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律师是近现代法治文明的产物。心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反映。一般说来,如果个体能够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心理。但有少数人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事、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与常人格格不入或不协调,给人一种脾气古怪的感觉,心理学上称此为心理障碍。客观地找出目前律师所面临的心理障碍,是我们梳理和处理律师心理障碍的前提条件。律师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有七方面:一是自卑心理,二是自傲心理,三是嫉妒心理,四是焦虑心理,五是偏执心理,六是急功近利心理,七是攻击心理。  相似文献   

2.
一、中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障碍,是指影响、制约、阻碍中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训练创造性思维、发展智力、培养数学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即是中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因"困惑"、"曲解"或"误会"而产生的一种消极心理现象。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景德镇陶瓷学院体育系不同专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部分不同体育项目大学生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心理原因、影响因素,了解体育运动中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基本情况;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有针对性地预防与控制体育运动中学生的攻击性行为。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障碍与社会行为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中的心理障碍和社会行为问题逐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从而日益受到关注。文章主要论述了影响社会稳定的留学生的几种心理障碍和社会行为问题,并在分析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心理障碍及社会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杨海波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75-75,67
攻击行为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本文主要探讨了攻击行为的概念,介绍了对于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总结了攻击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最后预防干预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很重要的。目标确立法和心理障碍克服法是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两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心理学原理,对中学生体育测试前心理障碍及表现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练习手段,使中学生能在体育测试前消除种种心理障碍现象,确保进入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一种基于主机攻击图的网络攻击识别方法, 其核心是定义一种SAGML 语言, 并利用该语言中的状态、行为和关系来描述攻击. 详细讨论了攻击图的状态结构和行为链结构, 以及基于XML 语言的攻击图构建和解析过程. 此外, 为了提高攻击图的匹配效率, 研究了攻击图的索引建立和匹配过程. 最后, 结合SYNFlood 和Peacomm 攻击示例, 介绍了该方法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9.
张珺 《科技信息》2009,(23):I0159-I0159,I0197
攻击性行为是儿童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不良行为,而智力障碍儿童由于其自身发展水平的原因尤其显得更加突出,目前国内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研究并不十分充分和完善,本文对一例智力障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的矫正进行个案研究.主要是探讨如何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矫正,包括如何对儿童的行为问题进行全面的原因分析,并对行为矫正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个人技能训练、家庭学校的调整。认知行为治疗等。  相似文献   

10.
物理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是很重要的。目标确立法和心理障碍克服法是物理教学中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两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张炜 《科技信息》2009,(8):261-261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体育锻炼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高尚的情操,发展健康良好的个性和智力,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中学生应对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问题及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等。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行粗浅的论述,并提出建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孙蕾 《科技信息》2010,(21):307-307,386
厌学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的问题,是青少年最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是多种主客观、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因素对中学生厌学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对策,纠正中学生的厌学心理,使中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代国际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培养中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体育锻炼对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它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树立高尚的情操,发展健康良好的个性和智力,强化竞争意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中学生应对各种精神压力,减少心理问题及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病率等。本文就体育锻炼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进行粗浅的论述,并提出建议,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高明 《科技信息》2012,(3):419-420
本文从个案研究的角度,采用干预该儿童家长心理障碍的角度来帮助儿童发展健康的心理,同时也对此儿童进行教育辅导和训练。最后,成功地矫治了一例带有抑郁症倾向和攻击性行为的儿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能在攻击目标受损之前检测到攻击事件,提出了一种面向网络行为因果关联的攻击检测方法.基于SNMPMIB数据,根据攻击目标的异常行为,利用GCT从检测变量中挖掘出与异常变量存在整体行为关联的基本攻击变量,然后针对异常行为特征,再次利用GCT从基本攻击变量中挖掘出与异常变量存在局部行为关联的攻击变量,最后根据攻击变量和异常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面向攻击方检测的攻击关联规则.在Trin00 UDP Flood检测实验中,所提方法在挖掘出攻击变量udp Out Datagrams上取得了满意的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羞耻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羞耻量表、中学生校园欺凌问卷、体育锻炼等级量表和道德推脱问卷对1 066名大学生(男生568名,女生498名,平均年龄14.65岁,SD=2.58)进行调查研究,检验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之间的关系,探讨道德推脱对两者关系的中介效应以及体育锻炼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羞耻对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效应,道德推脱对欺凌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2)体育锻炼对羞耻与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线社交网络中用户伪装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用户伪装攻击检测方法无法适应动态环境,实时性不高;且需要准确的先验知识,检测精度较低。提出一种新的在线社交网络中用户伪装攻击检测方法,介绍了k最邻近节点(KNN)算法的基本思想,给出KNN算法的实现过程。分析了用户伪装攻击检测与分类的关系,确定在线社交网络中用户伪装攻击检测就是对被检测的未知行为进行分类的过程。针对用户行为,将训练集中正常用户行为的邻居进行排列,通过和k相似的邻居的分类标签对新用户行为类别进行判断,从而实现用户伪装攻击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检测精度高,而且开销小。  相似文献   

18.
在推荐系统中,攻击用户的行为正逐渐从个体攻击转变为群组攻击.相对于个体攻击用户而言,攻击群组的迷惑性更强,威胁性更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评分行为序列的群组攻击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对每个项目提取评分行为序列,划分评分行为区间作为候选群组,然后根据攻击群组评分极端的特性、利用层次聚类筛选候选群组,并计算可疑度...  相似文献   

19.
归因理论对中学生运动成就动机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科技信息》2011,(27):I0143-I0143,I0156
成就动机是个体取得成功的一种重要的内部力量,运动成就动机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学生运动成绩。归因通过影响个体的情绪期望和行为,而直接影响成就动机的水平。因此,研究归因对中学生运动成就动机培养的的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它有助于体育教师正确地把握学生的运动心理特征和动向,实施针对性的技能动作学习的一种教育行为,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运动能力及人格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十分令人担忧,造成当代中学生易发心理障碍的现实原因主要是家教方式不当和学校教育失误。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整体上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必须转变观念,从5个方面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