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方高寒地区玉米秸秆为研究对象,利用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选取颗粒尺寸、堆积尺寸、堆积密度以及含水率为影响因素,在自制的阴燃试验台进行北方高寒地区玉米段状秸秆的阴燃特性的研究.研究表明:秸秆尺寸350 mm、堆积尺寸250 mm×350 mm×300 mm、堆积密度40 kg/m3、含水率20%时,炉腔内温度高、阴燃时间最长,最高平均温度为701.6℃,阴燃时间为145 min;阴燃时阴燃波自上而下,温度的变化自上向下逐渐升高,属于正向阴燃.  相似文献   

2.
逆向阴燃传播的积分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一维逆向受迫条件下的阴燃传播和向有焰火转化的模型.在逆向受迫对流每件下,忽略残碳和氧气的反应,材料阴燃的化学反应采用两步反应模型,使用积分方法求解各个移动区域的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推导出阴燃传播速度、温度以及氧气浓度分布.结果表明逆向阴燃是氧控制反应,阴燃速度与氧气量供应成正比,氧气在阴燃反应区被完全消耗,阴燃难以转化为有焰火.模型预测的结果与实验数据的比较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市售各种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阴燃烟气中亚硝胺的含量,并探讨了与卷烟焦油和烟碱量的关联,实验证明:降低焦油对于减少卷烟阴燃烟气中亚硝胺含量的作用很有限,而采用选择性吸附/催化分解亚硝胺的添加剂等降害新技术则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用渐近分析法对一维稳态逆流阴燃进行了分析,模型中将填充床沿气体流动方向分成三个区,预热区、氧化降解区和热解反应区,分析表明,阴燃峰值温度和阴燃传播速度主要由降解来决定,崦氧化降解和热解反应同时决定热解区的结构,推导了活性物全部转换情况下的温度分布,气固质量分布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泡沫材料是阴燃火灾中的典型可燃物之一.在实验台上进行了自然对流条件下通风面积变化的阴燃实验,利用热电偶测量材料内部温度变化,用气体分析仪测量所产生的CO浓度.结果显示,对于横截面积为408×10-4 m2的泡沫材料,当通风面积与材料横截面积之比r小于1/260时阴燃会熄灭,r>1/260时阴燃会最终转化为明火.由此确定该数值是阴燃维持的临界通风面积.通过不同通风面积情况下生成的CO量的对比,发现在r=1/260时生成的CO明显增多,说明在形成明火后,由于空气供应受限,会大量产生CO.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热解炭阴燃特性,在自行设计的炭粉阴燃实验台上对玉米秸秆粉热解残炭阴燃特性中的温度、尾气和燃烧速度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阴燃前锋下移,各温度测点峰值逐渐下降,峰值持续时间增长;在阴燃发生的前11h内,气体产物中C(CO)∶C(CO2)>1;阴燃初期的阴燃速度最快,随后逐渐减慢.  相似文献   

7.
水平填充床中纤维质燃料正向阴燃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孔燃料三步反应动力学过程,建立了2D非稳态纤维质材料填充床阴燃的数学模型.阴燃的化学动力过程包括燃料热解、燃料放热氧化及焦炭的放热氧化.该模型既考虑了固-气之间的热交换,也考虑到气体在多孔介质内的扩散系数变化.数值模拟了来流速度对阴燃速度及平均最高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燃传播速度与来流速度基本上呈线性关系,来流速度对阴燃最高温度影响不大.同时也模拟了燃料阴燃过程中气体组分(O2、CO、CO2及H2O)的变化.通过改变3个反应指前频率因子发现:增大A2(燃料氧化频率因子)会加速阴燃,增大A1(燃料热解频率因子)和A3(焦炭氧化频率因子)均会减小燃料阴燃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市售各种烤烟型和混合型卷烟阴燃烟气中亚硝胺的含量 ,并探讨了与卷烟焦油和烟碱量的关联 .实验证明 :降低焦油对于减少卷烟阴燃烟气中亚硝胺含量的作用很有限 ,而采用选择性吸附 /催化分解亚硝胺的添加剂等降害新技术则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阴燃中烟气流动和氧气扩散是影响传播速度和温度场的关键,目前少有报道。本研究搭建了单镜离轴纹影系统,对不同直径(3、4、5 mm)和不同种类(生物质、炭)棒状燃料的阴燃烟气流动进行了纹影观察和图像记录分析。结果表明:与视觉下模糊的生物质阴燃烟气图像及不可见的炭棒阴燃烟气图像相比,两者的纹影图像较为清晰;纹影图像显示,在稳定阴燃过程棒状燃料周围的烟气流动为层流;相比于生物质棒,炭棒烟气流动的纹影图像更加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其CO2浓度更高的原因;生物质棒阴燃最大烟气直径约为其直径的2倍,炭棒最大烟气直径约为其直径的3倍。  相似文献   

10.
2005年2月13日8时40分,位于宜宾市江北川云中路吊黄楼油库旁的一储存酒糟、五粮液系列酒的一楼一底综合仓库发生火灾,宜宾市、翠屏区两级政府果断启动特殊灾害事故应急机制,迅速调集6辆消防车50余名消防官兵、70余名公安民警、200余名武警官兵赶赴现场灭火抢险和疏散转运物资,当日17时,险情基本排除,次日凌晨2时,整个抢险战斗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1.
纤维质燃料水平填充床反向阴燃传播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两步反应动力学机理(包括燃料热解和燃料的氧化),建立了二维非稳态燃料填充床阴燃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既考虑了固相和气相之间的热传递,也考虑到了气体在多孔介质内扩散系数的变化.辐射换热采用扩散近似方式予以表达.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阴燃传播速度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当来流速度超过0.35 cm/s时,阴燃速度增长幅度大大减小;来流速度对阴燃最高温度影响不大.同时还模拟了燃料阴燃过程中气体组分(O2、CO、CO2及H2O)和固体成分(燃料、焦炭)的变化以及温度分布情况.图8,表2,参12.  相似文献   

12.
燃池是一种利用生物质阴燃的新型加温方式.为探究不同含水率的水稻秸秆对燃池供热的影响,利用自主设计的实验台(600 mm×560 mm×300 mm)进行含水率对水稻秸秆阴燃时内部特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的稻秆均近似呈现整体阴燃传播形式;不同含水率对稻杆阴燃前期干燥过程以及持续300℃以上高温的时间影响显著;对稻杆内部的最高温、内部炭氧化过程以及失质量特性等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生物质燃烧和阴燃的共性和差异,分类总结了生物质燃烧和阴燃过程的特点,得出大颗粒生物质燃烧过程和自然对流条件下生物质粉正向阴燃物理过程近似的结论.对比了这两种过程的物理化学反应特性、传输机理及边界条件,得出结论:两种过程干燥、热解等物理化学反应机理相同,炭氧化过程稍有差异、边界条件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4.
植物编程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的编程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death,PCD)的研究是紧随对动物编程性细胞死亡研究在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研究热点。大量实验证明,植物的PCD在发育以及植物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广泛存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综述了植物PCD在形态上和生理、生化上的特征,以及近年来对其信号转导,盎基因调控和一些相关因素作用的研究,最后在比较动、植物PCD的基础上,得出了植物PCD典型特征,并提出了植物PCD研究的意义和可能取得进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多孔颗粒床阴燃着火实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生在多孔颗粒床的阴燃着火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针对最常见的加热方式热接触,设计了平板加热的实验模型,实验表明,长时间的缓慢升温后突然出现温度的跃升是阴燃着火的基本特征,采用有限区域临界着火理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发生阴燃着火的临界现象的规律,主要包括:(1)燃料床尺寸不变时,如果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则临界环境温度降低,临界点燃温度增高;(2)环境温度不变时,如果临界热流密度增加,则燃料床的临界尺寸减小,临界点燃温度增高;(3)热流密度不变时,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点燃的临界尺寸较小,同时临界点燃温度较高,以上结论与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非绝热逆向阴燃波的一维定常解的数学性质,并对富燃情况下逆向阴燃的定常解进行数值模拟。理论推导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温度、固体质量浓度和氧气质量浓度在x趋于正无穷时趋于定常数,且温度在无穷远处的极限为环境温度θ0,而固体质量浓度和氧气质量浓度在无穷远处的极限的乘积为零。  相似文献   

17.
植物在盐害下的渗透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遭受盐胁迫时的重要反应就是体内产生大量的渗透调节物质:无机盐离子和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大量研究证明,有机物是植物在盐境下最重要的渗透调节剂,它无毒,且对稳定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对有关渗透调节剂的基因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作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8.
油樟是宜宾重要的经济植物。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宜宾油樟根、茎、叶水浸提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油樟对小麦的化感作用和供体的不同器官、浸提液浓度以及受体的不同发育阶段有密切关系。油樟浸提液主要延迟小麦种子的萌发。随浸提液浓度的增大,小麦种子的最终发芽率、发芽速率、幼苗叶绿素含量呈倒“N”形变化,而幼苗高度、根长呈倒“V”形变化。化感强度综合效应是叶 > 根 > 茎。预示油樟根、茎、叶所含化感物质的种类及含量不同,同时小麦的不同发育阶段或生理指标对这些化感物质的反应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基于植物的生理代谢特性和环境适应性,植物修复是空气甲醛清除最为节能环保和有效的方法。对大量室内观赏植物、部分小型野生植物和农作物及基因改造植物的甲醛清除作用的调查研究可知,植物对甲醛的清除过程涉及甲醛的吸收、转运和代谢3个阶段,植物通过叶片(主要是气孔、保卫细胞、叶表角质膜扩散)和根毛吸收甲醛,植物吸收的甲醛大部分在吸收部位的组织细胞中代谢,小部分转运至根际或者从根部转运至叶,植物代谢甲醛的途径主要为卡尔文循环、C1代谢和乙醛酸代谢,不同代谢途径的作用和特点不同。基于此,关于空气甲醛污染进行植物修复的进一步研究提出3点建议:(1)开发甲醛清除能力强的植物种类;(2)探索植物代谢甲醛的新途径;(3)深入分析甲醛代谢对植物正常光合作用及生物质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植物的某些组织中存在富含甘氨酸的蛋白质,根据GRPs中甘氨酸的含量和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及排列顺序的差异,推测植物的GRPs存在3种类型,这些GRPs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植物防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大量的GRP基因被分离鉴定,并对一些GRP基因的启动子进行了分析,GRPs基因的表达受植物发育的调节,具有组织或器官特异性,很多GRP基因的表达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