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人民调解制度在我国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也有革命传统的因素。面临着开放改革、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引起社会转型的新形势,特别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需要改革。当今世界先进的非诉讼民事纠纷解决机制ADR所具备的优点,能够为我们所用,可以借鉴ADR对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加以改造。  相似文献   

2.
机制创新的一项直接而有效的内容,就是充分利用好本土资源,把信访工作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调解介入信访工作机制的必然性,提出了人民调解在信访稳定工作中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民调解制度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承和发扬我国民间调解的优良传统,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不断创立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与法律制度,是新时期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好的方式之一。然而在新时期,人民调解制度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本文从人民调解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出发,剖析了人民调解制度的功能,进而分析了人民调解制度完善的初步构想,以图对人民调解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刑事和解中的人民调解模式,实现了刑事和解制度与人民调解制度的对接,体现了刑事和解的价值意蕴,既可以避免公检法机关在主持和解时的尴尬位置,又有利于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司法效率,贯彻能动司法。人民调解制度与刑事和解具有天然的契合性。人民调解模式应当成为我国刑事和解模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5.
人们调解制度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文章着重探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们调解机制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6.
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制度具有正当性,但调研显示该制度在纠纷调解实践中却较低地被使用,且大有逐渐消隐发展趋势。究其原因,既有制度设计非理性的因素,更有来自人们理念方面的问题。为求制度与实践的完美契合与良性互动,首先需革新权利与权力关系问题上的旧观念,重塑权利与权力关系新理念;其次要经由法律提高司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制度法规制的层级,确保其具有权威性和形式理性;再次还必须为该制度的运行设计科学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人民调解制度在高校纠纷解决过程中的优势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准司法制度在高校纠纷解决中发挥的作用和发展前景。实践表明,在高校中引入人民调解制度是和谐校园构建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浅析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调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丽 《科技信息》2009,(16):49-49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广泛、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里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解发生在这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消除隔阂,解除纷争。这对于全面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广泛、扎实、有效地开展好人民调解工作,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地区里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能够及时有效地调解发生在这里的各种矛盾纠纷、消除隔阂,解除纷争。这对于全面维护基层社会稳定,排除各种不稳定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人民调解在我国基层社会的治理中一直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但其体系一直是混乱和不系统的.云南省沾益县“一十百”管理模式从纠纷解决的角度,对人民调解体系进行重构.强调以十户代表、百户代表为主体架构,以个人调解工作室为合理补充,以司法确认为最终保障的合理体系,并构建和完善其评价标准,以保证这一体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的构建及其有效运行,对及时、有效和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纠纷,稳定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来说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应从构建有效的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之必要性出发,着力解决土地承包纠纷调解机制构建中调解模式的设定、调解程序的配置和调解协议的效力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作为调解的一种重要方式,民间调解在纠纷解决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民间调解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民间调解组织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探索了建立健全民间调解组织体系和网络的方法,以求发挥民间调解应有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调解协议效力问题,突出调解程序在解决劳动纠纷中的作用,新制定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设置了劳动争议调解协议可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等制度。但是,该法在劳动争议调解效力规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调解是化解纠纷、维护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我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司法、行政、民间调解的调解体系,然而并未建立起体系化的纠纷调解机制,尤其是对诉讼外的纠纷调解机制重视不够.诉讼外纠纷调解制度由于其高效率、低成本,消除纠纷的独立性、彻底性等特点,在整个调解制度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民事案件调解不仅须尊重当事人的自愿性私权安排,同时须坚持合法性基础,考虑强制性规范的执行和公共利益维护。民事案件处理中,强调意思自由、对合同关系注意保护的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却容易忽视从合法性角度审查合同关系,审视司法权是否得到恰当运用,是否不经意放纵了非法行为。结合高利借贷案件对调解合法性基础进行分析,提醒民事调解应保持正轨,防止出现违背宗旨的功能异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资关系日趋复杂化,劳动争议案件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涉案范围广,涉案金额大,案因越来越复杂。这给现行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带来了挑战,也使得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损害,因此,有必要评析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存在的缺失,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民事诉讼法122条虽然规定了法院附设诉前调解,但该规定过于抽象,仅规定对于当事人起诉到法院的民事案件,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而具体怎么调解,运用什么程序均未提及。在司法实践中,特别是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背景下,各地法院靠自行摸索虽然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并未解决。因此,在梳理经验材料的基础上,探求实践难题的解决之道,并揭示隐藏于其背后的深层理论则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相似文献   

18.
对通过引导冲突人调整目标满意度愿望水平来消除冲突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些有关的基本概念。研究了冲突人的目标满意度愿望水平的调整方法,给出了一个实例。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传统调解制度及其保护权利的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解制度是中国最具有文化代表性和最富有文化韵味的司法形式。传统调解形式有官府调解、官批民调和民间调解等,其程序包括纠纷的受理;纠纷的调解———训导、道德教化、息讼;纠纷的解决———和解、具结协议。调解过程贯穿了“息讼”、“无讼”、“德化”和“和谐”等原则精神,体现了中国传统诉讼文化的最高价值导向。它对维护古代中国的稳定和秩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它却又必然具有与生俱来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