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介绍变截面三维编织预型件的减纱与添纱净形制备工艺,以行单元减纱预型件为代表,观察截面缩减区域的外观形态,并建立表面与内部减纱单元的几何模型,最后讨论了减纱对纱线交织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证减纱或添纱后纱线的编织规律不变是净形编织工艺应遵循的原则,预型件在减纱区域呈现平滑的梯形过渡,表面与内部减纱单元中纱线的编织角增大...  相似文献   

2.
热湿舒适性氨纶弹力针织面料可由两种方法形成。其中。应用新颖多层添纱编织技术生产的、吸湿性纤维和细特合成纤维分别位于织物正面和反面、氨纶裸体丝位于织物中间的弹力针织面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导热排汗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而且生产成本低。因此,这种面料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量研究,分析讨论了在横机上编织羊毛和氨纶添纱织物时导致跳纱现象的各种因素,包括添纱导纱嘴的结构形状和安装、羊毛纱线线密度、喂纱张力、牵拉力、织物组织结构等,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探讨细粘胶纤维和细涤纶纤维低号纱混纺织物连续化生产的可行性.运用松式、低张力和短流程的连续式印染加工方法,生产出了具有防缩免烫和仿丝绸效果的高档粘涤织物,总结出了一套较为成功的细纤维低号纱粘涤织物染整工艺.  相似文献   

5.
在电脑横机上分别编织了连续玄武岩纤维变化纬平针和不同垫纱比的衬垫织物4种预制件.通过真空辅助树脂转移模塑成型(VARTM)技术制成复合材料,测试其纵、横向拉伸性能.结果表明衬垫纱的浮线可以明显提高织物的横向拉伸性能,为玄武岩纤维及纬编增强复合材料的生产设计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高强无碱玻璃纤维为原料,采用四步法1×1编织工艺在全自动模块组合式编织平台上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物,以E51环氧树脂、70#固化剂(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树脂基体,与编织物复合制备三维五向及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通过测试上述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轴纱、编织角、纤维体积分数等结构参数对材料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随着轴纱、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大而上升,随着编织角的增大而下降;三维全五向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明显优于三维五向编织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垫纱横角和垫纱纵角对羊毛针织绒线在织物中显现情况的影响规律,推导出了横机纱线断面轨迹方程,通过上机确定了编织毛盖棉织物时较理想的垫纱角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细号羊绒纱针织产品,选用不同线密度的羊绒纱、棉纱、T/C混纺纱、涤纶低弹丝和丙纶长丝在单面圆形纬编机上进行了编织试验。作了上机对比及交织试验,测出了各纱线的强度、最大伸长率、对成圈机件的摩擦系数、最大喂纱张力、最小最大线圈长度。最大允许喂纱张力及最大最小线圈长度之差可综合评价线线的可编织性。羊绒纱的摩擦系数普遍较大,而其强度还不及棉纱的一半,最大允许喂纱张力仅为涤纶纱的1/5。羊绒纱的最小线圈长度为2.8~3.5mm,最大线圈长度能够测出,说明羊绒纱的可编织性较差。试验表明,用单面纬编机生产以羊绒为正面添纱、交织纱在织物反面的添纱组织,具有羊绒效果且服用性能良好。为了顺利地进行生产,对编织工艺、成圈过程中各阶段纱线的受力情况、上机工艺参数、机器选择和染色工艺等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通过实验与分析,得出了羊毛衫织物中纬平针、1+1罗纹、满针罗纹、罗纹空气层、畦编等5类常用组织的编织密度系数与弯纱深度之间的回归方程式.  相似文献   

10.
章对棉包涤纶长丝摩擦纱、棉包锦纶高弹丝摩擦纱、棉包锦纶全牵伸丝摩擦纱以及棉包粘胶长丝摩擦纱的平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将它们与纯棉环锭纱和纯棉摩擦纱的平纹织物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锦包涤纶长丝摩擦纱织物和棉包锦纶高弹丝摩擦纱织物在服用、舒适性等方面均优于环锭纱织物。这两种摩擦包芯纱织物作为服用织物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织物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及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玻璃纤维编织一种新型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织物,采用轻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LRTM)制作了该新型结构织物增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在经纬向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压缩性能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表明:制作双轴向增强纬编间隔针织复合材料的关键是织物在厚度方向上不被压扁;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主要取决于两个面层衬经衬纬纱的拉、弯性能.压缩性能不仅与纤维束的压剪组合破坏有关,还与纤维束与基体的界面黏结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横机上垫纱角的计算方法,介绍了编织添纱组织时垫纱应满足的条件,计算出12G横机编织添纱组织时面子纱和地纱导纱孔的高度.  相似文献   

13.
玄武岩纤维纱线在电脑横机上可编织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脑横机上,选用玻璃纤维纱和毛腈混纺纱作为玄武岩纤维纱的对比纱,在不同工艺参数(给纱张力、弯纱深度和牵拉力)下编织圆筒形纬平针和1×1罗纹织物,分析比较这些参数对线圈长度及纱线强力损伤率的影响趋势以及这3种纱线之间的差异,重点探讨玄武岩纤维纱线的可编织性,并最终得出它的最佳编织工艺范围,为玄武岩纤维纱线选择合理的编织工艺参数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转杯纺自由纱段形态对其捻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自由纱段的运动及受力分析,对自由纱段形态以及纺纱工艺参数对自由纱段捻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因自由纱段在杯内成弯曲形状,从而使得自由纱段捻度自假捻盘入口处向剥离点处不断减少,真至剥离点处纱条捻度甚至降到只有设计捻度的40%-80%。为了保证凝聚槽内一定的捻度传递长度,则须适当提高设计捻度,这就揭示了转杯纱设计捻度高于环锭纱的一个主要原因。高速细支时的剥离点纱条捻度相对于低速粗支而言要高,说明只要一些纺纱工艺参数如转杯直径、转杯速度、假捻盘规格等配合得当,转杯纺也可高速稳定地纺制细支纱。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纤维及其针织新产品的一条龙开发是“九五”期间我国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的重点。在本研究中,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军队换装的需要,开发出薄型的热湿舒适性好的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现已供我国驻港部队和坦克兵部队穿用。在本文中,对细旦丙纶复合针织面料的原料选择进行论述,并提出了大筒径单面圆纬机添纱编织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尘笼纺涤/棉混纺纱中涤沦和棉纤维的排列形态,并对相同原料、相同规格的尘笼纺和气流纺涤/棉混纺纱和织物的性能进行了对比测定。结果表明:在尘笼纱中,纤维的排列形态相当紊乱;尘笼纱和织物的强度均比气流纺的相应产品为低;而且,尘笼纱织物容易起毛起球。  相似文献   

17.
机织间隔织物的厚度由柱纱的高度决定.为了确定影响柱纱高度的因素,从几何结构角度出发,定义了影响机织间隔织物柱纱形态的5个结构参数,并建立了结构参数间的几何关系.通过将柱纱高度计算值同实测值的比较,发现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证明所建立的柱纱结构参数间几何关系能够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8.
对羊绒纤维在棉纺设备上采用赛洛纺纱法纺纱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纺纱工艺路线、主要技术措施、赛洛纺断纱器的设计与合理安装等。论述了羊绒赛洛纱成纱结构的特性,为羊绒产品的开发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典型三维织物织造方法以及二维圆织成型方法的分析,提出两种织造管状三维织物的方法,即经向垂纱法和纬向垂纱法,并具体阐述了两种方法的成型原理和成型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连接各层的垂纱的引入方式不同:纬向垂纱法中,垂纱与纬纱的引入方式相同;经向垂纱法中,垂纱与经纱的引入方式相同.两种方法的提出为管状三维织物的组织结构设计及圆织设备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羊毛与苎麻的前处理改性工艺.采用平行纺的纺纱方法在空心锭花式捻线机上开发出了新型长丝包须条的单包与双包结构的羊毛/苎麻复合纱.此复合纱具有结构稳定、条干均匀、毛羽较少、风格独特等特点,为毛织物的轻薄化、凉爽化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