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合成了二茂铁基团存在于侧链、主链和端基的苯-芴共轭化合物6、7和8,并通过 NMR和MS等表征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共轭化合物中的二茂铁基团通过分子内的光致电子转移过程使6、7和8在溶液状态下的荧光猝灭.当向其溶液中加入氧化剂KMnO4后,溶液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最大可增至75倍.荧光增强的幅度、对氧化剂的响应时间等性质受二茂铁在共轭化合物中的位置以及个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分子中含有一个二茂铁基团其荧光增强是线型增长的,响应时间也较短;当共轭分子中含有两个二茂铁基团时,其荧光强度的增长成二次函数关系,且其响应时间也较长.   相似文献   

2.
对Lachtakia方程引入格林函数方法,得到的EMG模型用于光活性化合物,推导了光活性化合物的电磁场有关参量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3.
李慧  张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14(12):268-271
由于生物质油成分的复杂性,很难验证生物质油催化加氢中的反应基理和反应过程。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的方法,选用生物质油中含量比较高的邻甲氧基苯酚作为模型化合物,并选用5%含量的Pd/C作为催化剂,对生物质油的模型化合物进行了催化加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邻甲氧基苯酚催化加氢主要产物为环烯醇和环已醇以及芳香酮,在本实验最佳反应条件下,其转化率达到70%,同时明确了两条反应机理。此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生物质油的催化加氢反应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类新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模型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系列聚酰亚胺模型化合物,用^1H-NMR,^13C-NMR和IR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用TG研究了其热性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核磁共振数据与红外光谱数据在结构表征方面相吻合,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当引入亚甲基以后,其热稳定性明显降低,同时,提出了通过研究小分子模型化合物性能而预测其对应的聚酰亚胺高聚物热性能关系的设想,探索出合成聚酰亚胺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生产模型是作物生长模型中最基础的部分。在综合已有作物生长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甘蔗的光合作用模型。甘蔗光合作用模型以门司-佐伯的模型为基础,包括叶面积指数动态子模型、单叶光合子模型、呼吸作用子模型以及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利用大田甘蔗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甘蔗植株在整个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83%,这表明模型对甘蔗的干物质生产(产量)的预测较为理想,可作为育种的参考指标。但是用此模型来模拟甘蔗不同生育期的干物质积累,在某些发育阶段,与实测值间还存在较大差异,故需进一步完善模型。  相似文献   

7.
插层化合物结构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C+xHSO4-插层化合物,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石墨硫酸插层化合物的结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C+xHSO4-插层化合物中各原子的排布方式,并通过X射线(00L)衍射得到验证.从而为C+xHSO4-插层化合物结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应用在密度泛函理论和电负性均衡原理基础上发展的原子-键电负性均衡方法的σπ模型(即ABEEM σπ模型),并结合自编程序,对5种典型的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电荷分布进行了计算. 计算结果表明,所得的电荷分布可以和从头计算结果有非常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ABEEM σπ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煤自燃模型化合物氧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从化学层面上阐述煤炭自燃机理,选用苯乙醛、苯甲醚、二苯基甲烷、苯乙醚、苯甲醇、二苯基甲醇和α-苯丙醇作为煤自燃模型化合物,研究在常温至150℃的氧化反应.利用氧化反应装置和分析仪器,定量分析各种活性基团的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氧化产物,从而推断出其活性大小的不同.结果表明,各模型化合物在常温至150℃之间,均消耗一定的氧气,同时CO、CO2也有不同程度的生成,其氧化特性与煤相似.  相似文献   

10.
给出了在离子注入过程中金属间化合物生长的一个数学模型。在准静态近似下,利用分区处理和引入快、慢变量的方法,给出了该模型的近似解。得到了生长速率与微缺密度、注量率、热发射率之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分子逻辑门     
分子逻辑门是目前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有可能解决电子计算机发展的瓶颈问题.本文以单输入分子逻辑门为例对基于分子设计的逻辑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Conclusions Both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indicated that: (I) The flexible dyad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exist preferentially in folded conformations in which the donor and the acceptor are held in close proximity. This allows overlap of the orbitals of each moiety leading to very efficient intramolecular fluorescence quenching. (ii) Quenching of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donor in the dyads via electron transfer depends on the electron affinity of the acceptor. (iii) The electron-attracting ability of the acceptors in the dyads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type and relative spatial disposition of the substituents.  相似文献   

13.
合成并表征了二(9-蒽甲基)乙二胺(BAMEDA),测定了其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该化合物连接臂中存在具有孤对电子的仲胺基,化合物被激发时,该对电子可向缺电子的蒽环转移,导致荧光猝灭.如同预期的一样,酸化溶液使胺基质子化,孤对电子受缚,PET(光诱电子转移,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PET)过程受阻,荧光恢复,Zn^2 的引入也可以部分阻断PET过程,使体系荧光部分恢复,少量EDTA的引入可部分解除Zn^2 对PET过程的阻断作用,体系荧光又被猝灭;进一步增加EDTA浓度,PET受阻程度增大,体系荧光重新恢复,而且荧光强度更高,模型体系研究表明,EDTA的引入虽然可以消除Zn^2 对PET过程的阻断作用,但EDTA自身所带质子对胺基的质子化使得PET过程阻断更加彻底,因此荧光恢复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主要综述了紫细菌光合反应中心中所涉及的超快能量传递、电荷分离及电子传递等动力学过程以及相关的物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 It is well known that nucleobases are very important biological molecules.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probes for nucleotides and nucleobases are highly desirable. A number of modified nucleobases and nucleotides as well as artificial hosts wit…  相似文献   

16.
N,N-二甲苯胺(1)和1,1-二氯-2-苯基环丙烷(2)的乙腈溶液在紫外光照射下产生N-甲基苯胺(3,24%),1-氯-2-苯基环丙烷(4,79%),双[4-(N,N-二甲胺基)苯基]甲烷(5,40%)和N-[4′-(N′,N′-二甲胺基)苄基]-N-甲基苯胺(6,7%)等产物.荧光淬灭的实验结果表明2可以扩散控制速率(kq=3.9×109L/mols-1)淬灭1的荧光.1和2之间电子转移的自由能变化(ΔG)为-1.01eV.因此可以认为反应是通过如下的光诱导电子转移机理进行的.  相似文献   

17.
吕利宾 《河南科学》2012,(3):316-319
在室温下以276 nm的光激发,紫精衍生物能够强烈猝灭萘的室温磷光.利用Sterner-Vohmer方程线性回归分析了实验结果,获得了不同猝灭剂紫精衍生物对萘室温磷光的猝灭常数KSV,在1.59×106~6.60×106L/mol之间.同时紫精衍生物的取代基碳链越长,其对萘室温磷光的猝灭常数越小.分析表明,导致萘室温磷光猝灭的原因是从萘到紫精衍生物的三重态电子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一些甲氧基甲苯化合物与过硫酸铵、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热反应,以及与三氟甲基苯基酮在紫外光照下反应的研究,发现这些反应的速率及其生成的产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代甲苯的结构、氧化剂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测定了七种单环芳烃与SbCl_5相互作用形成自由基的ESR波谱: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不同体系的ESR信号大小不同,可得出芳烃的给π电子能力次序为正丙苯>乙苯>叔丁苯>甲苯>对二甲苯>1,3,5-三甲苯>苯。与碘和单环芳烃作用形成的电荷转移络合物不给出ESR信号作对比,表明单环芳烃与SbCl_5作用时通过电荷转移形成了正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