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应力波理论在子母弹开仓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就子母弹的开仑问题,通过建立合理的由不同材料组成的不等截面杆模型,利用一维线性应力波理论,研究了在炸药爆轰这一极短暂的过程中,应力波在各介质问的传播,并通过大量的算例,着重探讨了载荷作用时间以及子弹排列等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规律。该文的工作对类似子母弹的研究、设计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延伟 《科技信息》2012,(18):416-416
地下爆破工程中,起爆点的位置直接影响炸药的爆轰波传播和岩石、土壤等介质的破碎发展。本文通过LSDYNA数值分析软件,分析正向、反向起爆方式的应力波传播过程和对介质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岩石的损伤软化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不含水干岩弹塑性变形的基本特征,考虑岩石的剪胀效应和软化效应,并根据岩石不同变形阶段的特点,给出了不同的屈服面形式和损伤演化方程,建立了岩石的弹塑性连续损伤本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一维应变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规律,揭示了应力波在岩石类脆性损伤软化材料的传播过程中,损伤软化使得材料分为损伤演化区和完全破坏区,应力平台在两区交界面处产生凹陷.这一不稳定的凹陷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消失,因而应力波传播在损伤的作用下经历了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
柱状药包置于一个盛满水的小薄壁圆柱筒的中央进行爆炸,药包中传播的爆轰波与水相互作用,在水中产生爆炸应力波;应力波从水中透射到圆筒,使得圆筒产生环向变形;用超动态应变测试系统测定圆筒外壁上的环向爆炸应变波,根据应变波的峰值与爆轰压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确定柱状中空药包爆轰压力的近似值,本文介绍了测试方法及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层理岩体地层隧道开挖爆破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层理倾角变化对爆破应力波的传播影响。研究发现:层理对应力波具有一定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加速了爆破应力波在层理岩体中衰减;层理倾角越大应力波的透射率越小,应力波透过层理的衰减度越大;当应力波由硬介质入射到软介质中时透射率小于1,反之透射率则大于1。当层理倾角大于30°时,应力波的反射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变大;小于30°时,应力波反射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此外,运用公式求解得到质点振动速度衰减度随层理倾角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层理岩体地层隧道开挖爆破为研究背景,通过理论解析和数值模拟分析层理倾角变化对爆破应力波的传播影响。研究发现:层理对应力波具有一定的吸收和反射作用,加速了爆破应力波在层理岩体中衰减;层理倾角越大应力波的透射率越小,应力波透过层理的衰减度越大;当应力波由硬介质入射到软介质中时透射率小于1,反之透射率则大于1。当层理倾角大于30°时,应力波的反射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变大;小于30°时,应力波反射率随层理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此外,运用公式求解得到质点振动速度衰减度随层理倾角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脉冲水射流破岩过程中的应力波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Johnson-Holmquist-Concrete岩石非线性本构关系,利用光滑流体粒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脉冲射流在破岩过程中应力波形成、传播及衰减过程,得出了高速脉冲射流作用下岩石表面不同位置处应力值随时间变化曲线,以及应力波峰值强度与离射流作用点距离的关系曲线,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岩石在应力波效应下的破坏行为以及射流速度、岩石性质对应力波效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脉冲射流的应力波效应具有较强的局部性,应力波峰值强度随与射流作用点距离的增大而急剧减小;脉冲射流应力波强度、作用范围与射流速度呈正比例关系,其对岩石的体积破坏存在一个门限速度;不同岩性岩石在脉冲射流应力波作用下的破坏形式有所不同,砂岩等强度较低岩石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应力波对岩石加卸载过程中的拉应力下的裂纹扩展,而石灰岩、花岗岩等脆性硬岩的破坏形式主要为应力集中导致的纵向破坏。  相似文献   

8.
应用爆轰理论、爆炸力学和爆轰物理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建立了掘进巷道瓦斯爆轰的物理模型和一维不定常流动的数学关系式.目的在于利用瓦斯爆轰的波强度变化方程研究掘进巷道瓦斯爆轰的衰减规律.通过推导认为平面爆轰渡衰减迹线有渐近线,但却不能在有限距离内转变为C-J爆轰状态,而柱面和球面散心强爆轰波却可以在某个有限距离内衰减到C-J状态,文中推导了这个有限距离.另外,掘进巷道瓦斯爆轰波传播过程中,可以根据已知波前状态参数推导出能表征爆轰衰减规律的超压表达式,同时利用Hugoniot曲线对超压的衰减进行了描述,图2,参9.  相似文献   

9.
自由面对应力波反射诱发层裂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于细观损伤力学基础上开发的动态版岩石破坏过程分析系统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对冲击载荷作用下非均匀介质中应力波反射诱发层裂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探讨了不同自由面情况对层裂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版RFPA2D数值模拟软件可以逼真地模拟其过程;在不同自由面情况下,应力波传播至自由面产生反射诱发层裂破坏,除与应力波的峰值、延续时间和波形等有关外,还与应力波传播的方向有关,如果相同应力波垂直入射至自由面比斜入射至自由面更容易诱发层裂破坏的发生;当应力波平行入射至自由面时不会诱发层裂破坏.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频散可控耗散格式和基元化学反应模型模拟了二维爆轰波在变截面管道中的传播过程;研究了由于流动压缩和膨胀的影响,近壁面区域爆轰波横波和胞格的演变规律;通过分析爆轰波后气体组分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反应区尺度和热力学参数,探讨了两种异常爆轰波的传播机制及其化学反应、反射激波和稀疏波在这些异常爆轰波发展和胞格演化过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基于细观损伤力学基础上开发的动态版RFPA2。数值模拟软件,对不同冲击栽荷作用下非均匀介质中应力波反射谤发层裂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应力波延续时间、不同应力波峰值和不同应力波波形下应力波诱发层裂过程的数值分析,对应力波反射诱发层裂的规律和机制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应力波延续时间和应力幅值对岩石的层裂过程影响较大,不同形状的应力波实际上是在相同时段内应力波具有不同的应力幅值和不同的应力加栽速率,不同形状的应力波对介质的作用结果是这些因素同时作用的综合反映;应力波反射谤发层裂过程的发生,是各个时刻不同加载条件下微破裂累积的宏观体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应力、速度混合变量弹性波方程及广义胡克定律,给出了一种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计算的高精度交错格式差分解法;本方法可适用于高泊松比材料,数值稳定性较好.均匀和非均匀横观各向同性介质中弹性波传播的数值模拟表明,本文方法计算耗时少、精度高,可有效地模拟复杂各向异性介质中弹性波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基于带化学反应的二维Euler方程,对2H_2/O_2/Ar系统在T型管内的传播进行了研究。用二阶附加半隐的RungeKutta法和五阶WENO格式分别离散欧拉方程的时间和空间导数项,采用9组分48步基元反应简化模型描述爆轰波分别在静止系统和流动系统中传播过程,得到了爆轰流场纹影、压力及数值胞格结构。结果表明:爆轰波进入水平管的爆轰波左右两侧发生衍射,导致爆轰波熄灭。诱导激波与上壁面碰撞反射诱导左右两侧爆轰波重新起爆,横向爆轰波阵面的小扰动进入马赫波,强度逐渐放大,最终波阵面上出现胞格结构。由于下壁面拐点附近出现爆轰"死区",下壁面爆轰波的产生比上壁面稍晚。  相似文献   

14.
装药爆炸下地下拱形结构变形及破坏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下拱形结构侵彻爆炸下涉及许多复杂的物理过程,即装药的爆炸、弹坑的形成、冲击波的传播、应力波在岩石介质中的传播以及岩石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为了解决上述复杂问题,利用非线性动力有限元软件LS-DYNA对常规武器侵彻爆炸作用下地下拱形结构的动力响应展开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可较直观地了解应力波的传播过程,及爆炸应力波在拱形结构物中传播及与周围围岩的相互作用.对爆炸应力波作用下拱形结构的变形和破坏特点进行了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爆炸应力波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内侧受反射拉伸波作用产生震塌破坏,加大药量时结构的震塌破坏程度加重,大约在距拱中心线1/4处产生应力集中,形成塑性铰.可为工程设计、改造加固及战时快速抢修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的统一经验表达式.采用混凝土JH本构模型对冲击作用下混凝土中应力波的一维、轴对称和球对称传播过程分别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混凝土中一维应力波传播实验对数值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研究表明:由于材料耗散和几何衰减的共同作用,混凝土中应力波在传播过程中峰值迅速衰减,应力波峰值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后,应力波峰值的进一步衰减主要是几何衰减的作用结果;所建立的经验表达式可以较好地描述混凝土中应力波传播规律,对于所选用的混凝土,应力波在其内部传播时的衰减系数为0.095 13.  相似文献   

16.
不同初始条件下预混气体爆轰波传播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预混气体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与初始压力、温度、预混气体密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分析了丙烷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利用自制的方形激波管,通过实验测试了预混气体的爆轰波传播特性,然后采用定性矩阵的分析手段来定性分析各个初始条件对爆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结合定量的实验和定性的分析可以看出,预混气体爆轰波的传播速度与初始条件(ρ、T、C、P)之间定量的影响结果和定性的分析是一致的。该手段验证了实验结果,为研究未知初始条件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方法,对于爆轰波传播机理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复杂应力状态下岩石弹性波传播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以探讨地下岩体处于三向不同应力状态下其内部弹性波的传播规律为目的,研究了两种不同致密程度的岩石(沙岩、灰岩),在单轴压力和三轴不同压力下,弹性波的传播特性和波速与应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的弹性波速随应力的变化阶段与应变随应力的变化阶段大致相同,可分为三个变化阶段;对于处于弹性应力状态下的岩石,应力与弹性波速的关系可用不同的依赖系数线性表示。同时,对用弹性波法确定岩体地应力及水平构造应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根据起爆方式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运用适于求解高速碰撞、爆炸等问题的有限元程序KS—DYNA,对不同起爆方式下的应力波传播进行模拟研究。以岩石中的应力为研究对象,结合经验公式,对柱状装药形式下岩石中的应力波叠加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反向起爆时,岩石中的有效应力最大,中间起爆时次之,正向起爆时最小。该结论为不同的工程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的起爆方式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管道内运动火焰生成压力波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一维非定常守恒方程出发 ,本文用Richtmyer Lax Wendroff格式研究了压缩波、稀疏波、燃烧速率、火焰熄灭和管道长度对管内运动火焰生成压力波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相对于火焰面 ,同向压力波和异向稀疏波会加速火焰传播 ;异向压力波和同向稀疏波使火焰传播减速 ;增大燃烧速率使得和火焰面两侧的压力、温度增大 ;火焰熄灭时 ,火焰面变为接触间断面 ,同时产生稀疏波向火焰面两侧传播 .此后 ,接触间断面几乎处于滞止状态 ;增加管子长度会促使燃烧向爆轰转变 .  相似文献   

20.
爆破破岩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研究了在耦合装药及药包总爆炸能(E)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冲击能(Es)与膨胀能(Eb)之间分配比例的变化,对爆炸应力波峰值及介质破碎质量带来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柱状药包爆炸时,在介质中先后产生原生爆炸应力波和次生爆炸应力波,前者与Es的作用密切相关,后者与Eb的作用直接相关;介质破碎块度分布主要取决于这两个应力波共同作用的结果.据此,作者提出了原生爆炸应力波、次生爆炸应力波与介质中存在的缺陷共同作用的爆破破岩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