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带状种植是间作套种的发展,是农业大幅度增产的一个有效途径,是耕作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所谓耕作制度的改革,就是改变现有耕作制度,扩大带田、间套、复种(复栽)改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三熟,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充分发挥土地的增产潜力,做到在季节上“分秒必争”、在地力和光能利用上“寸土不漏、“层层不放”。这样才能促使农作物的总产和单位面积产量得到大幅度地提高。伟大导师列宁指出: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是通过耕作制度的改变表现出来的”,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需要,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相应地改革耕作制度,已经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带状种植中,为了充分发挥边际效应,应当以小带田为重点,并且把玉米作为主攻作物,才能充分发挥带田的增产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小带玉米在前期(共生期),处于与大田(或大带)不同的生态条件,在光、热、水、肥的供应上有其特殊性,只有充分认识这种特殊性,才能在措施上恰当处理玉米小麦共生期中的特殊矛盾,既要照顾到小麦的正常生长发  相似文献   

2.
中共广东省委曾指示:“要大力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广合理轮作”。合理的耕作制改革,一年三热或多熟,增加复种指数,是充分利用光温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培肥地力的重要途经,也是加速我省农业大上快上的战略性措施。稻——稻——花(生)是我省耕作制改革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一个好办法,既可以发展粮食生产,又可以解决食油问题;并能提高土地肥力,增加早稻基肥;丰富了养猪饲料来源,促进畜牧业的发展,达到猪多肥多,粮油丰收[1、2]。但中稻收获期有时后要拖到“白露”边,或者“处暑”前后多雨,延误了秋花生的播种期,不利于花生后期生育,导至产量下降。本试验目的是探索秋花生不同播期,对荚果及花生苗产量的影响程度和原因,为种好粮油三熟的秋花生提供理论根据和栽培原则。  相似文献   

3.
韦红  易金全 《遵义科技》2007,35(5):21-23
水稻是我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8万多亩。随着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普及应用,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但是病虫则是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灾害之一。由于近年来农业耕作制度的改变,种植密度的加大,氮肥用量增加,水稻品种抗病虫性能的逐渐减弱,以及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影响下,多种病虫的发生危害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4.
加入世贸后中国农业亟待改革的根本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在4、5年内对中国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 ,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冲击 ,为使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建构的规范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必须参照世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解决中国农业所面临的耕作制度转变、土地使用权集中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等根本问题。一、实现谷物大田耕作制度向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转变1.谷物大田耕作制度的弊端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改革是一项农业实践活动 ,其中…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的情况,直接关系到我国四个现代化的进程。我省在农业生产上从全国范围来看,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省份。农业增产与否,除了作物种籽本身优良与否以及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土壤、水、肥、耕作制度等因素有关系外,昆虫的为害与否和其为害的轻重程度,对农业的产量更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已指日可待。在4、5年内对中国农业的关税和非关税保护措施将逐步取消, 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上发达国家大农业的冲击, 为使中国农业在世界贸易组织所建构的规范下持续稳定地发展, 必须参照世界现代农业的成功经验, 解决中国农业所面临的耕作制度转变、土地使用权集中和农业产业一体化等根本问题。一、实现谷物大田耕作制度向混合饲养型耕作制度转变1.谷物大田耕作制度的弊端耕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耕作制度改革是一项农业实践活动, 其中涉及许多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伏秋整地是一项不断发展变化的农业技术。原来单一的平翻,目前已演变成翻、耙、旋、松、起垄、镇压等多种整地方式相结合。相应的耕作制度也由原来的连年翻耕发展为“三三轮耕”。新的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促进了我省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如巴彦的“永常模式”就把伏秋整地用为一项提高大豆产量的恬备技术,在实践中取得很好的效果。提高整地质量是提高农业作物产量的必要前提,但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及阻力。  相似文献   

8.
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与总耕地面积之比)虽然概念清楚,但代表意义不明确,人们难以根据复种指数的高低确切地比较土地利用的充分程度。作者认为,农业土地资源的完整内涵应是农业土地面积和一年中土地可供作物生长的生长期长度之积,而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用的土地资源量应是作物占用的土地面积和占用的生长期长度之积。因而提出用“土地空时积”和“土地空时利用指数”,作为农业土地资源量和土地利用程度的度量指标,并讨论了这两个术语的扩展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1调查背景 1982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束后的二十年间,大理市境内耕地基础设施条件、耕作、施肥、作物布局、种植制度、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等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壤养分状况和土壤障碍因素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变,土壤中某些障碍因素得到改良(如冷浸内涝),某些障碍因素得到显现或加重(如土壤酸化、缺素症)。土壤障碍因素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根据考古发现,约在六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了农业生产,特别是两千多年来,逐步形成了一整套以粮食作物生产为主,用精耕细作和轮作复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耕作制度。我国耕作制度的发展,大体由原始的撩荒(抛荒)耕作制发展到连种耕作制,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两年三熟或一年几熟的轮作复种制。这是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设施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上用改变自然环境的办法,获得植物最适宜的生长条件。通过各种设施使植物地上部和根际环境得以改善,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延长生长季节、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并能使作物在露地不能生长的季节和环境中正常生长。它是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农用新材料等学科,以先进农业设施为依托,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农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设施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为代表的保护地生产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在我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迅速…  相似文献   

12.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业的存在和发展均有赖于土地。不利用土地农业生产固然无法进行,而利用土地的方式和程度则是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表现。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问题往往也就是对土地进一步利用的问题。因此土地利用是农业生产的中心环节。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类型是农业生产在地域分布上的具体表现。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首先表现在各个地区土地利用上的差别和特点。在农业地理学领域内,任何方面的研究都不可能脱离土地利用研究。土地利用研究是一切农业地理研究的基础。大力开展土地利用研究对于地理学为农业服务以及对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地理学,首先是农业地理学具有特殊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政府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日渐提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却很少,所以对于农作物的种植质量就有很高的要求。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农作物的产量就尤为重要,要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创造出更大的产量,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率。农作物病虫害对农作物的质量有很大的危害,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本文对病虫害在防治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土壤中的盐碱化程度较为严重,相当大面积的土地无法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已经利用耕地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造成作物缺苗,断垄,产量不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造盐碱土壤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河塘大队地处仙居县横溪丘陵半山区,水利条件较差,常年有秋旱,威胁晚秋作物生长。他们认真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在实践中摸索到缺水夺丰收的规律,总结出“有水走水路(种水稻),无水走旱路(种旱作)”的种植经验。近两年来将原来种植大、小麦——六月豆——晚稻三熟制改为大、小麦——早稻——秋玉米间作秋大豆三熟制。这种新的耕作制度的特点是:有利于扩大种植撒播麦,改种的早稻产量稳而高,间种秋大豆既照顾到群众种植习惯又满足市场要求,而不影响秋玉米的产量,全年亩产可  相似文献   

16.
一、试验的目的意义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农业必须走精耕细作的道路。要因地制宜,改革耕作制度,不断提高复种指数,做到用地和养地相结合,充分挖掘土地和空间,水中和水面的增产潜力。 干旱是威胁我省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长期来,抗御干旱的办法是:除兴修水利外,还利用稻田蓄水过冬,以备来年及时栽秧或抢雨栽插。这是我省水稻生产的一个传统经验,至今尚在发挥一定的作用。自一九七七年春,四川省委从本省农业生产实际出发,提出了“猛攻中稻,大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针后,我省中稻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提高,同时  相似文献   

17.
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是我国国民經济发展的总方針。为貫彻执行这方針,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号召全党全民支援农业,支援人民公社集体經济,分批分期地、因地制宜地,实現农业的技术改革。这是全党全民的伟大的历史任务。地理学工作者对如何发揮地理学的科学作用来为农业生产服务問題,必先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切实地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来支援农业。现提出个人对这問題的一些初步的看法。一农业生产的特点首先,从与地理学有关方面来看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是人类利用生物过程来进行的动植物再生产。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土地,再也沒有一种社会生产象农业生产似的需用这样大面积的土地。农业工作(在植物再生产方面)首先就是土地工作,“改土”工作,改变土壤(包括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使它适应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和在生产条件上高度的綜合性,并且不仅要因地制宜,同时也要因时制宜和因人制宜(考虑社会条件、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18.
《科技信息》2000,(6):6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所长杨圣明今天谈及中国“入世”后应采取的十大对策如下: ——改革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方式。今后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支援和保护农业的政策,但方式要改变,应尽快从价格机制方面转向增加农 业的资金、人才、科技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发展 高特优农业和绿色环保农业,提高农产品单 位面积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进而在 农产品收购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9.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随着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也相应地做出调整。因农业生产的独有特性,农业组织形式可以在不改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相应增加每个家庭经营的土地规模,保证实现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益。结合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土地可以进行有序流转,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过渡使用化肥,过渡密植等已经导致土壤板结,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严重下降。在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我市农业生产虽每年投入增加但产量却逐年持平并有下降的趋势,所以必须寻求切实有效的耕作制度和耕作模式。实践证明,应用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市玉米、水稻等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