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今年6月,是广东省第9个科技进步活动月。为了实现江泽民总书记对广东寄予的厚望“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创新”成为今年科技进步活动月的主题,这将使《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得以进一步贯彻落实。而要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除了要有政府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与企业科技进步刘元力,刘富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技术创新是企业科技进步的源泉,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动力。”江泽民同志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达的不竭动力。”“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广东科技》2000,(5):19-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为贯彻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指示和在参加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全体会议时的讲话精神,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全面实施“科教兴粤”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给予科技企业孵化机构和创新创业服务机构法律地位,必将进一步促进其更快的发展。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一个地方、一个企业,要突破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国家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法》关于企业的修订概述1993年版《科技进步法》中“企业”出现16处,其中“企业事业组织”6处,“企业化”1处。2007年版《科技进步法》设立第三章“企业技术进步”,“企业”出现46处,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关于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论述,关于充分发挥人民团体作用的论述,再次深刻阐明了科技事业和科协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推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核心在于科技进步和创新。为此,在“十五”期间,杭州市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科协是国家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是符合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组织,也是在政府科技行政部门、科研院所、高等学院和企业之外的第五种科技资源。科协及所属学会、研究会,虽然不直接从事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但在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广东省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粤发[1991]24号文)的要求,积极开展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的第七年。省科委就今年“活动月”开展的活动已作全面安排。 今年“活动月”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江泽民总书记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省委、省政府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镇巴县立足“科教兴县”战略,把科技进步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从三个方面抓起,推动全县科技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责任制,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决定》  相似文献   

8.
县区级科技工作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占重要的地位。实施科技兴县工作是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结合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实际,全面贯彻落实“科技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地方科技进步,持续增长科技经济综合实力的有效行动。近年来,定西市根据国家、省上关于科技工作的一系列部署精神,  相似文献   

9.
论新形势下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技创新现状(一)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不断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形成了大办科技、办大科技的强大合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的意见》等14个政策性文件,为科技进步与创新创造了良好政策环境。近三年来,国家、省、市和县(区)四级科技三项经费累计有10840万元投入到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中,其中市县(区)两级三项经费由2003年的2265万元增加到2003年的3378万元,年均增加25%。  相似文献   

10.
1998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广东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重要指示,作出了《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定》,强调各级党政第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生产力,吹响了加速科技进步的进军号角。2000年起,为落实《决定》精神,进一步增强市、县  相似文献   

11.
《辽宁科技参考》2004,(11):36-38
搭建科技政策平台,创新科技管理体系。以创建国家级科技进步先进县区为契机,连山区先后制定了《关于“科教兴区”的若干问题决定》、《连山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连山区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连山区人才发展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科学系统地确立了科技兴农管理协调网络和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为宗旨的企业考核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2.
《今日科技》2007,(2):2-3
杭州:能力建设年杭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打造“天堂硅谷”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决定。这是推动杭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重大发展战略,2007年,杭州市科技局将全面落实“1 10”配套政策,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合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持续改善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推进科技进步机制创新,继续营造和谐创新环境。同时,深入实施“一号工程”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提高科技管理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华东科技》2022,(5):40-45
<正>“创新联合体”首次写入《科技进步法》,意味着其法律地位的确立,组建创新联合体是重要且紧迫的任务。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第三章“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第三十一条:“国家鼓励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其他组织建立优势互补、分工明确、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按照市场机制联合组建研究开发平台、技术创新联盟、创新联合体等,协同推进研究开发与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其中提到的“创新联合体”是首次写入《科技进步法》,虽然在其中仅出现这一次,但是值得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科技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指出:“重大突破性创新要从基础研究抓起,不断形成新思想、新理论、新工艺,为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提供源泉,增强持续创新的能力。”因此,作为知识生产主要源头和人才培养摇篮的基础研究,将具有更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桐城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一个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科技服务体系平台为支撑的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2008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7.5%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殊荣。  相似文献   

16.
吉广平 《科技潮》2004,(4):42-43
科技进步: “三化四区”的直接引擎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多年以来,朝阳区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突出位置,积极营造适宜科技进步的政策环境,大力整合科技资源,不断加大科技投入,走出了一条依靠  相似文献   

17.
<正>“人才”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在创新发展、科技进步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人才工作日益重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2021年版《科技进步法》关于科学技术人员内容的修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才理念、战略的贯彻落实以及2007年以来各类人才政策、实践的深化提炼,为新时代科学技术人员从事科技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鲁霞光 《今日科技》2023,(11):24-25
<正>近年来,绍兴市上虞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创+产业”为主抓手,高站位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创新发展,全面建设朝气蓬勃、近悦远来的“青春之城”。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比达3.25%,科技创新指数居全省第12位;连续3年获评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单位,连续2年夺得“科技创新鼎”。  相似文献   

19.
《汕头科技》2005,(3):F0002
根据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省“科技进步活动月”的安排,我市从5月13日至6月13日进行了主题为“推动科技创新,构建和谐汕头”的2005年“科技进步活动月”活动。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桐城市始终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突出位置,多措并举,强力推进,一个以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科技服务体系平台为支撑的市域经济科技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建立。2008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达到47.5%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等殊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