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世纪之交,音乐理论界对如何评估 20世纪中国音乐所走过的道路,如何看待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音乐文化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如何对待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音乐及音乐现代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梳理其中一些观点的是非曲直,对中国音乐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大音希声”是中国音乐美学史的起点。老子严格地区分了“大音”和“五音”这两个层次。形而上为“大音”,形而下为“五音”。“大音”是对具体音乐及表演的概括、归纳和理论的升华。“大音希声”的基本美学内涵是追求自由、自然,将音乐看作是体现“道”的形式。庄子和“竹林七贤”等人从理论和实践上分别发展了“大音希声”,使其成为一个影响中国音乐文化几千年的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中国新音乐教育的启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把"新音乐"运动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中国音乐院校的创建及贡献、抗战时期的中国音乐教育及成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与研究,旨在为中国当前音乐教育及其未来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音乐由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组成,因此,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观就应该是由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及宗教音乐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不同文化层次上整体构筑而成的。  相似文献   

5.
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脉络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大中国群众在不同时期凝结的精神财富,表达了强烈的革命情怀与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以时间为脉络,介绍中国红色音乐文化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及发展概况,从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交融交织的发展节点中提取传统红色音乐文化所体现的特点与共性,深入挖掘红色音乐文化中的理想情怀与现实意义,探讨红色音乐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中产生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美育不仅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学校音乐教育作为音乐传承的最重要基地,适时将中国传统音乐融入高校音乐欣赏课对促进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及传承,加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启发他们理解现代音乐与古典音乐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与历史意义,本文将就这些方面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7.
“乐歌运动”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现象.对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影响到了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使其走上了接轨西方的专业音乐教育的道路。为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打下良好基础。它所带来的一些西方音乐的形式与体裁及西方乐理和音乐知识都给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这种冲击与影响下中国传统音乐的主导地住不断下降。此时,中国近现化的音乐家们。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8.
传统音乐在时代条件下的发展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周咏梅 《科技信息》2008,(10):193-193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一样,中国传统音乐在当下这个时代也是处境艰难。表面上看,传统音乐的审美意趣与这个时代的审美倾向有矛盾冲突的地方,传统音乐似乎正在被边缘化,但深层关系上,传统音乐在现时代仍有市场,两者存在互容共通之处。所以分析时代特征及传统音乐本身,认清两者矛盾、共通之处,并探讨有关传统音乐发展的相关思路,无论是对于传统音乐本身还是对于传统文化教育都是极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视唱练耳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其选材的适当与否、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感觉的培养。除了西方大小调体系的音乐素材,中国地方的民族民间音乐同样可以作为素材,并且还是必不可少的视唱练耳素材,在视唱练耳中适当融入中国地方音乐,不仅具有可行性,还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多元文化听觉和本土文化理念、有利于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等。  相似文献   

10.
世界音乐的出现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使我们有机会把中国的音乐展示给世界。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世界音乐”这一现象,既要用新的观念,新的角度,新的意识和新的手法来面对丰富的中国音乐,也要在挖掘中国民族音乐丰富资源的同时,尝试着以一切可能的现代作曲技法在新的概念下创作具有民族底蕴和现代风格的作品。本文试通过论述世界音乐发展的现状以及中国音乐人在中国音乐的发展与传播中所做的努力以及不足之处,谈谈笔者对于中国音乐发展的方向以及定位的一点浅显的认识及看法。  相似文献   

11.
对居其宏《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的内容进行了大线条的概述,并从作书的切入点、建构体系、叙述方法及新的观测角度等几方面,对此书作了客观评价,同时也明确指出此书与其他同类书籍的不同之处及其本身所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中国多声部音乐之瑰宝侗族大歌为例,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文化遗产保护存在一些不良现状,如忽视对其文化本体的保护、保护重形式轻内容、保护对象不清晰等.针对这些问题,最为科学的保护和传承的方法是"活态的保护与传承",保存其音乐形态,记录其赖以生存的时空状况和关系.  相似文献   

13.
简论古代中国与朝鲜的音乐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古以来中国与朝鲜有着密切联系,两国的音乐交流频繁.在吸收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朝鲜也把她独特的音乐文化传入中国.朝鲜音乐丰富了中国的音乐宝库.  相似文献   

14.
中国音乐概念比较宽泛,关于中国音乐的定义及内涵界定,从二十世纪到二十一世纪大体有两类纷争。从中国音乐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音乐在新一代富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音乐人笔下,必定会绽放出多彩亮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5.
李晗  黄群 《科技咨询导报》2008,(15):159-159
戏曲是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是音乐、舞蹈、戏剧三者结合的一种舞台艺术。歌剧起源于西方,它融合音乐、戏剧、诗歌、舞蹈及美术于一身,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本文就中国传统戏曲与现代歌剧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揭示两者的“同”与“异”。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音乐文化氛围中,钢琴作为一种西方外来乐器与音乐文化,经过100多年的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已经成为国人所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文化与艺术表现形式。我国近现代的音乐家为钢琴音乐创作注入了大量的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内涵与精神,使我国的钢琴音乐逐渐符合国人音乐审美趣味、审美情感,同时也体现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审美取向。有关我国钢琴音乐民族韵味、民族风格独特性等问题,许多音乐界专家学者都做过较为充分的论述。本文围绕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坚持民族性的意义与审美观念的角度,阐述我国钢琴音乐艺术民族化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谱系主要分为内生型传播系统、外生型传播系统和宗教型传播系统三类,其传播方式大致分为显性和隐性两大体系。在特定的传播时空,中国传统音乐主要有线性传播、网络传播和发散式传播三种传播途径。在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下,中国传统音乐的转型发展要坚持传承方式的动态性变化,适应传播媒介的多元化发展,同时要加强传统音乐在学校的传承发展,使固有的传播谱系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1999,(2)
在精神素质大范围匮乏的世纪末,现代人往往借助高雅音乐的一臂之力,重新思考个体生命与整个人类存在的意义,回归精神的家园。此外,国际社会公认把交响乐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城市现代文明水平的标志。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传统的泱泱大国,应汲取世界上优秀的音乐传统,决不能做音乐精神的贫血儿,而只有造就一代新的音乐爱好者,高雅音乐才会有广阔的前景。在这个意义上,普及陶情养性的高雅音乐则成为当务之急。在来自各方面的大力扶植下,高雅音乐在国内日渐升温,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形式上的中正平和、内容上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无不体现着"中和"之美,对这种美学价值的追求与创造是传统音乐的主要目标,并对后世音乐的发展和创新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和"为分析场域,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和"之精要与传统音乐进行了解析,然后分析了中国传统音乐中"和"的美学思想与价值,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和"场域中中国传统音乐的时代观照。旨在通过本文的工作,重新确认中国传统音乐的价值方位,对当今的音乐研究与表现提供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朝鲜族的传统音乐和西洋的音乐不同 ,大部分朝鲜族传统音乐色彩较暗。朝鲜北部音乐是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朝鲜南部音乐分为专业创作的音乐和群众音乐及传统音乐 ,其传统音乐严格的局限在古典范围之内。中国朝鲜族音乐系各个流派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推进 ,建立了鲜明的调式和创作方法及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