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外体育运动不仅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但学生在课外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碰到的严峻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本研究的课题是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运动损伤特点和运动损伤项目地域性的差异,以及预防、减少伤害事故的方法手段和建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高校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2.
吕莹莹 《海峡科学》2009,(4):75-76,82
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福建铁路机电学校2006级的200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进行调查,并对运动损伤的特点、部位与性质进行分析,旨在寻找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3.
孙涛  周永明  李松  朱峰  候伟 《科技信息》2007,(13):193-194
课外体育运动不仅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能力和身体灵活性、协调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优良品质。但学生在课外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已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碰到的严峻和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笔者研究的课题是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的运动损伤特点,预防、减少伤害事故的方法和手段及建议,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搞好高校体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蓉 《科技咨询导报》2011,(28):236-236
随着我国健美操运动的飞速发展,在健美操运动中发生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运动损伤多以肌肉扭伤、韧带拉伤、关节损伤和皮肤损伤等情况为主,并且运动者对运动损伤的应急处理常识缺乏。本文通过对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使运动者提高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相似文献   

5.
以128名冰上项目运动员为对象,对其运动损伤流行病特点及病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冰球、速度滑冰和花样滑冰运动损伤发生率均较高,冰壶项目相对较低;腰背部、膝关节和踝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是肌肉伤、关节伤和韧带伤;损伤程度以中、轻度较多,重度损伤较少;急性损伤较多,慢性损伤较少.技术因素是造成冰上项目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郑浩  蒋立旗 《科技信息》2014,(2):155-156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州师范学院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的调查与分析,结果发现: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普遍。损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脚踝和手腕等部位,其损伤类型主要以韧带拉伤、扭伤和肌肉损伤为主,大部分损伤都是轻伤,学生在秋冬季节发生运动损伤的机率较高,通常是在专项训练和自主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通过研究分析,旨在寻找出引起运动损伤的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保护与防治措施,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为我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对学生掌握运动损伤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运动员在训练中产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训练因素,如疲劳过渡、局部负荷过大、缺乏保护和运动损伤知识等。因此提高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损伤意识,重视对急性损伤的及时处理是减少损伤发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特征因素分析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海峰 《科技信息》2009,(10):223-224
本文通过问卷及访问调查分析,对广州市高校大学生参加课内外体育活动时发生运动损伤的类型、部位、时段以及原因等情况进行调查,试图找出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发生的特征和一般规律,并提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上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力彤  王玫 《科技信息》2011,(10):I0250-I0250
在高校的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的运动损伤时常发生,本文根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些学生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调查江西财经大学散打队学生在散打运动中所发生的运动损伤的情况,对运动损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散打运动损伤具有"小外伤多,严重损伤少"的特点,并指出了预防损伤应注意的方面,旨在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推动散打运动的普及和提高。  相似文献   

11.
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自我损伤防范能力与损伤发生密切相关.对运动员开展自我损伤防范意识的教育与培养,可以有效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风险,为损伤愈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运动损伤防范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内容包括运动人体科学基本知识、体育道德与行为、竞赛规则、训练原则、科学的训练方法与专项技术、运动损伤发生规律和营养对机体损伤与康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关于我国现代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由此得知网球运动损伤发生率很高,网球运动损伤的好发部位有腕、膝、踝、肘等部位,损伤的类型以肌肉拉伤和关节扭伤为主,针对损伤治疗的研究较多,但是在运动损伤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以及伤后处理的影响因素这些方面的研究较少或较为简单,很少从训练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旨在找出当前有关网球运动损伤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探讨网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推动相关的研究向更为全面、精细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国内外对自行车运动损伤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按照损伤的流行病学、损伤因素、损伤类型及预防措施针对公路自行车、山地车和BMX(自行车越野赛)的运动损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新疆高校排球教学、训练、竞赛水平及预防运动损伤,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数据统计及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新疆9所高校2012、2013级的大学生及学校代表队员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比较分析高校男女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类型、发生场合、损伤部位及易引起损伤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排球运动损伤总体发生率为(62.7%),发生排球运动损伤场合为排球比赛(26.7%),经常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踝关节(21.9%)、指关节(15.9%)、膝关节(14.6%),运动损伤的主要类型扭伤(30.1%)和拉伤(23.6%),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技术动作扣球(31.8%)和拦网(25.2%),而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动作不规范(24.7%)和准备活动不足(22.2%)。说明教师对学生运动损伤采取的教学保护性措施应进一步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措施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对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要求在快频率的节奏下完成各种跳跃、转体、劈叉等技术动作,动作幅度大,易发生运动损伤.调查研究表明,其运动损伤种类为关节损伤、肌肉与肌腱拉伤、骨膜炎及骨骺损伤等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其中急性损伤占62.5%.分析了健美操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预防途径,为预防与减少健美操运动损伤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分析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损伤是妨碍青少年业余田径训练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为此,对青少年在田径训练和比赛中运动损伤的分布、损伤性质、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身体与技术相结合的活动。运动损伤无疑会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解我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基本情况,掌握其特点,保证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顺利进行都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本文对我校85级学生进行了运动损伤的调查,兹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沈阳几所普通高校的197名大学生进行有关运动损伤的人数,损伤的部位,损伤的发生率,损伤的时间以及损伤的原因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综合分析法以及对问卷进行数字统计,找出运动损伤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产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对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陈燕春  马少辉 《科技信息》2012,(24):300-300
本文通过对参加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操比赛的107名女子运动员进行运动损伤的调查,结果发现三个组别的下肢损伤多于上肢;青年组运动损伤主要以慢性为主,而甲乙组运动损伤的性质主要是以急性损伤为主;青年组和甲组损伤原因前三位依次是技术不正确、疲劳和力量不足;乙组损伤原因前三位依次是技术不正确、准备活动不充分和精神不集中。  相似文献   

20.
党剑 《科技信息》2008,(31):212-212
探讨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现状及损伤的特点,分析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提出预防运动损伤的对策、提高竞技健美操训练的科学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