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煤矿粉尘危害形势严峻,为有效地实施监管监控,针对煤矿粉尘危害状况、实行分级管理。在前期系统动力学评价方法研究与煤矿粉尘危害系统动力学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调整末端因素的赋值,分析不同状态下粉尘危害指数变化的规律,描述作业单元控尘水平和接尘群体累积危害效应,将煤矿粉尘危害划分为5级:优、良、中、差及很差。本研究相较以往的分级管理方法更加客观,并能够通过动态的反馈机制找到影响煤矿粉尘危害的关键因素,为煤矿粉尘职业危害的分级管理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客观地评价煤矿各种因素对粉尘危害的影响,确定多层次的煤矿粉尘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针对影响粉尘危害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灰色关联法构建粉尘危害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一二级指标影响因素的权重,然后通过灰色关联法数据之间影响关系,并通过实例以量化的方式准确地计算出各指标的影响力排序...  相似文献   

3.
调查分析某煤矿职业危害现状及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该矿职业危害防治体系的建议。以山东某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和现场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该煤矿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和有毒有害气体。其中,粉尘检测17个采集点中有4处粉尘(呼尘)浓度超标。噪声检测12个采集点中,只有2处噪声测定结果符合接触限值的要求,噪声危害发生率为83%。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建立完善的职业危害防治体系是改进煤矿职业卫生健康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建议通过采取规范防治组织体系、加强防治管理体系、提高综合评价体系反馈等多方面手段,有效提高煤矿职业危害防治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台洪斌 《科技资讯》2014,12(25):121-121
本文从煤矿职业的危害因素入手,利用层次法将危害危险源进行分类并确定其权重,依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职业危害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以给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煤炭企业实际出发,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了评价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了煤炭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多指标一致性定量评价问题,为企业达标升级和各种考核工作提供了数量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粉尘危害,根据法律法规和煤矿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对煤矿粉尘危害有影响的因素,得出煤矿粉尘危害指标体系,然后再运用DEMATEL的方法对该指标体系进行量化分析,最后找出导致煤矿粉尘危害的主要因素,即管理制度为主要因素,管理制度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和原因度均为最大值,中心度大于零,证明管理制度的影响度大于被影响度。因此制定完善的危害管理制度是煤矿粉尘防治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船舶条件优劣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研究船舶条件现状着手,总结出评价船舶安全状况的若干主要指标,运用系统工程学原理,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对于船舶安全的影响程度,并以模糊数学为工具,建立二级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对船舶条件的优劣程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可为船舶、船公司及相关管理部门改善船舶条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粉尘是目前我国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粉尘危害的防治与评估有利于改善我国职业病危害形势。针对劳动者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混合粉尘的情况,以同一时间接触多种粉尘和不同时间接触多种粉尘两种劳动者接触多种粉尘的作业方式为例,在分析当前接触限值法和危害分级法两种单一粉尘危害评估方法的基础上,讨论了同一时间接触多种粉尘时粉尘类别与接触限值的选择方法,以及不同时间接触多种粉尘时粉尘危害的评估程序和混合性粉尘联合作用的评估方法,为职业病危害评价与检测等工作提供基础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系统的设计目的是监测矿区空气中粉尘浓度,创建粉尘性危害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评价职业性粉尘危害水平。本系统在GPRS网络基础上,建立包括现场粉尘监测站,城市主监控中心部分在内的一对多主从式粉尘蓝测系统。并在主监控中心使用数据管理软件建立粉尘危害数据库,利用谈统计分析结果,评价职业场所的粉尘危害水平,并为建立我国防治粉尘性危害的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煤矿粉尘的危害入手进行分析,针对煤矿粉尘的污染状况,从物理化学降尘、湿式除尘、通风除尘、煤层注水以及建立健全法规制度等,对煤矿挖掘工作中的粉尘污染治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职业足球教练员所具备的基本要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模糊数学等方法对职业足球教练员应具备的素质做了定性,定量的综合性研究,并进行了排序和权重分析,结果可为今后职业忠于教练员的培养,选拔、评价和任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从多种备选采矿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提出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众多采矿方案进行综合评判与优选.首先综合考虑采矿方法选择涉及的指标,构造采矿方案评价指标体系层次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向量,采用线性函数法和二元对比排序法解出定量与定性指标的隶属度,并构建隶属矩阵,从而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采用模糊评判法计算出每个方案的综合优越度及选出最优方案.以张家沟煤矿为例,计算得出各备选采矿方法的优越度分别为0.973,0.873和0.919,因此确定第1种方案为该矿最优采矿方法.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煤矿安全工作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对煤矿系统安全状况进行分析,才能有效防止灾害事故。在建立煤矿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了体系层次结构及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煤矿系统人、机、环境三个单因素评判和整体综合评判,得到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结果直观、科学、可靠,能掌握系统整体安全状况,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林华 《海峡科学》2009,(6):113-116
用引入目标差值率法进行初始矩阵的规范化处理、引入熵权法进行指标权重确定的改进密切值法对山仔水库1998年,2007年的监测数据进行评价,并与传统密切值法、属性识别法及模糊数学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用于评价山仔水库水质状况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李楠 《科技信息》2012,(3):577-578
本研究属于应用性研究,以定性研究为主,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采用关键业绩指标法作为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法,选取反映医院医疗质量、工作效率、运营状况、发展能力等方面的相关指标,通过文献回顾,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确定百分制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预测煤矿冲击地压,采用理论分析、数学建模和现场应用相结合的方法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展开系统研究.引入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理论,分析冲击地压影响因素,确定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指标.结合1-9标度表提出冲击地压危险性评价方法,并在忻州窑煤矿5931面进行现场应用.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评分为0.506,危险等级为C,属于中等冲击,与煤岩冲击倾向性测定实验和现场微震监测结果较为吻合,验证了数学评价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煤矿大国,随着科技的发展,煤矿企业逐步向现代化、机械化发展,产量逐步提升,而随之增加的还有粉尘,煤矿中的粉尘对开采工人的健康有严重的影响,患有呼吸疾病的概率极高,严重的还会发生尘肺病,有数据统计,该病在煤矿中的死亡人数较煤矿事故还要多,基于此,本文简单叙述煤矿粉尘的产生及特性,然后全面分析了煤矿粉尘的危害,并对现阶段普遍使用的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煤矿粉尘的有效控制提供价值参考,以减少粉尘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有效的煤矿生产系统危险源信息表述方法以提高现场安全评价的可操作性,促进煤矿隐患风险预控与管理,针对煤矿危险源信息庞杂多变且难于辨识与控制的问题,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式和因素空间理论,建立煤矿危险源三维多粒度结构和危险源因素空间,并运用有限覆盖思想构建煤矿危险源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利用煤矿危险源辨识信息建立动态安全评价体系及指标量化的方法;运用熵权法动态确定指标权值,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描述评价指标量化值对于设定评价目标的接近程度,确定评价等级。结果表明:煤矿危险源多层递阶结构的建立将煤矿生产系统危险因素按不同维度归类表述,方便从不同角度提取生产系统安全要素并量化其安全状态,安全动态评价方法的应用可充分利用现场安全信息,反应生产系统安全状况,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纳米二氧化钛材料的广泛应用,作业现场纳米二氧化钛生物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能够合理评价作业现场纳米二氧化钛职业危害水平,为作业现场纳米二氧化钛职业危害防控提供参考,本文综合考虑纳米二氧化钛生产过程的整个周期,从人、尘、环、管四个层面着手,建立由4个一级评价指标、10个二级评价指标和31个三级评价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作业现场纳米二氧化钛职业危害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现场运用验证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模糊综合评价的非离散抽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对工业产品质量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提出了一种以模糊数学为基础的非离散抽样理论。解决这类问题的办法是用样本所有个体的合成指标值来推断总体中相应指标值的等级隶属度。定量计算公式可以通过离散与非离散模型之间的变量映射 ,由离散模型导出。另外 ,借助于间接估计指标分子和分母置信区间的办法 ,克服了估计指标置信区间的困难。该模型已经用于抽样研究全国千家重点企业的质量状况并有助于未来的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