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李丽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2):103-104
本文通过对沃尔夫小说《海浪》中人称代词我的语用分析,从真实自我和感觉自我两个方面来探索沃尔夫《海浪》中六个独立的我和一位个体的多个方面的关系,从而说明六个人物的多重声音是现代自我的多重性象征。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家莫言和美籍作家赛珍珠同为以描写中国题材见长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与赛珍珠的小说《大地》在题材、人物、主题、形式等方面双水分流,各尽其妙。两位作家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方面都做了可贵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5.
英国女作家伍尔夫的许多作品都蕴涵着生与死的深层哲理,反映了她本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从暂时的生到永恒的死。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对生命起点的回溯,是生命的超越与升华。意识流名篇《海浪》是作家对生死作出深邃思考的佳作。本文旨在剖析其中伍尔夫的死亡情结。 相似文献
6.
《海浪》是伍尔夫最难懂的长篇小说,但它却是作者的压卷之作。在小说中,伍尔夫借助诗与音乐的韵律,将欢动的生命之美以精巧的形式呈现出来;借助程式化、抽象化的人物形象,展示丰富多彩的人性品格,汇成纷繁的人生乐章;并借助死、丑、忧伤等作为灰色的副调衬托欢快的主调。 相似文献
7.
作为文学的革新者,伍尔夫的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歌特征,《海浪》就是伍尔夫把她的诗小说理论付诸实践而得到的一部作品。《海浪》的语言带有诗的节奏、内容具有诗的意韵、意象富有诗的象征,完全就是一部气势恢宏、意境深遂的古典诗剧。这也是伍尔夫对小说艺术创作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从唐太宗游地府和三打白骨精说起——论《西游记》中的生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游记》中的生死,推动着《西游记》故事的延承发展,同时反映着在佛教道教影响下,中国民间渊远流长、丰富复杂的生死观,这种生死观深深地体现着世俗的,然而伟大的人性之美。认识《西游记》中的生死,对认识《西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伍尔夫小说阐释的生命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个毕生追求艺术创新的作家 ,她在小说中吸收了诗歌和戏剧的形式 ,接受了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影响 ,把意识流派的创作推向了高潮。但是 ,不管其形式如何创新 ,伍尔夫始终将其主题集中在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上面 ,并将其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存在的瞬间 ,在其作品中进行了完美的阐释 相似文献
10.
唐红梅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11,24(4)
<柏油娃>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一部重要作品.通过分析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论文指出正是通过人物和环境的隐喻功能,小说编织起复杂而丰富的意义之网,为揭示黑人传统价值观与白人主流价值观、现代与传统、奴役与反抗等的复杂关系提供了深广的想象时空. 相似文献
11.
陈晓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31-36
德里达后期思想有一个伦理学转向,绝境的概念就是在伦理与哲学双重语境中来讨论的主题。绝境的概念也是一个死亡的概念,在时间的绝境中,死亡如何构成存在之界限或者绝境。“向死而在”,这就提出了对死亡边界的跨越问题。这就是在死亡、见证和幸存之间的某种谜一样的关系。这就是说,绝境就是指向界线,没有通道、步伐、位移或替代。解构就是在绝境中的思考,解构思考不可能性,解构不能去“能去的地方”,去能去的地方那不是解构,不是真正对责任的承担。解构没有一个地形,解构身处绝境来思考,它只思考绝境。 相似文献
12.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重要作家,《达罗威夫人》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部重大的意识流作品。本文以《达罗威夫人》为例,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探究其作品中的生、死主题。 相似文献
13.
14.
杜越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23,(6):81-88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将《小说技巧》视为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的继承之作。然而,从詹姆斯到卢伯克的理论观点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仅涉及应用和精简,更体现了提升。这关乎对小说本质不同的、在某种程度上对立的概念。卢伯克通过深入、系统地分析小说写作形式和意义,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他主张小说主题决定小说形式。在创作中,小说形式应平衡画面和戏剧性写作。这为后来的小说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奥克瑞的《饥饿的路》与莫言的《生死疲劳》在创作风格上均受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一源头分流至非洲和中国,结合各自民族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观照社会现实,形成同“源”不同“流”的迥异风格,但是并未由此流散而去。研究两部作品的家园书写主题,可以探究两条不同的“流”经由相异的国度重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共同憧憬和探索理想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论萨特小说《墙》的人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小卫 《渭南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1):67-70
在萨特的学创作中,短篇小说《墙》隐含了其诸多的人学命题与思想。本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切入,透过人学的视角,在学与哲学的融汇点上,剖析了萨特的存在主义人学观:人的本质是自由的,人人都有自由选择的权利;焦虑是对自由进行反思的一种意识;小说中荒谬的结局充分验证了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相似文献
17.
论安顿小说精神意义的阙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颠覆安顿们口述实录式情感探索小说真实性元素的基础上,本文力图探讨该类小说本身精神主义或文学价值的阙如,认为世纪之交几乎泛滥成灾的中国所有口述实录类情感探索小说,一如安顿的《焚心之恋》,都不老祖宗是一条条正在茫然失措的寻找海洋的河流,它们谁也载不动我们破碎的灵魂。 相似文献
18.
19.
张辉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9,22(1):15-18
欧茨的长篇小说《中年》巧妙运用各种叙事手段塑造了一个救赎者——亚当的形象,表现了作品的“精神救赎”主题:现代社会中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危机和信仰危机。通过细致分析《中年》的平行结构、多视角叙述和自由直接引语等叙事特征可以揭示作品在表层叙述下的深层含义以及小说所蕴涵的主题意蕴。 相似文献
20.
谈《推销员之死》中的人物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销员之死》是阿瑟.米勒的代表作。该剧展现了一个普通美国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为了表现梦想与现实的冲突、成功与失败的主题,米勒在该剧中巧妙地运用了人物对比的写作手法。主人公威利父子在多重角度上与哥哥本和邻居查利父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前者代表了幻想与失败,后者代表了现实与成功。通过这样的对比,戏剧的主题得到深化,文本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得到推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