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道路中信号控制路段行人过街往往因不合理的信号导致行人不愿遵守交通信号规则,造成机动车与行人通行冲突,给道路交通带来了极大地安全隐患.通过对路段行人过街现状调研分析,以人车协同控制为目标,充分考虑不同行人数量下行人过街的等待时间、过街需求及机动车的通行效率,设计了一套基于人车协同的感应式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系统,通过...  相似文献   

2.
利用临界间隙理论,定义了城市道路行人过街的安全感知特征;在此基础上,利用概率论方法,研究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冲突和碰撞微观机理,分别推导出人车冲突和碰撞概率微观模型.采用贝叶斯全概率公式和蒙特卡洛仿真方法求出具体的概率值,来分析行人安全感知、驾驶人反应时间、车流量及车速等对行人安全造成的影响.最后,基于人车冲突概率的90%置信水平,建立了行人过街的危险度评价指标,从而为交通管制实施提供最佳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出行需求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系统中行人与机动车之间的矛盾日益严重。为了有效缓减人机冲突,确保行人安全过街,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本文主要从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研究行人过街对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首先明确行人过街影响区、行人过街影响时间等概念,确定道路通行能力在行人过街影响下的计算公式;结合调查数据,得到过街行人到达率与影响时间的统计关系,建立行人过街对通行能力影响的数学模型;最后针对城市道路的典型路段,进行实例计算与仿真评价,通过对比模型计算值与仿真模拟值,对模型进行有效性验证。  相似文献   

4.
<正>概述当前城市机动化进程发展迅速,人车交通矛盾加剧,行人出行不便程度加大,道路平均车速下降,城市交通效率降低。为此,加强对城市交通综合整治的力度,加大对人行天桥(地道)设施的投资建设,对解决道路节点上的人车混行问题及提高行人过街的安全性和车辆行驶的顺畅性具有现实的社  相似文献   

5.
人车冲突是影响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选取典型信号交叉口,分析了过街行人堆积与右转机动车之间的冲突行为。对北京市闹市口大街和宣武门西大街的交叉口高峰时段进行了全程录像,提取了行人等待和右转车辆的空间分布特征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了影响机动车右转的相关因素,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解释了各影响因素与机动车延误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过街行人堆积的数量对右转机动车延误的影响最大,二者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在今后的交通管理控制中,减少或避免人车冲突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大型路口行人与车辆冲突、现有步行过街设施增加行人过街负担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便于施工的轨道式智能行人过街系统.给出了过街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走行机构、承载平台、动力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系统运行方式采用触发运行和信号协同两种方式,实现了行人快速、便捷过街,缓解大型路口人、车拥堵状况,改善了行人过街体验.针对城市大型路口行人与车辆冲突、现有步行过街设施增加行人过街  相似文献   

7.
针对城市重点区域机动车交通与行人交通的矛盾日益加剧,人车抢道、行人过街难、行人违章过街妨碍交通安全等问题。该文阐述了开展城市重点区域行人过街设施调查研究的意义及开展该项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总结出两大类五小类人行过街设施,并列出选择人行过街设施需综合考量的因素,最后针对现有人行过街设施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了相应改善对策,旨在进一步完善主干路网上的行人过街设施,对今后行人过街设施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智能驾驶场景下的人车冲突问题与行人过街行为密切相关,为使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 ADAS)具备识别行人过街意图的功能,并对人车碰撞事件预警,提出一种基于图表示学习(graph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GRL)方法的行人过街意图识别框架。它采用开源工具对行人骨架信息进行识别,采用图方法,以行人在一段运动过程内每一帧的骨架关键点为节点,以骨架自然连接关系、相关关系和时域关系为边建立图模型,实现对行人动作序列的表征。以图结构数据为输入,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训练行人过街意图识别模型。在自动驾驶数据集PIE上对所提出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显示,行人过街意图分类准确率可达90.29%,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识别行人过街意图,对提高智能车决策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科学判断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的严重度,提高过街行人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风险,选取对过街行人与机动车冲突影响比较显著的碰撞时间(TTC)和冲突速度(CS)两个因子为评价指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云理论的行人与机动车冲突严重度判别模型。首先,引入过街行人-机动车冲突的相关概念,分析碰撞时间和冲突速度对人车冲突安全性的影响,分析人车冲突严重度判别过程中评价指标自身的随机模糊性问题,建立评价指标属性离散标准,并由此构建人车冲突严重度矩阵,确定了人车冲突等级。然后,介绍了云模型相关理论,利用已建立的人车冲突严重度矩阵构建其云推理评估模型,实现了人车冲突严重度的定性概念与评价指标定量概念之间的自然转化;该模型充分利用云关联规则建立了云推理器,由此计算得到的冲突严重度和严重等级为最终评价结果,并根据冲突严重度对人车冲突进行了排序。最后,随机选取某条道路的过街人车冲突的样本数据,按提出模型计算得到了人车冲突严重等级,并与常用的评价方法相比,以验证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云理论的人车冲突严重度评价简单,判断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路段行人-机动车冲突观测方法及冲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交通冲突技术理论,对上海市9个路段的无信号灯控制人行横道处的人车冲突过程进行全程录像.通过读取冲突过程中的车速变化过程、车辆运行轨迹变化过程和行人的避险行为,建立了行人一车辆冲突严重程度的辨别指标,对人车冲突过程中行人以及车辆的避险特性进行了定量的总结和分析.研究表明,路段车速与行人过街速度呈线性管理;大多数车辆与行人发生冲突时,在距离冲突点的位置28 m以内才开始采取避险行为;在行人到达为120~140人·h-1或者平均车头间距为85~100 m时,行人通常会聚群寻找可穿越车流间隙过街.  相似文献   

11.
行人夜间行街的安全系数普遍不高,人车之间的交通冲突居高不下。由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引发的交通事故频频发生,行人的过街安全问题急需解决。针对这一交通现象,将着重研究行人夜间过街的安全性,从机动车与慢行交通着手,设计行人夜间预警系统。最后利用交通仿真技术验证系统的必备性,为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出行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城市交通普遍存在交通秩序乱、交通拥堵以及交通事故多发等问题,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部门都在积极寻找良策。在有序、安全和畅通三者中,有序是基础,城市道路交通秩序的管理意义重大。通过对部分城市交通调查,深入分析了城市交通无序、交通拥堵以及事故多发的成因。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秩序民警的职能出发,结合各地交通管理措施实施经验,提出了保障路权、以人为本、交通组织精细化以及科学精确使用警力的交通管理策略,在路口交通组织方面提出了通过改变信号系统设计来优化行人过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缓解城市交通中的人车冲突,行人可控式交通灯应运而生.提出了行人可控、人车兼顾的交通方案,并基于LabVIEW实施了仿真设计,清晰地呈现了行人控制按钮带来的和谐通行.方案中,行人通行时间可根据人流量予以增加,但仍限定每次通行总时间,以避免车的拥堵,有利于在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性的同时,减少人车相互干扰带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相辅相成。城市道路系统好比是城市道路交通的硬件,是静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交通好比是城市道路系统的软件,是动态的交通设施。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以城市用地布局为基础,以城市道路交通流量、流向为根据。否则道路走向和道路宽度等众多因素的确定,缺乏依据。只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了解城市人口发展规模、城市交通流量以及城市人、车流动轨迹,才有可能科学、合理地制订道路规划,使之成为具有交通功能良好的城市道路系统。同理,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道路网系统规划以及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亦是城市交通规划的重要依据,有了好的道路网才有可能合理确定城市交通规划、城市公共交通路线规划,以及公交站场位置的确定。因此上述两者应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交叉口信号过渡期间行人与车辆常因路权不明确而产生冲突导致交通事故的问题,设计基于车路协同的行人过街主动安全预警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将该系统分为检测模块、控制模块、预警模块及无线通信模块;该系统检测行人和车辆的位置与速度,并对冲突情况进行判别,针对不同情况,执行相应的预警方案;该系统通过语音提示桩对行人进行预警,通过智能斑马线的不同颜色显示,对行人和车辆进行双向预警;在对停车视距模型和行人过街安全心理模型进行改进的基础上,提出考虑人车特性的车辆安全制动距离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将多种因素协同耦合,考虑了车辆大小和类型对行人心理的影响,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所设计的系统从理论和技术2个方面解决了行人过街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6.
胡萍 《安徽科技》2014,(4):32-33
城市道路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固城市道路建设规模空前扩张,城市道路交通需求蕾与日俱增.伴随的是汽车与行人之间的矛盾凸显,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城市拥堵、城市污染、城市交通安全等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无信号控制人行横道处,行人过街没有过街信号的保护,与机动车相冲突,研究行人过街穿越行为对提高行人的安全和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过街行人在不同到达车速下选择不同可穿越间隙的比例,接着通过分析行人过街时车辆速度的变化研究了过街行人与车辆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综合违法过街时间收益、安全风险、经济处罚和管理成本,分析了过街行人、管理部门的得益,分别构建了行人过街决策演化博弈模型和过街行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在过街行人群体内的博弈中,按人群到达顺序的不同区分为两个群体,先到的群体在违法过街和守法等候两种决策中选择,后来的群体在跟随与不跟随中选择,分析这两个群体的收益与风险从而建立博弈矩阵,并分析在各种情形下所达到的博弈平衡,揭示了行人过街的机理。在行人与管理者的博弈中,在警力资源有限、考虑管理成本的情况下,得出了双方的博弈收益矩阵,并揭示了各种处罚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拟合广西梧州市中心城区无信号交叉口的实测数据, 研究了行人的过街决策行为和过街速度, 并在此基础上, 引入了行人决策距离和临界安全距离两个概念. 实测数据表明, 交通平常期行人过街速度在平均速度附近变化: 如果考虑行人在路边的等待时间, 行人的平均过街速度为0.6 m/s; 如果不考虑行人在路边的等待时间,行人的平均过街速度为0.8 m/s. 经统计学D’Agostino法检验发现,交通平常期行人过街的平均速度分布不满足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0.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不同行人过街时的交通心理及其行为特点,运用物理学中场论的方法,结合对过街行人的心理分析,将行人过街时心理上的受力进行量化,建立了行人在路段过街时的心理场场强模型。通过模型可以得出行人与车辆间的安全场强。将心理场模型运用于对重庆市回龙路三处地点进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对行人进行心理受力分析可以为过街设施的改进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