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峰 《科技信息》2010,(24):281-282
目的:通过对暗示术的研究,并充分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探讨如何利用暗示术使排球运动员在大赛前以及大赛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方法:采用文献法、归纳法、图表法等研究方法;结果:指出在排球训练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暗示传递回路;结论:有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能够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大赛心理状态,从而在比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乔治·洛扎家诺夫(Georgi lozanov)博士首创的。洛扎诺夫对此进行了近二十多年的实践和研究,据说很有成效。暗示教学法也有译成启发式教学法或启示学的。暗示教学法的研究开始于一九六五年,最初是在保加利亚成立了一个暗示法教学小组,在教育科学研究所指导下进行了一天教  相似文献   

3.
黑色旅游是对传统旅游的否定与突破,是后现代主义在旅游学科内的"一个暗示".在对黑色旅游外文文献系统梳理的基础上,得出目前西方黑色旅游的研究现状:(1)到与死亡及灾难有关的景点旅游不一定是黑色旅游,需要从旅游动机及体验的角度来定义黑色旅游;(2)黑色旅游与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界定不清;(3)供给角度的描述性研究多于需求角度的描述性研究;(4)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5)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视角多于世界其他地方.最后提出狭义与广义黑色旅游概念的区别,希望为国内黑色旅游的理论研究或实际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与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积极起来,因为你周围的人会给你积极的暗示。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惟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暗示,是指人或环境以不明显的方式向人体发出某种信息,个体无意中受到外界的影响,并做出相应行动的心理现象。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积极的人,遇到挫折,不轻言失败!取得成绩,不沾沾自喜!追随积极的人,他们会不断给你…  相似文献   

5.
侯继军 《科技信息》2009,(14):271-271,273
本文采用文献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暗示术的研究,探讨如何利用暗示术使运动员在大赛前以及大赛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指出在运动训练中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暗示传递回路,不仅有利于训练效果的提高,也能够使运动员获得最佳的大赛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体育专业不同专项学生编制暗示套语时暗示目标的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的运动项目第一暗示目标存在差异,反映出学生专项心理的重要特质;同一专项中暗示目标排序有一定差别但存在共性,反映出学生心理的个别差异以及体育教学和竞赛的心理共性;而学生暗示语的运用既体现了学生鲜明的个性也显现了内部言语的共性。通过对暗示训练效果的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效果与个体接受暗示的程度相吻合,并显示暗示训练对近50%的人有作用,同时反映出暗示训练对学生多种心理问题有效。文章建议在体育专业学生的运动训练和比赛中帮助学生制定操作性强的暗示套语,引入暗示训练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和改善学生的专项心理素质,以提高训练质量和比赛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心理倦怠是一个在教育界日益严重的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中学教师心理倦怠产生的原因:个人自身行为成败的经验、心理和言语暗示、心理状态、环境信息、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承认中学教师所付出的社会价值,加强中学教师自我发展的机会的提供,加强教师合作教学的研究,加强社会氛围对教师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1,(2):136-136
仅仅看到、嗅到或者尝到一点酒精饮品,就会使一个正在戒酒的人产生强烈的饮酒欲望。这种对酒精暗示的反应是导致戒酒失败的首要原因。最近,科学家利用动物行为模型研究发现,经历酒精暗示时的周边环境对戒酒者抵御这种暗示的能力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心理暗示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暗示分自暗示与他暗示两种。事实上,每个人在生活总会接受这样或那样的心理暗示,有些暗示是积极的,而有些暗示则是消极的。本文就在教育、教学中怎样应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教育、教学艺术,笔者谈了自己的看法,并例举了一些值得借鉴做法。  相似文献   

10.
暗示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是在无对抗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使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并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着的意志相符合.现代社会中,心理暗示是十分普遍的,一方面暗示者通过暗示的方法使他人发生自己所希望的行为,另一方面,被暗示者接受暗示而发生符合于暗示者所要求的行为.暗示与受暗示不断地相互作用着,使得一个人在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别人的暗示,也无时无刻不在暗示别人.  相似文献   

11.
浅议心理暗示在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暗示是用含蓄、间接的方法,在无对抗的条件下,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中,馆员们若能遵循目的性、权威性等原则,灵活掌握和运用言语暗示、行为暗示、环境暗示等方法,就能更好地利用心理暗示的积极作用,提升读者服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荷塘月色>独特的恬淡朦胧、含蓄隽永之美,得力于用暗示手法委婉地表情达意,精心摘引<采莲赋>片断和<西洲曲>名句,以"自然界”的美好暗示"人世间”的丑恶.在结构、脉络、用法等方面对暗示手法的安排也很独到.  相似文献   

13.
论“暗示”在信息生成过程中的辅助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信息研究的过程中",暗示"不仅为信息的产生提供了广泛的依据,而且也是信息扩展探索的基础与有力保证。只有对"暗示"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在研究信息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使原理与实践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暗示教学法是由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于70年代初首创的,主张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简要说明暗示教学法的原理及策略.并回顾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进一步思考暗示教学法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王希荣 《青年科学》2008,(Z2):90-91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文时的畏难心理,语文教师应采取五种措施:当堂命题强化写作与成功喜悦的暗示相结合;时令作文强化写作与因时生情的暗示相结合;在特定的环境中强化写作与即景生情的暗示相结合;竞赛时的强化写作与个人、班级集体的荣誉暗示相结合;批改时批语的强化写作与共同提高的暗示相结合。这样,坚持住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会把写作当成一件快乐的事了。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分别遮蔽提示信息、提供虚假的权威暗示信息、提供真实的权威暗示信息,请三部分受试对两首诗歌进行艺术水准高下的判断,以考察当下普通读者在进行文学价值评价过程中受权威暗示影响的程度、机制以及衍生的问题。结果表明:权威暗示是多数当下普通读者判断文本价值的最终依据;当下普通读者具有普遍的权威崇拜倾向;权威崇拜与不合逻辑的表述具有相关性;非权威崇拜倾向与逻辑自洽具有相关性。这种情形会带来任意控制文本解读的风险增加、普通读者走向自我矮化与盲从、权威和普通读者相互分离等令人忧虑的后果。  相似文献   

17.
张保强 《科技信息》2012,(36):472-472
教学中的暗示,目的是建立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个人心理潜力,创造强烈的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对学员进行暗示,而教员对学员的不同暗示,将产生不同的救学效果。教员只有对学员施以积极的暗示,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武爱菊 《甘肃科技》2010,26(9):159-160
探讨癔病性双下肢无力的暗示治疗及护理;对13例癔病双下肢无力患者进行大腿内侧皮下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心理暗示等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全部恢复行走,效果满意;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对癔病性双下肢无力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燕 《科技信息》2011,(30):89-89
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处在成长阶段的学生极易对别人的暗示做出反应,教师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多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学生对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激情,促进学生在智力、情感等方面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如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参照、学习者策略的运用和学习者语言的本质等对外语教学产生深刻影响 ;外语学习的研究如教学方法的运用、课堂语言的选择和学习者心理的探讨等促进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融习得与学习为一体的外语暗示教学法如暗示途径、教学手段、授课技巧等对以结构 -功能为主的中学外语教学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