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镰孢茎腐病、镰孢穗腐病和小斑病是该区玉米生产上的3种重要病害,也是品种审定工作中实行“一票否决”的关键病害.为了明确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为新品种审定、推广、引种及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作者于2021—2022年鉴定并评价了参加河南省玉米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的405份玉米新品种对3种主要玉米重要病害的抗性.结果表明,对于玉米镰孢茎腐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202份品种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31.68%、9.90%、42.57%、6.44%和9.41%;2022年参试的203份品种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60.10%、9.36%、15.76%、9.85%和4.93%,两年均以高抗和中抗类型为主.对于镰孢穗腐病,在2021年试验中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4.95%、66.83%、22.28%、4.95%和0.99%;而在2022年试验中,5种抗性类型品种分别占比为0、86.70%、11.82%、0.99%和0.49%,抗病类型两年均居主导地位.对于玉米小斑病,在2021年抗性鉴定试验中,高抗...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河北和山西省马铃薯植物的一种新病害——马铃薯黑点病。依据形态学、培养学特征和寄主范围,病原菌被鉴定为球炭疽菌Colletotrichum coccodes(Wallr.)Hugh.,其为河北、山西两省真菌一新纪录种,对病害症状和病原菌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3.
杨树糖代谢与褐斑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杨树褐斑病发病过程,测定黑杨派六个无性系在生长季碳水化合物的变化动态,在病害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I-63杨、I-69杨、I-72杨)叶部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较感病无性系(I-214杨,P15A杨、加龙杨)腈低且呈下降趋势,感病无性系则呈上升趋势,侵染初期抗病无性系叶部总糖含量高于感病无性系,抗病无性系茎部输送的糖较感病无性系多,各无性系秋季运输的糖较夏季多。  相似文献   

4.
内生集壶菌是引起马铃薯癌肿病的一种低等专性寄生真菌。本文首先对国内外马铃薯癌肿病病原菌的分布及危害、生物学特征、致病型及检测、分子生物学研究现状、病害防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针对该病菌是专性寄生真菌,至今仍未见全基因组序列的报道,提出加紧研究不同发生地病原菌的基因组序列,了解基因组序列差异及其与抗病马铃薯品种间的关系的展望,这将有利于推动马铃薯癌肿病抗性基因研究及相关育种工作的开展,为马铃薯癌肿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5.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内氧化酶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松针袍斑病是湿地松上的重要病害,分析湿地松的9个抗病无性系和4个易感株2年生针叶中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湿地松针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很高,多酚氧化酶活性相对较弱,而且抗病植株的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都明显高于感病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多酚氧化物酶活性之间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0.9,0湿地松的1年生针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生都非常低,而且在抗与感病针叶间酶活性无明显差别,用病原  相似文献   

6.
猪瘟病是由猪瘟菌(Phriculariagrisea)引起的我国水稻的主要真菌病害之一.凝集素是一组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糖蛋白,植物中的凝集素有两种可能的功能较引人注目:一是作为植物和微生物共生的介导物,另一是保护植物抵抗病原体[1].关于植物凝集素抗真菌的报道不少[2],但尚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火炬松种源抗褐斑病试验和抗病优树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比较国内的八个湿地松种源对松针褐斑病的感病性的结果表明,不同湿地松种源间感病性有差别,但没有达到可以利用它们进行病害防治的程度。自然感染的美国七个湿地松种源和十个火炬松种源也都表现高度感病。湿地松,黑松和火炬松是高度感病的树种,短叶松、长叶松和沙松感病中等,马尾松是高度抗病的。在松针褐斑病流行的湿地松幼林中选择了47株抗病优树,用自然感染法对各优树无性系的感病性测定表明,约有1/2的优树无性系是高度抗病的。  相似文献   

8.
李丽 《科技信息》2013,(6):504-505
水稻是牛街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栽种面积在6500-7500亩,主栽品种有二优明86、文富七号、宜香3003。水稻稻瘟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温暖潮湿"型病害,水稻在菌源具备、品种感病的前提下,气象条件是影响病害发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本文从稻瘟病的发生、发展条件方面,结合牛街镇实际,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牛街镇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其他地区生产上借鉴。  相似文献   

9.
豇豆锈病是由担子菌亚门锈病目豇豆属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 Barcl)引起的真菌性病害,是世界范围内豇豆的主要病害之一。豇豆锈病主要侵染豇豆叶片,严重时叶柄和种荚也会出现感病表型。豇豆锈病会引起豇豆减产并影响豇豆品质,对豇豆的生产影响较大。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豇豆锈病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原菌生物学特征、病害流行、抗病资源鉴定与育种、抗病生理生化机制及抗锈病分子遗传学分析等,对今后豇豆锈病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植物真菌病害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连作栽培导致病害逐年加重,为获得能够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防菌以解决真菌病害防治难题,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及分子鉴定、抑菌活性物质分析、葡聚糖酶基因克隆及分析,获得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菌株编号为L103。16S rDNA及看家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为巨大芽孢杆菌,羧甲基纤维素钠平板筛选及刚果红染色实验发现该菌具有很强的产纤维素酶(CMC酶)的能力,根据GenBank中巨大芽孢杆菌内切葡聚糖酶基因(HM130670.1)序列设计引物,将扩增得到的1482bp大小的片段克隆到载体pMD18-T上,测序并通过GenBank数据库BLAST分析显示该序列与一株Bacillus sp. HB102的内切β-1,4-葡聚糖酶基因序列一致性达到95%,而与Bacillus subtilis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一致性为85%,进一步分析该菌株产生的抗病活性物质并对其进行改良将为该菌在今后的真菌病害防治应用中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过锰酸钾(KMnO_4),亦叫高锰酸钾,又名灰锰氧,P、P粉,是一种氧化剂。以往多用在化工、医畜和卫生方面。而对它在植物上的作用,尚未引起人们广泛的研究和重视。近年经多方面实验证明,过锰酸钾对粮油作物、花木和蔬莱瓜果方面的真菌病害、细菌性病害和病毒病害的防治,都有普  相似文献   

12.
植物转基因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在其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受到一些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它们在自然生态系统中长期并存、相互适应、相互选择乃至协同进化,使得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的致病性之间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当植物遭受病原物的侵染后,轻者往往发育受到阻碍,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据估计,每年病害导致的农作物减产达到10%以上.人类克服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利用抗性资源,通过常规育种的方法培育抗病品种.鉴于常规育种本身的局限性,植物抗病性的复杂性以及对抗病机制认识的匮乏,抗病育种一直是农业生产上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13.
杉木炭疽病的研究——Ⅰ.症状和病原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杉木炭疽病在我国南方各省丘陵地区普遍发生。病害主要在春季为害幼树的先年秋梢,使梢头针叶枯死或梢头枯死。感病较轻的或在较老枝条上,只引起针叶先端枯死。从感病针叶和嫩茎上经常分离到一种毛盘孢属(Colletotrichum)的炭疽菌,经室内和林间接种试验和再分离,证明它是杉木炭疽病的病原物。在因炭疽病而枯死的针叶上,常常出现一种多毛孢菌(Pestalotia)的子实体,试验证明它们多半是次生的或腐生的真菌。因不正常的生理原因引起的黄化针叶更容易感病。 关于杉木的病害,以前很少报道。近十多年来,我国南方各省大力营造杉木用材林,在低山丘陵地区也建立了许多以杉木林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在这些杉木幼林中,普遍出现针叶及梢头黄化、枯死的现象,对幼树的生长造成极大影响。从1974年起,我们在江西对这个问题开始进行研究。当时因为对这种病害缺乏认识,总的称它为杉木叶枯病。经过两年的探索以后,弄清了杉木叶枯病实际上包括3种主要的病害,即杉木生理性黄化病、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和杉木炭疽病。前两种病害的情况已有报道。本文将叙述我们对杉木炭疽病的研究结果。试验工作主要是在江西省进贤县北岭林场进行的,同时也到江西北部地区10余个县市的近20个场圃作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云南马关境内近两年来发生的一种新病害柑桔炭疽病。从33个塘房桔病果的典型病斑组织分离获得6个真菌分离物,经筛选、纯化、回接试验得到病原真菌。依其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认为马关塘房桔真菌病害是由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 sp.)真菌引起的柑桔炭疽病。  相似文献   

15.
柑桔炭疽病是一种真菌陛病害,主要为害叶片、枝梢、花和果实,引起叶、果脱落,植梢枯死,导致树势衰退,产量下降。防治应以加强管理、注重修剪及时排灌,增施基肥,避免偏施氮肥,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6.
白绢病是一种无绿叶素的真菌病害。因该病菌丝斜横交织洁白如丝绢状,初期菌丝如白毛状,菌核成熟后形状、皮色、核实都如油菜籽,后期作物根基部都被侵染腐烂掉等特征。所以有白绢病、白毛病、油菜籽病、烂根病等的俗称。从实践证实,白绢病病菌是一种怕碱性农药的真菌害。它借菌核成熟后,再分裂成许多孢子来蔓延传播到其他植物根基部为害。该病不单是侵染茉莉花为害,而且也能侵染其他作物、花卉和果树等。如花卉中的茶花、秋海棠、天竺葵、石竹、甜叶菊等;果树中的梨树、苹果、葡萄、桑树等;作物  相似文献   

17.
防御素对病毒、细菌和真菌都具有一定的抗性.天麻抗真菌蛋白可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笔者利用DNA重组技术,将这两个抗病机制不同、抗菌谱均较广的抗病基因(天麻抗真菌蛋白GAFP和防御素NP1基因)构建在一个植物表达载体pBinGAFP-NP1上,为一次性地获得含双价抗病基因的植株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黄单胞菌与植物间互作的遗传学基础,培育广谱持久抗病的农作物,本文对这一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首先指出了黄单胞菌引起植物病害的严重性,分析了黄单胞菌与植物互作如何导致植物抗病或感病,归纳了TALE蛋白主要作用植物的靶标类型,分析了植物基础转录因子TFIIA与NLR类R基因在植物抗病性中的重要性,认为基因编辑...  相似文献   

19.
悬铃木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中国悬铃木植物上的一种新病害——悬铃木腐烂病。病原菌为金黄壳囊孢(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对病害症状、病原菌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0.
水稻抗瘟育种优选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瘟病Magnaporthegrisea防治的生产实践证明 ,化学防治虽能发挥一定的控制作用 ,但在病害流行年份 ,感病品种即便多次施药防治也难有效 ,只有利用抗性品种防治稻瘟病才是最经济、最有效和最安全的措施。然而 ,抗性品种连续使用 3~ 5年 ,品种的抗性“丧失”而感病化。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变异 ,因此 ,抗瘟育种不是一劳永逸 ,而是需要育种不断创新。迄今为止 ,鉴定水稻品种的抗瘟性 ,在稻瘟病选择压力大 ,且病菌群体遗传具有多样性的病圃中进行 ,则是最有效、最可靠和最经济的手段。在病害生态压力下 ,以病圃作为抗病育种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