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研究了在聚乙烯醇(PVA)存在下,钯与钨酸钠和丁基罗丹明B(BRB)反应形成的有色离子缔合物用于痕量钯的光度法测定.最佳条件为:[H2SO4]=1.2mol·L-1,[WO2-4]=9.1×10-5mol·L-1,[BRB]=3.0×10-5mol·L-1.缔合物的最大吸收位于575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7.98×107L·mol-1·cm-1.钯量在0~10ng/25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体系至少稳定140h,检测限(3σ)0.048μg·L-1(n=10),对0.40μg·L-1Pd(Ⅱ)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9%(n=11).缔合物的摩尔比为Pd∶BRB=1∶4.考察了50多种共存离子的影响.本法已用于炭基和铝基钯催化剂中微量钯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锰(Ⅱ)—芦丁极谱络合吸附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PH4.7的醋酸盐缓冲体系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Mn(Ⅱ)——芦丁(Rt)络合吸附波,锰浓度在1.0×10-7~1.0×10-5mol.L-1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有正比关系,检测限为8.0×10-8mol.L-1。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Mn(Ⅱ):Rt=1∶1,条件稳定常数β=2.3×106。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酚(3,5-diCl-DMPAP)与铜(Ⅱ)的显色反应.实验表明,在pH值为7.5~10.0的硼砂缓冲介质中,铜与试剂形成1∶2稳定的红色配合物,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58=9.7×104L·mol-1·cm-1,铜浓度在0~6.5μ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在柠檬酸三钠和丁二酮肟的存在下,可直接用于铝合金和纯铝中的微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锌-色氨酸-硼砂体系的吸附伏安特性.在0.01mol/L硼砂底液中(pH=9.5),锌-色氨酸配合物在-1.15V(VS.SCE)出现一灵敏吸附还原峰.通过对该峰的性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确认此峰为配合物吸附还原峰,吸附反应物为锌与色氨酸形成的1∶2配合物,电极反应为二电子还原,在合适的条件下,该还原峰峰高与锌浓度在1.0×10-7~7.5×10-6mol/L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测下限为1.5×10-8mol/L,用此法测定生物样品中的微量锌,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pH4.6的醋酸盐缓冲底液中,用单扫示波极谱法可获得灵敏的Fe(Ⅲ)—槲皮素络合吸附波。铁浓度在1.0×10-7~1.0×10-5mol/L范围内与二阶导数波峰高成正比关系,检测下限为7.0×10-8mol/L。测得电活性络合物组成为Fe(Ⅲ):Qu=1:1,条件稳定常数为1.7×106。  相似文献   

6.
将还原型辅酶Ⅰ(NADH)还原Fe3+生成Fe2+的化学反应与Fe2+催化溶解氧氧化Luminol的化学发光反应相偶合,同时采用试剂固定化技术将体系中的分析试剂Fe3+及Luminol全部电价固定在离子交换柱中,建立了一种测定还原型辅酶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法对于NADH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7~1.0×10-4mol/L,检出限为5.5×10-8mol/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1.0×10-7mol/L,n=7).  相似文献   

7.
在磷酸介质中,在Mn(Ⅱ)和Twen-80存在下,DApBM与钒(Ⅴ)生成橙黄色化合物,产物至少可稳定3.5h.最大吸收波长为485nm.摩尔吸光系数ε=4.01×105L·mol-1·cm-1和ε=1.57×105L·mol-1·cm-1.钒(Ⅴ)量在0.5~3.0μg/25ml及3.0~10.0μg/25ml间符合比尔定律.该体系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好,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钒(Ⅴ)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当pH=10时,铜和锰都能与PAR生成稳定的红色络合物;当pH=7时,锰与PAR几乎不络合,而铜与PAR则可以稳定络合.利用这种差异,可以在pH=10的介质中测定铜和锰的合量,而在pH=7的介质中测定铜的量,再由两者之差求得锰的含量.试验表明,pH=10.0时,εCu-PAR498.5=4.66×104L/mol·cm;εMn-PAR498.5=8.00×104L/mol·cm;pH=7.0时,εCu-PAR498.5=4.26×104L/mol·cm.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回收率为95%~101%.其方法适用于电镀液和电镀层中Cu和Mn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报道一种经亚硝化后用极谱定量二苯胺的极谱测定方法。在0.2mol/LHAc-0.025mol/LH_2SO_4-4×10 ̄(-6)mol/LNaNO_2底液中,二苯胺的亚硝化产物有一良好的极谱还原波,峰电位为-0.61V(vs,SCE),峰高与二苯胺浓度在2×10 ̄(-7)~1×10 ̄(-5)mol/L范围内有线性关系(r=0.9999)。  相似文献   

10.
淀粉—KI体系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碘与淀粉的高灵敏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铜的新分析方法。该法简单易行,灵敏准确.Cu2+离子浓度在1.0×10-6~6.0×10-5mol.L-1区间符合比耳定律,检测限为5×10-7mol.L-1。对水样中微量铜的测定.回收率在98.2%~99.6%之间变化,RSD为2.2%和2.5%。  相似文献   

11.
葛根甙元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根甙元在0.1mol·L-1H2SO4底液中,出现一灵敏的示波极谱导数峰。峰电位为-1.10V(vs.SCE),峰电流与葛根甙元浓度在5.0×10-7~6.0×10-6mol·L-1范围内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7mol·L-1.用于片剂的测定,回收率97.5%~105.0%,用吸附伏安法,当富集时间为60s时,峰电流与葛根甙元浓度在20×10-9~1.0×10-8,1.0×10-8~1.0×10-7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可达5.0×10-10mol·L-1.用多种电化学手段研究体系的电化学行为,测得电极反应电子数n=1.电子转移因数α=0.45。体系具有吸附性,并符合Frumkin吸附等温式,吸附因数β=1.33×105,吸引因数α=0.95.实验表明,葛根甙元的还原为不可逆两步单电子电极反应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土霉素,甲烯土霉素和强力霉素的化学发光分析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碱性介质中,铜氨络离子会催化过氧化氢与土霉素、甲烯土霉素或强力霉素的化学发光反应,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对该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发光强度与土霉素、甲烯土霉素或强力霉素的含量分别在8.0×10-8~8.0×10-6mol/L、5.0×10-8~5.0×10-6mol/L和1.0×10-7~1.0×10-5mol/L的范围内分两个量程呈线性关系.7次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8%~4.1%、2.4%~3.5%和2.5%~4.0%.标准加入的回收率为99.6%~101.4%、99.1%~102.3%和99.4%~101.4%.应用于尿液中这3种四环素类药物的回收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用锌试剂显色在pH5.0~9.5条件下,铜(Ⅱ)与锌试剂生成绿色配合物与717型强碱性阴树脂交换吸附,进行树脂相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铜(Ⅱ),λmax为640um,铜(Ⅱ)在0~0.5mg/l范围符合Beer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为2.16×105l·mol-1·cm-1,比水相(ε=1.9×104l·mol-1·cm-1)提高11倍.用此法测定天然水中铜(Ⅱ)和钢样中微量铜(Ⅱ)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将30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组及手术后用药组手术组及手术后用药组通过钳夹大鼠双肾动脉制成肾血管性高血压动物模型,其中术后用药组给予钙拮抗剂,测定其肾小管细胞内Ca2+浓度,结果分别为:正常组x=(1.727±1.429)×10-7mol/L(n=6),手术组x=(42.831±20.082)×10-7mol/L(n=6),用药组x=(18.575±7.045)×10-7mol/L(n=6),统计分析F=14.08,P=0.0004,在α=0.05水准,三组细胞内Ca2+浓度总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正常组与手术组Q=7.46(P<0.01),正常组与用药组Q=3.56(P〈0.05),手术组与用药组Q=4.4(P<0.05),表明钙拮抗剂能部分阻止细胞内Ca2+浓度超负荷。  相似文献   

15.
用胶原酶消化分离小牛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10-4mol/L乙酰胆碱(Ach)促进细胞儿茶酚胺的分泌,其作用具有Ca2+依赖性,回归方程r=-3.290+5.275x,相关系数R=0.9910>>α0.01=0.7980.高K+(65mmol/L)使膜去极化,也促进细胞儿茶酚胺的分泌,在一定范围内与Ca2+浓度呈正相关,回归方程y=1.376+5.337x,相关系数R=0.9856>>α0.01=0.7981.磷酸川芎嗪(TMP)浓度为10-4~10-7mol/L时,能抑制Ach促进的分泌作用,10-3~10-7mol/L时能抑制高K+促进的分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依诺沙星的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诺沙星在Britton-Robinson缓冲液(pH2.0~11.0)中产生两个极谱还原峰。两峰强烈地受溶液pH值的影响,峰Ⅰ(-1.IV~-1.5Vvs.SCE)对应于吡啶环的双电子还原,峰Ⅱ(1.5伏~-1.7伏vs.SCE)对应于羰基的还原。实验表明电极过程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过程,并测定了n,a和D0的值。当PH=2.2时,峰Ⅰ的峰电流与依诺沙星的浓度在4.0×10-8~6.0×10-6mol/L之间有线性关系,检测限为2.5×10-8mol/L,可用于依诺沙星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新荧光试剂3 ,5 - 二溴水杨醛缩4 - 氨基安替比林( 简称:3 ,5 - DBSAAP) 与铜的荧光猝灭反应体系的最适宜的条件。3 ,5 - DBSAAP 发射强的荧光,λex/em = 393nm/510nm 。在pH9 .0 的NH3 - NH4Cl 缓冲介质中,Cu( Ⅱ) 与3 ,5 - DBSAAP在室温反应使其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铜的分析方法,线性范围为1 .6 ×10 - 5 mol/L~1 .2 ×10 - 7 mol/L。用于测定人发中的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皮革蛋白粉中微量铬(Ⅲ)与二甲酚橙,在pH=4.5~5.0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于沸水浴上反应20~30min,生成1:1的紫红色螯合物。λ_(max)=54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1.5×10 ̄4L·mol ̄(-1)·cm ̄(-1)。铬(Ⅲ)浓度在0~50μg/5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相似文献   

19.
曲马多PVC膜选择性电极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玲妹  徐献军 《河南科学》1994,12(2):119-122
介绍了一种曲马多PVC膜电极。该电极以曲马多——四苯硼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线性范围为4.0*10 ̄(-5)—4.0*10 ̄(-2)mol/L,检测下限为1.4*10 ̄(-5)mol/L,斜率为59.8mV/pc。电极在pH=3.0-7.0之间对曲马多的回收率为96.7%,电极被用于曲马多片剂和针剂中曲马多的含量测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用吸光度线性扩展法测定镨、钕、钐.基于待测元素特征吸收峰下的吸光度在纪录仪上线性放大,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准确度,扩大了测定浓度范围.分别选用的最大吸收波长是:λPr=444.7nm,λNd=794.2nm,λSm=401.7nm;吸光度相应峰高和浓度呈线性关系的范围是:Pr3+为(0.20~8.6)×10-6mol/L;Nd3+为(0.20~2.4)×10-6mol/L;Sm为(0.20~3.0)×10-5mol/L.在选用10cm比色皿时,测定灵敏度为:Pr3+为1.1μg/mlmm,Nd3+为0.22μg/mlmn,Sm3+为4.6μg/mlmm.待测元素与稀土杂质浓度比为51时无干扰,11时只有个别元素有一定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