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日前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中至明年上半年间,组织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空间实验室任务承前启后、意义重大据这位发言人介绍,空间实验室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标志我国载人航天进入应用发展新阶段,承前启后,意义重大。飞行期间,将验证货物运输和推进剂在轨补加,以及航天员中期驻留等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的关键技术,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和应用试验。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研究内容.重点对国内外航天特因环境下人体物质代谢规律、航天食品与包装工程技术、航天食品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技术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发展规划,对我国航天营养与食品工程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中国要不要搞载人航天?怎么搞载人航天?采取何种发展战略和技术途径,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和科技诸多方面。遵照钱学森院士创建的系统学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方法”,结合中国国情,以软科学命题,从指导思想、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几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面对世界载人航天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载人航天不可不搞,也不能大搞,飞船起步,平稳发展万无一失。盲自赶超或急于缩小差距均将陷入困境,疑虑过多以至坐视不顾,也会失掉机会和希望。”文章对该软科学命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64名在我国“神舟”五号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作出重要贡献的载人航天功臣,近日在北京荣获中国航天基金奖。这次获奖的载人航天功臣,由解放军总装备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科研试验单位推荐,最后由中国航天基金会组织航天专家严格遴选产生。获奖人员大多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线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航天基金奖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资助航天科技交流活动、人才培养及航天科学普及工作,奖励航天战线有功人员。基金来源主要是海内外关心和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企业、团体和个人的自愿捐款…  相似文献   

5.
王渝生 《科学世界》2011,(12):82-83
2011年11月3日,我国神舟八号宇宙飞船成功升天并实现同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和空间站工程第二步战略迈出了关键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二十五年来,航天技术,包括载人航天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它是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空间工业生产和星球大战设想已提到日程,人在空间的作用将具有新的意义。本文将着重探讨两个正在迅速发展的空间技术领域,即:1.载人航天和空间的工业生产,2.载人航天和空间的军事应用。这两大发展将使人们以新的观点来看待载人航天的战略意义。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进一步加强空间开发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载人航天事业在不断发展,自动化、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也日趋成熟,这些先进技术也逐步应用于载人航天中.文章论述了载人航天中的人-机功能分配的基本方案,阐述了遥科学在载人航天中的研究动态,分析了其应用前景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技术是指有人(航天员)参与的、对空间(包括地球以外的天体)进行探索以及利用空间特有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一、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及意义1.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载人航天的内容主要通过载人航天系统体现出来。目前的载人航天系统主要包括载人飞船航天系统、航天飞机航天系统和载人空间站航天系统 ,其中载人空间站航天系统是规模最大、天地一体化的载人航天系统。它包括三大部分。轨道基础设施由在低轨道上运行的载人空间站、无人轨道平台及在高轨道上运行的数据中继卫星、定位卫星等组成。地面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9.
《当代地方科技》1999,(6):79-79
人类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以数万人40年不懈的努力并数以千亿美元的投入为代价的,这样高的投入是否值得?中科院院士、中国空间协会理事长、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王希季先生撰文阐述了这一问题。1961年4月12日,俄国人加加林进入太空轨道并返回地面,掀开了世界载人航天史的第一页。截止到1998年底,全世界共进行了216次载人航天飞行,其中美国124次,俄国92次,共有795人次上天,开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实验活动。但这些载人航天取得的巨大发展,是以上万人40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投入为代价的。时至今日,人类并没有从载人航天得到多少回报。这就引发了"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和值不值得搞载人航天"的旷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十年,是中国智慧照耀前行的十年。十年来的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在关系国家战略利益制高点的高技术和前沿科技领域,我国取得了载人航天、卫星导航系统、量子通信、超级计算机、载人深潜器等一系列重大成就,令世界瞩目。在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提升到世界第二,发明专利的授权量达到了世界第三,高新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技术是指有人(航天员)参与的、对空间(包括地球以外的天体)进行探索以及利用空间特有环境进行科学研究、资源开发与应用的综合工程。一、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及意义1.载人航天技术的内容载人航天的内容主要通过载人航天系统体现出来。目前的载人航天系统主要包括载人飞船航天系统、航天飞机航天系统和载人空间站航天系统, 其中载人空间站航天系统是规模最大、天地一体化的载人航天系统。它包括三大部分。轨道基础设施由在低轨道上运行的载人空间站、无人轨道平台及在高轨道上运行的数据中继卫星、定位卫星等组成。地面基础设施由指挥控制中心、跟踪通信网、发射中心、着陆场、航天员选拔训练中心及有效载荷中心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正>被誉为"中国实现千年飞天梦想第一人"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志,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拓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长期工作在我国国防建设和航天事业的第一线,为我国战略火箭、新一代地地战略和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制定之前,国内有关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何者优先发展的争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虽然将载人航天纳入其中,但主要目的是技术跟踪,而非工程项目.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围绕中国载人航天发展途径问题,相关部门展开了一场有关航天飞机与载人飞船的讨论.受美国航天飞机的影响,相当数量的专家和部门倾向于优先发展航天飞机.随着研究、争论的不断深入.从中国的国情、时间与成本因素、技术积累以及难易程度综合考虑,最终大多数赞同优先发展载人飞船观点.1992年国家在制定载人航天决策时,把载人飞船作为中国载人航天的第一步.从航天飞机后来的命运看,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这一重大决策的出台,得益于之前广泛的研究、分析与争论.  相似文献   

14.
庞之浩 《科学世界》2005,(11):16-24
2005年10月12日9时,举世瞩目的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把费俊龙、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在太空飞行5天后于10月17日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神舟六号飞船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为目标。搭载了载人航天第二步任务试验设备和科学试验设备,全面验证和考核了载人飞船的生命保障功能,以及结构与机构系统和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等。首次实现了“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进入第二步任务的揭幕之战。  相似文献   

15.
科技视野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发展载人航天,对于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科技进步,培养科技队伍,提高国家威望,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升整体科学技术水平 王永志说,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需要有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保障。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实际上预  相似文献   

16.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航天大国。载人航天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尖端科学技术,所需投资巨大。本文主要讲述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到底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哪些有重要价值的贡献,能给人们带来哪些回报。  相似文献   

17.
《创新科技》2010,(4):28-28
在4月13日落幕的“载人航天工程工作协作配套工作会议”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透露,今年是我国载人工程交会对接任务准备十分关键的攻坚年,也是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实施的开局年。  相似文献   

18.
代序载人和不载人运载火箭的权衡比较,是上层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探讨和争论不休的问题。航天专家们也对我国民用航天计划的最佳经营途径提出了疑问,这些问题今天已成为新闻界和公众泣意的焦点。勃鲁斯·穆莱(Bruce Murray,1976~1982年任NASA/加省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主任)认为,只有在专门为了进行人类探险和考察时,载人航天才是合理的。他说,对于促进科学发展和其他大多数为实用目的服务的航天活动来说,不载人航天是一种成本效益高得多的途径,尤其在机器人和计算机飞速发展的时代,情况更是如此。穆莱特别指出,NASA利用航天飞机来执行人类探险和太空研究这样双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圆满完成。至此,在短短的12年时间里,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完全自主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全部三大基本技术,即载人航天器的成功发射和航天员安全返回技术、空间出舱活动技术以及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20.
航天医学工程是伴随着我国 近40年载人航天的发展,孕育催生的 一门新兴学科,具有特色鲜明的学科 理论体系和实践技术方法。概述了航 天医学工程的体系构成、研究内容和 学科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