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采用通辽地区沙地水稻生产上常用的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单穴产量与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显著正相关,与空粒数呈显著负相关,与其它性状呈不显著负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实粒数、千粒重对产量具有正向效应,而生育期、株高、分蘖数却对水稻的单穴产量具有负向效应。在沙地衬膜条件下,应选择穗长、生育期适中、千粒重大、分蘖数较少、实粒数多、株高适中的品种易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普通小麦品种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0份皖北小麦主栽品种进行遗传性状分析,以探讨品种产量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旨在为小麦的遗传改良与育种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千粒重,小穗数,小穗粒数,粒宽,小穗密度,粒长,穗长,株高,分蘖数和护颖长短。其中千粒重、小穗数和小穗粒数是制约产量的最大因素;粒宽、小穗密度、粒长、穗长、株高、分蘖数和护颖长对产量制约力依次变小。因此,高产育种时,宜考虑选择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高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量水平玉米的性状构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近3年来参加重庆市玉米预备试验的233个品种(组合)为材料,根据其该年与对照农大108的产量增幅,划分3种类型,并比较不同类型品种(组合)不同年份的穗粒、植株性状。同时还对233个品种(组合)的产量与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高产类型品种(组合)表现为高秆、长穗、深粒;性状与产量相关紧密程度依次为株高、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千粒雨、穗行数、出籽率和秃尖长,其中行粒数和下粒霞以直接作用为主,而株高、穗位高、穗长以间接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
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 …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5个矮秆小麦品种(系)为母本,8个主要农艺性状较好的品种(系)为父本,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研究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结实小穗,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粒重7个性状的配合力和遗传力。  相似文献   

5.
山栏稻是海南特有的一类旱稻种质资源。利用相关分析和灰关联分析等方法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栏稻群体的稻穗普遍较长,结实率、千粒重、出糙率、精米率、胶稠度和碱消值普遍较高,水分含量普遍较低,糯稻品种的直链淀粉(干基)含量均未超过1.6%且胶稠度均为100;山栏稻群体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垩白粒率、垩白度和透明度等性状的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较丰富;与主要品质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线性关系的农艺性状有株高、有效穗数、千粒重;穗长、千粒重、结实率与主要品质性状关联度较高,有效穗数与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株高与粒长(长宽比)、胶稠度、出糙率、整精米率的关联度较高。研究结果可为海南山栏稻优良品系选育和水稻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甜、糯玉米杂交种的产量相关性状分析与育种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4个甜、糯玉米为研究材料,对影响甜、糯玉米鲜穗产量的8个性状和影响糯玉米籽粒产量的10个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各主要数量性状对甜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穗粗>采收日数>穗行数>穗位高>行粒数>秃尖>株高;对糯玉米鲜穗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穗位高>株高>行粒数>采收日数>穗粗>穗长>秃尖>穗行数;对糯玉米籽粒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粗>株高>穗行数>穗位高>穗长>行粒数>出籽率>秃尖>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优质稻穗部性状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育成的桂花香品系及目前广东优质稻生产中3个当家品种的主要穗部性状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优质稻单株有效穗数与每穗实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实粒数与冠层3片功能叶的叶宽、灌浆期叶面积指数(LAI)等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株高与千粒重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每穗实粒数和单株有效穗数呈负相关。试验结果说明,在一定株高范围内,适当增加冠层3片功能叶的叶宽、减小这3片功能叶的张角,同时增加叶面积指数、茎秆直径是优质稻株型改良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2003年在永昌种植的九个春小麦品种对其农艺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品种在穗长、小穗数、株高上有显著差异,而有效分蘖、株粒重和产量则无显著差异。从各农艺性状对产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中可以看出株粒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穗长次之,小穗数和有效分蘖及株高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皮燕麦品系对其产量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方法:通过2018~2020年试验研究,测定不同品系的生育期、株高、穗长、主穗铃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分蘖力、小区产量和倒伏率,并与对照白燕7号进行比较。结果:ND021621籽粒产量最高,千粒重最大,生育期较短,分蘖力较强,穗粒重较大,倒伏率、主穗铃数、穗粒数和株高中等,穗长较短;ND020965产量次之,千粒重中等,生育期最短,倒伏率最低,分蘖力最高,穗粒重中等,穗粒数较少,主穗铃数最少,株高和穗长最短;Newbury产量第三千粒重较大,生育期最长,穗粒重和穗粒数最大,倒伏率较低,株高、穗长和主穗铃数中等,分蘖力较弱;Souris、Ly01-18和Ly01-12籽粒产量较低,综合性状一般。结论:品系ND021621、ND020965和Newbury籽粒产量较高,倒伏率低,综合性状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冀东地区夏玉米农艺性状对籽粒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22个夏玉米品种的籽粒产量与9个性状的关联度。结果表明:行粒数、单位面积穗数、株高、出籽率与夏玉米产量关联度最大,说明这些性状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本生态区夏玉米生产中,提高果穗的行粒数、单位面积穗数,同时选择株高适宜、出籽率较高的品种是提高夏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优质稻株的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测定桂花香等4个优质稻品种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农艺性状中的穗枝梗数和穗总粒数、穗实粒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成穗率与穗长之间,穗复枝数与穗总数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有效穗数与茎宽之间,千粒重与穗复枝数、穗实粒数均呈显著负相关。稻米品质中的糙米率与精米率呈极显著正相关,精米率与整精米率、蛋白质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碱消值与直链淀粉含量之间,垩白率与糙米率、蛋白质之间均呈显著负相关,精米率与垩白率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农艺性状与稻米品质之间不呈显著相关。单株生产力对蛋白质含量的直接影响是负值,而生产力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是正值,直接影响比间接影响大。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遗传背景相同的籼粳中间型重组自交系(RIL)9个品系与5个籼、偏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的F1主要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9个农艺性状均表现为正向超亲优势,以单株产量、穗实粒数、株高和穗总粒数表现的优势较强,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的优势较弱;F1单株产量仅与父本穗长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F1单株产量的超亲优势与父本单株产量、有效穗数、结实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父本抽穗天数和千粒重却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杂种的抽穗天数、有效穗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优势呈极显著正相关.亚种间杂交稻超高产的获得关键在于要协调好产量目标、亲本产量构成因素和其杂种优势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e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was studied through mid-parent, standard variety and better parent for 11 quantitative traits in 17 parental lines and their 10 selected hybrids in rice (Oryza sativa L.). The characters were plant height, days to flag leaf initiation, days to first panicle initiation, days to 100% flowering, panicle length, flag leaf length, days to maturity, number of fertile spikelet/panicle, number of effective tillers/hill, grain yield/10-hill, and 1000-grain weight. In general the hybrids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respective parents. Significant heterosis was observed for most of the studied characters. Among the 10 hybrids, four hybrids viz., 17Ax45R, 25Ax37R, 27Ax39R, 31Ax47R, and 35Ax47R showed highest heterosis in 10-hill grain yield/10-hill. Inbreeding depression of F2 progeny was also studied for 11 characters of 10 hybrid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breeding depression were found in many crosses for the studied characters, but none was found significant. Selection of good parents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for developing high yielding hybrid rice varieties.  相似文献   

14.
籼粳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舢粳亚种间杂交组合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性状之间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其中,株高与实粒数、结实率,穗长与总粒数、实粒数,总粒数与实粒数和结实率,以及实粒数与结实率之间具有显著的表型相关,总粒数与实粒数,实粒数与结实率,以及穗长与株高和结实率之间具有显著的遗传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大多归因于显性效应,而粒重与穗长、总粒数和实粒数之间,以及总粒数与实粒数之间还具有极显著的加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该文对2001-2010年四川省审定的杂交水稻中籼迟熟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多元分析.结果表明:结实率是极为活跃和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稻瘟病病级;之后是全生育期、株高、穗数、粒数和粒质量.因此,四川省杂交水稻中籼迟熟品种的高产育种方向应是在保持现有全生育期的状态下,适当降低株高,在主攻结实率的同时,协调好穗数和粒质量,强化抗性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沈农265等33个辽宁省主栽品种及区域试验品种(品系)为试材,研究穗部性状与茎叶性状关系的结果表明,单株有效穗数与多数穗部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而每穗粒数与多数穗部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剑叶长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负相关,剑叶和倒2叶鞘长与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饱粒数、着粒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倒1节间与一次枝梗数、一次枝梗饱粒数、着粒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倒3节间长与单株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低温潜沼性逆境是我国稻区常见逆境之一,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温潜沼性逆境的耐受能力及农艺表现,对于提高稻田产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选取四川盆地常用水稻品种,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观测并分析不同水稻品种的分蘖动态、穗部性状等农艺指标.结果表明:① 低温潜沼性逆境下,耐受能力较强的协优027和冈优188,在分蘖期(5月306月30日)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其最大分蘖数分别为24.93和23.90,显著高于其它参试品种;其平均株高增长率在分蘖期分别为5.2%和5.7%,显著低于其它参试水稻品种.② 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结实率较非逆境下的结实率分别降低5%和2%,穗长分别降低0.8%和0.1%,降低程度显著低于其它参试品种.③ 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稻谷产量分别为7.16,6.61 t/hm 2,显著高于辐优151(4.81 t/hm2)和川谷优204(3.43 t/hm2).④ 低温潜沼性逆境下,水稻耐潜指数与水稻产量间的相关系数为0.64(P0.05),与水稻产量降低程度间的相关系数为-0.78(P0.01).低温潜沼性逆境耐受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协优027和冈优188),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的分蘖数较多,结实率和穗长降低程度较低,产量降低程度较小,更容易获得高产.水稻耐潜指数可以用来评价不同基因型水稻对低温潜沼性逆境的耐受能力,耐潜指数越高,其在低温潜沼性逆境下产量降低程度越小.  相似文献   

18.
以海滨锦葵优良单系杂交的F2代群体为材料,对产量性状进行了广义遗传力、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期为提高海滨锦葵产量提供有益信息.结果表明:F2家系单株种子产量平均值为12.84 g,比2001年在滩涂海滨锦葵自然生长群体中随机选择的80个单系的平均单株产量(4.25 g/单系)有显著提高;在10个产量性状中,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依次是结果枝比、种子成熟度、结果枝数、分枝数和果实数;6个因子(果实数、地径、结果枝数、株高、分枝数和结果枝比)与单株产量高度正相关,且这6个因子彼此高度相关;结果枝高度与上述6个因子及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依次是结果枝数、地径、分枝数、株高和果实数.对海滨锦葵而言,地径和分枝数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关键,而结果枝高度的负选择也可显著提高种子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