度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两个接触表面平均间距相同时,提出模型的法向接触载荷大于KE模型,小于高志强(GZQ)模型;在间距较小时,提出模型接触刚度小于KE(Kogut L和Etsion I)模型接触刚度,在间距较大时,提出模型接触刚度大于KE模型接触刚度,并且提出模型的法向接触刚度总是小于GZQ模型接触刚度;基于提出模型的有限元分析获得的前三阶模态与试验结果一致,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最大相差8.2%,说明提出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结合面的法向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9.
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中的接触力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多体系统中物体间的相对距离、接触的类型及其接触方式的判断法则,建立了物体间接触的力学控制方程及接触的传递与转换的实现方法·基于广义有限单元的物理覆盖的接触,以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为基础建立了接触力元,当非连续界面上的应力状态不违背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时,两侧的广义有限单元接触在一起,具有连续性;当非连续界面上的应力状态违背Coulomb摩擦接触准则时,两侧的广义有限单元具有非连续性,将产生相互滑移或脱离,分别相当于切向流动和法向流动·它可将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有机地统一起来,为非连续变形计算力学模型合理地处理多体间的接触提供了力学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层圆形筒体结构拟壳理论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给出了在任意侧向水平荷载作用下圆形筒体结构的一种近似分析方法。给出了双筒体(外筒、核心筒)和三重筒体(外筒、内筒、核心筒)两类筒体结构的静力和动力计算公式,文末给出了双筒体结构的具体算例。本文根据圆形筒体结构的受力特点,在采用前人经常采用的两个基本假定的前提下,将外筒、内筒模拟为实体筒壳,按薄膜理论进行分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考虑外筒、内筒与核心筒共同工作,按水平位移协调原则,确定它们之间的剪力分配,进而可以确定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本文提供的方法计算简便,工作量小,并且可以根据得到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筒体的受力性能,便于研究和改选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