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孟锐 《广东科技》2012,21(23):170-171
近年来,煤矿开采规模逐渐扩大,相应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农田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河川径流量减少、露天水供水水源干枯,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露天水中等。因此煤矿绿色开采显得日益重要。详细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技术体系、实现方法等,对煤矿绿色开采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得到广泛地应用,但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开采区地质沉陷,影响岩层表面的建筑物和使生态遭到破坏,而大量的建筑物的拆迁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需要增加煤矿开采的投入,如何控制煤矿开采沉陷成为控制成本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本文通过对部分充填开采技术进行探讨,了解部分充填开采技术对于煤矿开采中预防发生沉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煤矿开采规模逐渐扩大,相应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主要表现为:农田及建筑物破坏、村庄迁徙、矸石堆积,河川径流量减少、露天水供水水源干枯,在地面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矿物内的有害物质流入露天水中等.因此煤矿绿色开采显得日益重要.详细阐述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内涵、技术体系、实现方法等,对煤矿绿色开采具有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筑物下开采的主要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了波兰建筑物下开采的主要原则,简要介绍了波兰煤矿建筑物下开采应用成功的Budryk-Knothe理论及评价标准。论述了“三下”开采对地面的最小影响方法。  相似文献   

5.
概率积分法在煤矿采空区地表变形动态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开采沉陷是由于煤矿地下煤层的开采导致的一种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对土地的破坏非常严重。由于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在开采沉陷区修建建筑物成为发展方向,所以研究开采沉陷造成的地表变形,并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应用概率积分法对肥城曹庄煤矿造成的地表变形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煤炭的大规模开发对煤矿周围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造成的开采沉陷灾害日益突出。在沉陷区内,地表建筑物的损害不断加剧。并对艾友矿106采区开采对地表沉陷影响进行了预测。将地表建筑物在沉陷区内所处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类,确定了地表移动、变形范围及地表建筑物损坏程度及其分布。并总结归纳了建筑物受损过程的动态破坏规律。另外,本论文总结了建筑物受采动影响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如何解决陶阳煤矿井田范围内零星分布着的建筑物压煤开采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目前,陶阳煤矿煤炭储量逐步枯竭,与建筑物留设煤柱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寻求和探索新的方法,最大限度地解放建筑物下的压煤。  相似文献   

8.
张勇 《科技信息》2011,(26):287-287
地下开采是煤炭生产中最常见的形式,地下的煤炭被开采以后,在采空区上方的岩层和地表将产生移动和变形,地表的移动和变形将影响地面建筑物,使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综采放顶煤开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更加突出。本文运用动态测量方法对煤矿开采中引发地表变形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9.
充填开采是实现煤矿绿色开采的关键技术之一。邢台矿区积极探索、实践煤矸石井下充填开采工艺,既为煤矸石找到了出路,减少地面沉陷,又释放了大量建筑物下煤炭资源,使矿区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四川省芙蓉煤矿矿区的地质条件分析,对采煤引起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地面变形,进行了计算,从而对正在开采和未来开采区地面拟建建筑物的稳定性做出了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煤矿在井下开采过程中,局部区域的上部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会受到煤层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造成地面变形而破坏,因此,留设保护煤柱是常常遇到的一项技术工作。本文应用《垂直剖面法》理论,结合漳平煤矿医院实际圈定了井下保护煤柱边界。  相似文献   

12.
兖州矿区杨村煤矿火药库下采煤是该矿首次进行的建筑物下采煤试验研究项目.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在薄煤层开采条件下地面建筑物所受到的采动损坏程度以及用对比法分析地表移动与房屋变形的关系,同时也分析研究了该矿具体地质采矿条件下地表岩层移动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应用条带开采进行建筑物下压煤开采,除保证留设煤柱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开采宽度不超过上覆岩层所形成稳定结构(托板、平衡拱、梁等)极限宽度外,条带开采还应保证地表不出现波浪型下沉盆地。以概率密度函数法为基础,从开采沉陷的角度分析了条带开采煤柱宽度、采出宽度和地表变形的关系,得出了条带开采煤柱宽度和采出宽度的最佳匹配计算方法,对条带开采地表移动和变形控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图6,参10。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梧桐庄矿密集村庄下采煤全局性的技术思路和协调式跳采技术思想。根据南神岗村煤柱的开采设计分析了协调式跳采对村庄房屋的影响,通过村庄下开采试验和地表移动观测结果分析,得出这种开采技术对于村庄下煤炭的高效开采有着重大的意义,对其他类似条件下的"三下"采煤工作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煤矿各种"孤岛"采场中,有大量的全部区段回采结束后留下的采区煤柱类"孤岛"采场,由于采场中分布有大量的废旧巷道,导致开采难度增加,而二面或三面,甚至四面采空使得矿压显现十分突出,冲击矿压的危害显著增加,煤柱中的旧巷及断层使得"孤岛"采场开采面临的问题和安全隐患都更加突出。针对杨村煤矿315工作面面临三面采空、旧巷密布及断层横穿等诸多不利因素,从地质条件、采矿影响两个方面来分析315面开采的冲击危险性。  相似文献   

16.
文中主要研究榆阳煤矿延安组3#煤层覆岩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等问题,为矿井防治水和保水采煤提供设计依据。以2304综采面为工程背景,应用UDEC数值软件模拟计算了覆岩冒落带及导水裂隙带高度,并在采空区钻探和试验。研究表明:依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计算所得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为32.4~43.6 m.数值模拟冒落带和裂隙带高度分别为16和86 m.现场钻探、试验实测冒落带高度介于14.2~17.2 m,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介于84.8~96.3 m.导水裂隙带高度明显大于按《规程》计算得到的数值,经验计算在解决榆阳煤矿导水裂隙带高度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区域性,而数值模拟的冒落带高度和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得到了现场实测结果的验证,两者结果基本吻合。综合结果所得:2304综采面覆岩冒落带最大高度为17.2 m,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96.3 m.  相似文献   

17.
对于下伏煤炭资源的高速公路而言,必须及时掌握煤矿地下开采对其运营安全的影响。在分析一般公路下煤炭开采影响公路路基相关因素的基础上,综合研究采深、采厚因素对路基的影响,重点通过数值模拟手段分析采深采厚比对高速公路路基的影响,得出采深采厚比大于180∶1时,地下采煤所引起的地表变形对路基结构的破坏变形远小于一级保护建筑物容许的极限变形值,从而得出可以在高速公路下试采,最终全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针对抚顺煤矿计算采沉区以外批量房屋损伤,通过现场变形测量、地质勘查。得到了损伤房屋的分布、结构类型、破坏特点、场地条件等基本数据。结合区域地质构造和结构力学分析,提出了构造断层与采煤沉陷相互作用导致局部区域岩体运动呈现“多米诺骨牌”形式,总体趋势向沉降盆地中心运动,在断层线出露地表处出现“反陡坎”,揭示了在计算的正常沉陷范围以外地表若干建筑差异沉降破坏的形式与采沉方向相背的原因,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9.
以Knothe动态预计理论为基础,引入岩石流变变形力学模型,分析回采工作面的开采速度变化、停采对地面建筑物保护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保护建筑物下应保持匀速的开采速度;回采工作面停采及开采速度的变化都会引起建筑物的破坏应力增加,对地面建筑物保护非常不利;在特定的地质采矿条件下,存在一个对建筑物不利的开采速度危险区域,避开这一开采速度区域开采,能够有效地减小采动建筑物破坏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