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家的足迹遍及千山万水 ,“依山依水”的人类学研究拓展了人类学的新领域。覃德清博士回顾了自己进入人类学研究领域的过程 ,并就人类学与美学的交叉、诗性思维与人文资源开发、壮学人类学研究等问题 ,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以澳泰族群的遗传结构为例,阐述了分子人类学在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及时人类学作为基础学科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我们现在走向的人类学已经是逐渐在中国语境中本土化了的人类学。它具有两个功能 :一是服务于中国本土的发展 ;二是在学科意义上参与到世界人类学的对话之中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确实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综合了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从整体来认识人类社会与文化 ,比单一学科来认识人类要深刻得多。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来解读瑶族的历史文化是张有隽教授一生孜孜以求的事业。瑶族是一个传统的民族 ,又是一个开放的民族。瑶族社会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平衡。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是有所片面性了。  相似文献   

5.
纳日碧力戈的研究取向是在人类学和语言学之间 ,他认为目前 ,中国的人类学界缺少“游心” ,也不够宽容。他从学术背景开始 ,阐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外语言学研究的一些理论及其对自己的影响、代表作《姓名论》和《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他还介绍了自己在广西田林县所做的田野工作经历以及当地人的生死观、神山崇拜和风水观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尹绍亭先生学术道路、国际合作历程及生态人类学和物质文化等四方面学术成就的系统描述,指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只有改革创新,才能健康发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7.
20 0 1年 7月在中山大学举行的“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就历史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综合取向 ,以及历史人类学的理论和实践 ,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人类学与文学(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相遇、交流、互动,是20世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引人注目的现象,由此催生的边缘学科研究如文学人类学与人类学诗学,在世纪之交时蓬勃发展,改变了两大学科的原有格局,拓展了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人类学研究离不开国学,国学研究的深入同样也离不开人类学的视角,作为人类学工作者应考虑如何将这两门学问结合起来,以最大地发挥其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中的作用。人类学不能局限在只关注边缘和弱势群体上,也应该关注主流社会,加强其在主流社会中的应用性,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人类学作为人类学的分支学科 ,田野工作的方法也是其重要研究方法 ,在多民族国家中 ,应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 ,其目标是培养既能保持自我文化认同又能适应 2 1世纪的具有跨文化意识态度和行为的全球人。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第一批民族学博士的庄孔韶先生从他选择专业的兴趣、早期的教学感受、田野工作谈到对中国人类学的重要学者费孝通、林耀华的成果的评论及《金翼》与《银翅》两书的连接意义。庄先生还就人类学怎样看待历史文献与撰述等谈了自己的见解 ,并说到其本人提出的“不浪费的人类学”的初始思想。认为人类学家既是文化梳理的专家 ,又是文化观察的杂家。  相似文献   

12.
民俗学是研究民众生活层面文化的学问,与文化人类学关系最为密切。民俗学强调要把民俗事象作为活态文化来研究,当前民俗学研究更应结合田野调查不断升发一些新的问题,然后展开讨论,从而丰富民俗学的理论。民俗志不仅要记录、描述民俗事象,而且要说明和解释民俗事象。民俗志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书写,地方民俗志的编写应以标志性文化提领。  相似文献   

13.
在过去30年,莎伦·考夫曼教授一直致力于考察美国老龄社会的文化和意义。通过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她曾经深入考察晚年生活的意义、医学文化的转型和晚期病人的临终等重要议题。目前,她比较关注美国生物医学经济学和卫生保健递送体系如何影响了个体的行为准则和理性选择。在访谈录中,她不仅回忆了自己的研究历程,还介绍了当前的研究课题,并指出了老年研究的一些未来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类学有三个圈子要研究,第一圈就是核心圈,叫做农民的,城乡关系,包括农民的研究;第二圈是当时少数民族自治,或者由土司统治的,跟中央朝廷形成朝贡关系的;第三圈就是或者跟中央朝廷形成朝贡关系,或者没有的,但是史书上有记载的这些外国的风物、民俗、人情。中国古代如此之多的海外研究技术,到了现代的时候衰败了,为什么衰败了?因为我们从一个天下主义的观念,转型成为国族主义,内部化了。所以现在对人类学至为关键的是,不只是要从事海外研究,而是要在一个比较天下主义的观念下面去思考人类学未来的走势。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人类学有三个圈子要研究,第一圈就是核心圈,叫做农民的,城乡关系,包括农民的研究;第二圈是当时少数民族自治,或者由土司统治的,跟中央朝廷形成朝贡关系的;第三圈就是或者跟中央朝廷形成朝贡关系,或者没有的,但是史书上有记载的这些外国的风物、民俗、人情。中国古代如此之多的海外研究技术,到了现代的时候衰败了,为什么衰败了?因为我们从一个天下主义的观念,转型成为国族主义,内部化了。所以现在对人类学至为关键的是,不只是要从事海外研究,而是要在一个比较天下主义的观念下面去思考人类学未来的走势。  相似文献   

16.
结合自身的研究,探讨了遗传学在人类学的应用及前景问题,如体质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分子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等分支领域。  相似文献   

17.
摇滚乐反映了年轻人的一种对时代的责任,对现实的反思,它也体现了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一种态度。摇滚乐从形式到内核都有对现代一种反思在里面,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摇滚的态度已经是多元的了。  相似文献   

18.
我的大学和硕士研究生时期先后在厦大和中大接受中国南派人类学的教育和训练。 1 991年到了美国 ,在华盛顿大学接受美国人类学的教育和训练。美国的人类学研究生教育除重视、密集阅读和写作等“核心课程”的教学 ,“田野方法”的训练和“研究设计”外 ,还十分重视“研究规范”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自唐宋至近现代以来,世代定居在安宁河流域的多续人与周边诸族群发生前所未有的全方位、多层次互动。这种历史记忆与族群互动,自然在多续藏族群体的内心深处形成巨大反差,族群意识因而不断得到强化。袁晓文研究员以他自己的生活背景、求学生涯、工作阅历为个案,叙述并分析了一位藏学家对自己所属族群的族群观。一叶知秋,在全球化、经济化、一体化趋势加剧时代,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文化自觉理念,学者对于诸多在语言、历史、文化上处于弱势的族群应更多一份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人是文化的动物,文化它都存在着差异,各个地方的文化都不一样,所以各个地方的人都存在着差异,如果都千篇一律,包括经济发展也好,那肯定是没有生命力了。所以,人类应拥有自己选择文化方式的权力,这样也才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