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美国的C·G·亨普尔(Carl G·Hempel)和德国的W·斯台格弥勒(Wolfgang Stegmuller)、W·K·艾斯勒(Wilhelm K·Essler)联合编辑,荷兰D·利德尔(D·Reidel)出版公司在荷兰的多德雷赫特和美国的波士顿用英文出版的《认识》(Erkenntnis)杂志,是一种研究分析哲学和科学方法论的国际性刊物,内容涉及:①与现代“科学的哲学”和“分析哲学”概念相联系的哲学领域;②语言、逻辑及数学的哲学;③物理及其它自然科学  相似文献   

2.
一部科学史,不但是科学发现的历史,而且又是科学知识社会化的历史。我们不应单纯地把科学史看作一部“科学发现史”。科学,从本质上来看是社会性的。科学活动的本质是社会性的,科学知识的本质也是社会性的。但是,从形式上来看,科学研究活动只能以个别的形式(在很长一段历史中是以个体的形式,在现代是以“小团体”的形式)进行;任何科学发现在其首次“问世”的时候,也必然是“个人”(或“小团体)所掌握的知识。要使个人的科学发现、个人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变成被社会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也就是说使科学知识在形式上也成为社会性的,其间往  相似文献   

3.
据《解放军报》 20世纪可谓科技发明创造的黄金世纪。然而,正当人类跨入新世纪之时,科学界竞有人唱起“科学终结论”,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困惑。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剑桥的科学家们就曾讨论过“理论物理学是否终结在望”问题。1996年,美国《科学美国人》的专栏作家约翰·霍根出版了题为《科学的终结》一书,对当代科学前沿几大领域有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4.
从“危机”到“新方向”六十年代末,非理性主义思潮在西方日益泛滥,科学哲学面临着“危机”。许多哲学家尖锐批判了非理性主义,但何去何从,傍徨不定。正在此时,夏佩尔(Dudley shapere)提出了“信息域”理论,被认为指出了“新方向”,后来形成“新历史学派”,在七十年代起着重要的作用。“新历史学派”继承了“历史学派”重视科学历史分析这一基本原则,并吸取了其中一些合理因素,如批判“积累观”,重视科学革命,承认科学活动是个开放系统,要考虑社会和心理因素等。同时他们也尖锐批判了“历史学派”的某些严重的理论缺陷。“新历史学派”认为,以库恩为代表的“历史学派”过分夸大社会和心理因素,夸大“科学共同体”的作用而贬低理性在整个科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他们的“范式”具有僵硬性,不能随时“倾听”事实的声音。他们否认科学发展的继承性,宣扬革命前后理论“不可比”。他们否认科学进步意味着逐渐接近客观真理,而以解决问题能力和预见能力作为进步标准。凡此种种,“新历史学派”都给予批判。他们对费耶阿本德的批判更多,因为他把“历史学派”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科学哲学入门文选>(Introductory Readings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80年由美国纽约普罗米修斯图书出版公司出版。E·D·克雷姆克(E.D.Klemke)、R·霍林格(Robert Hollinger)和A.D.克林(A.David Kline)为本书编辑,全书373页。本书是许多著名科学哲学家的文集,其出版目的是试图使专业人员、大学学生和一般读者能够对当前所流行的科学哲学问题有一基本的了解。本书是许多著名科学哲学家的文集,其出版目的是试图使专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自1962年末在美国出版以来,首先在西方世界“形成了一股世界性的热潮”,1970年,出版第二版,加了一个重要的“跋”。1975年,苏联出版了俄译本。中译本即将在我国出版。这里选载的,是该书的第八章。库恩原来是学理论物理学的。1947-1950年在哈佛大学当研究生时,兴趣转向科学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科学观。他认为,科学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科学革命”。当科学发展中出现“反常现象”愈来愈多,原有的理论、模式或“规范”无法解释时,就会引起科学的“危机”,最终导致“科学革命”,拋弃旧规范,提出新规范,使科学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引起世界观的改变。库恩的科学观在西方科学界和哲学界有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科学发展的规律。库恩的科学观和世界观在现代西方是有重要代表性的一家之言,值得我们研究。  相似文献   

7.
M.D.格尔麦克(Grmek),G.S.科恩(Cohen),G.西米诺Cimino编。赖德尔公司1981年出版。这是波士顿科学哲学研究会发表的有关科学的发现的四卷集中的一卷,反映了科学哲学目前的一种趋势,就是严格地区别发现和证实,以及坚持只有证实的程序才能导致哲学分析。全卷共14篇文章,在“一般问题”栏目下有9篇,在“实例研究”栏目下有5篇。  相似文献   

8.
1962年,美国出版了美国著名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S.Kuhn,1922—)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在世界各国知识界引起强烈反应,在科学界和哲学界,掀起了讨论的热潮。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本书吸引那么多人的注意?人们会想起库恩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有力批判。库恩并不否认这一流派的历史功绩,但却认为它停留在对科学现象的孤立、静态的分析,已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因而提出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和社会性结构,使人有“走出迷宫,耳目一新”的感觉。  相似文献   

9.
自后现代思潮染指科学界以后,有关“现代性科学”和“后现代科学”的争论从未间断过。本文在驻足历史、解读经典的基础上,除了对“现代性科学”和“后现代科学”加以正名外,指认了“现代性科学”产生的真正缘由及其形上基础,因而科学朝向有机论、建构论、价值论和返魅化等后现代疆域布展,已成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范式"(paradigm)术语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0年前,我发表了一篇论文《库恩在科学哲学中首次使用了“不可通约的”术语吗?》。在那篇论文中,我对所提出的问题做了否定性的回答。因为爱因斯坦在1946年撰写、1949年发表的“自述”中,马赫在1905年出版的《认识与谬误》、可能在1895/1896年的系列讲演“探究的心理学和逻辑”中,都曾经在科学哲学的意义上使用了“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inkommensurabler)术语——先于库恩1962年出版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在本文,我拟通过手头的资料论证,库恩也不是在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意义上首次使用“范式”(paradigm)术语的人。  相似文献   

11.
《近代科学の源流》,伊东俊太郎著,1978年中央公论社出版。从希腊一直到文艺复兴结束这段历史,被历来的科学史家称作“黑暗时代”而不予以重视。这本书就是为了填补这段空白,把拉丁科学和阿拉伯科学汇总在科学史的长河中而写成的一部科学通史。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智能发展方兴未艾,其理论基础却呈现复杂的“未决性”,只有深入反思人工智能哲学基础及其历史演变,才有可能把握人工智能的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司马贺所提出的“人工科学”观念,为我们提供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分析视角。一方面,人工科学作为一种复合性的科学观对于推动经典人工智能的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种科学观对于“总体性”地认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仍然不乏可资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论坛两种责任感························……冯德培(1·1)人学考试与录取基数··”·一··”“一徐浩(1·3)略论高校的三轻三重····“··,···……钱临照(2·1)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考察 “.....·..·..4.….””·”一〔日〕田村三郎(2·4)人口与教育·············”·”·“·”一宋健(3·t)对赶超世界科学先进水平的几点看法 ··.......·...·.,······”··········“”·…汤佩松(3,3)一种科学方法的选择·“·······““·…华罗庚(4·1)研究所的一项迫切…  相似文献   

14.
科学哲学论记忆·”·······”·······“·············“…李伯聪(1 .1)非Pascalian概率的逻辑解释与决策 分析—兼评G.Shackle的潜在 惊奇理论·”·······“···············一鞠实JL(1 .1的托马斯·库恩的理论转向·····  相似文献   

15.
"科学论"对科学技术哲学的丰富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白尼革命以来的科学发展 (包括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进步 )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 ,使这段历史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难以忘怀 ,也最富有挑战性的一段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常常引起巨大的震动 ,无论是对科学本身 ,还是对科学家本人 ,以至对整个社会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R M 克朗 系统分析和政策科学〔M〕 商务印书馆 ,1986年 ,第 7页 )。特别是二战以来 ,科学得到迅猛发展以及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科学的研究热潮———“科学论”(ScienceStudies)的出现。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科学学家以及伦理学家等…  相似文献   

16.
本书原版是1963年出版的英国《麦克唐纳插图丛书》第五卷(丛书包括《科学》,《自然》,《地理》《历史》,《人类改造自然(技术)》等五卷),已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译成中文,由科学出版社于今年十月一日出版,作为内部资料发行,定价13.00元。科学出版社在《出版者说明》中说:“翻译出版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提供一本主要反映西方世界目前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概貌的书籍。”  相似文献   

17.
杰姆斯·弗朗克传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二十世纪微观物理学的早期发展中,德国物理学家杰姆斯·弗朗克(James Franck)的实验研究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科学工作延续了六十多年。他和G·赫兹(Gustav Hertz)合作的关于“电离势”的实验,载在后来的几乎一切有关普通物理学和原子物理学的书籍中——尽管多数书上的叙述都有悖于历史实情。他性情和善,志趣高洁,温文尔雅,无疾言厉色,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却绝不含糊,能为他人之所不敢为,从而他的人格和言行也颇有可供后人学习之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10来年间,为了实现“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目的,国内翻译出版了大量中小学科学教科书。这些译书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借助于统计工具,对这一翻译现象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包括影响和制约翻译选择的历史文化语境、教科书的翻译和翻译批评。科学教科书的翻译在表层和深层都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其批评应结合宏观的文化因素,以求达到更高程度的相对全面、科学与客观。  相似文献   

19.
尼采的科学哲学既不属于“旧的”实证主义的、逻辑语言学的、分析的形式,也不属于“新的”历史的、解释学的形式。他认为科学的问题不能通过科学本身得到解决,必须从哲学上来澄清科学的意义和价值。尼采主张从艺术的视角来透视科学,又从生命的视角来透视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尼采的科学哲学是艺术和生命的哲学。  相似文献   

20.
《社会背景中的科学》(Science in Context,缩写为SiC)是一本今年(1987)刚刚创刊的半年刊杂志,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SiC杂志的宗旨是从科学知识的比较认识论和历史社会学方面来研究科学,力图使科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更加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近年来学术的发展已经清楚地表明:人为地将科学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互相割裂开来,对问题全面深入的理解是十分不利的。通过对科学理论本身的逻辑分析,可以说明科学发展的认识条件及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