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主体间性是人在社会交往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品质,是主体性的三大品质之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具体形式,是对"主—客"二分单子式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走出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模式,走进教育生活,回归生活世界,在教育主体的社会交往中开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么使教师和学生都不能很好的发挥各自的主动性,要么就会导致“个人中心主义”极端的出现。哲学概念“主体间性”的提出解决了主体性教育的困境,为我们理解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对主体性教育中的传统师生关系的理论背景进行了反思,分析了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合理性,由此提出要建构主体间性下的师生交往关系,并重点从知识观方面强调如何重构师生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3.
技术创新中的主体间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技术创新主体的问题。根据不同技术创新主体的定义,归纳出四种不同的划分。认为现有的关于技术创新主体的哲学研究中,忽视了哲学范式由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因而无法更好解释上述不同划分的事实与现象,影响到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新课题的发现与研究。试图通过分析这些定义方式所依据的哲学根源,指出由于摆脱了将技术创新与社会非法剥离的做法,主体间性理论是对技术创新主体提供合理解释的哲学依据,并且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校辅导员工作应用主体间性理论,是高校学生管理发展的时代需要,是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特点和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基于主体间性理论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施途径有树立民主管理理念、教育要面向大学生现实生活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章瑾 《科技信息》2009,(12):194-194
本文描述了主体间性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和教师都是教学主体,提出在《多媒体应用与技术》课程中构造融洽师生关系,互动学习,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前国内对翻译主体间性的研究现状出发,以哲学上的主体间性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石,提出翻译活动是多元主体参与的复杂过程,并分析了各个主体在翻译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主体性,以及它们之间复杂的多元主体间关系。最后得出结论,只有在主体间的平等交往关系和对话中,才能解决翻译研究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难题,消除国际翻译交流中的不平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主体间性视域的道德人格教育是以主体间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它体现了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基础和一种真正民主平等的关系。探究和考察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所依存的人性论依据、方法论基础及实践过程的各层面要素,倡导在对话、理解与交往的互动中重归生活世界,将片面知性教育变为一种更加完整的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8.
武薇 《科技信息》2009,(32):322-323
传统的师生关系以不在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在现代主义范式的桎梏下,师生关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将严重阻碍教育改革初衷的实现。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改革强烈要求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主体间性关系的诞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提高自身的素质,努力去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宽容、理解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基本认知方法.以新奇隐喻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喻者的主观认知体验、施喻者的多视角和施喻者的创造性三个方面,可以分析隐喻构建体现出的主体性.隐喻解读中体现出的主体间性也相应地通过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即隐喻解读的动态性开放性、受喻者和施喻者的视域融合以及受喻者对隐喻的再创造.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统一产生理想的隐喻构建及解读方式.  相似文献   

10.
由于本身"主客体二元对立"的矛盾,以主体性教育观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师生很难形成和谐的关系,导致中国的高校外语教学改革进入了发展的"滞后期"。主体间性取代主体性成为高校外语教学的指导理论既是哲学理论基础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学外语教学实践基础影响下的产物。主体间性为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阙。在大学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相互促进的关系,教学模式由过去的单向型逐渐过渡到双向交互型,有利于实现素质教育这一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目标。  相似文献   

11.
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是翻译研究的热门话题和理论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否认译者是唯一的主体性要素,翻译主体研究是一个包括作者、译者和读者甚至还包括出版者、赞助人等在内的复杂群体主体系统.主体间性则主要从理论上解决了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关系以及各自主体性的表现,它不仅体现在译者主体与作者主体的关系上,而且体现在译者主体与读者主体的关系上.中国历史上东汉末年至隋唐的佛经翻译作者主要为印度佛经编纂者,译者包括两部分:从西方来中国的僧侣及西行求法求经的中国僧侣,读者则不仅包括当时以皇室为首的统治阶级,也包括作为被统治阶级的劳苦大众.本文将从翻译研究的主体间性出发,着重分析当时各翻译主体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是人的生存方式也是教育方式的根本变革。主体性造成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人文关怀的缺失。还原高校图书馆文化自觉价值取向,必须保持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张力,倡导技术与人文关怀的融合,保持人与自然的张力,倡导图书馆实践价值观。  相似文献   

13.
"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作为社会交往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门学科。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转型时期,如何用新的方法和手段来加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效性,也成为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要课题。文章试就"主体间性"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作用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4.
论生态美学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生态美学需要有一个哲学基础。启蒙运动以来,确立了主体性哲学的主导地位。但主体性建立在主客对立和主体对客体的征服的基础上,因此,主体性哲学是反生态主义的,主体性美学包括实践美学不能成为一种生态美学。现代美学已经完成了由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型,只有主体间性才能成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主体间性哲学把人与世界的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规定为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通过二者的交往、对话、沟通、融合而达到审美的境界。不仅现代西方美学包括生态美学是主体间性的,而且中国古代美学也是主体间性的,因而也具有生态美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主体间性的哲学理论提出后,已经运用到很多学科中去。以往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过很大成绩,但由于环境的变化及其本身存在的缺陷,这种"主体—客体"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逐渐被更为合理的"主体—客体—主体"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取代。倡导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和人文关怀的"交往式"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已成为消除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困惑的手术刀。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主体间性问题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体、历史、现实、价值的维度探讨了主体间性理论,为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主体间性范式的兴起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既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发展机遇也提出了更高时代要求。文章从主体间性视域探求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转向的缘起、维度,障碍与途径,提升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校文化之所以难以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高校文化主体不明确或说缺失是重要原因。立足于主体间性理论对高校文化的主体进行考察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文化中主体的多样性,学生、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学校工勤人员都是高校文化的主体,其中,学生是高校文化的首席主体。学生成为真正的精神主体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当前高校文化中学生主体缺位的状况,促使学校文化真正进入学生的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萨特<存在与虚无>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出发,指出作家--作品--读者这一特殊主体间性关系体,使作者和读者相互之间体现为超越性的关系,而不是对象化的原始冲突关系,突破了<存在与虚无>中描绘的人与人之间原始冲突处境,揭示了阅读(审美)对于人与人的共同生存具有超越性和现实性意义及其对未来社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代文学因其所特有的“现在进行时”特点,以及进入课堂教学活动后它与教和学各主体所表现出的“共时性”,似乎完全有理由使课堂效果实现得更为充分。但同时也恰恰会因此极容易使一门极富历史感与现实精神的学科体系变成寻求感觉刺激的应景操练。因此,在当代文学课堂中引进主体间性理念,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彼此的平等交流、和谐对话以实现主体间的“共生”,才有可能使教师与学生共同获得“自由”与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