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强法 《河南科技》2013,(15):228+246
河南城镇化发展面临经济发展水平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城镇布局不平衡,城市生态脆弱等问题。河南的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现状决定了传统的城镇化道路不可持续,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贯穿全过程的城镇化,河南的城镇化建设要坚持节地节能、生态环保,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的新型城镇。  相似文献   

2.
胡新华 《河南科技》2013,(16):130+142
在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日益严厉,城镇化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因而实际上减轻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情况下,应该建立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的联动机制,将城镇用地规模增加建立在农村村庄用地减少基础上,这样既迎合了城镇化发展对城镇土地规模增加的需求,也符合了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尤其是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推进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教育是基础,调整和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是核心和动力。通过对我省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的研究,明晰制约因素,探讨在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配置的结构性、需求性矛盾和短缺失衡问题的政策建议,为加快构建中原经济区现代城镇教育资源的平衡配置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广西钦州市拥有60个镇2个乡及4个街道办事处,其中建制镇(非县城镇)57个,城镇水平较高,但市城城镇体系存在着城镇规模结构,职能分工不明确、城镇个性不明显、城镇规模偏小、城镇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钦州市城城镇化发展应强化各级中心城镇的规模,凸现城镇的个性,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形成城镇网络,走城镇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产业与职能结构的不断优化与调整,城镇化发展也更加注重对动力机制的开发和产业结构的推进。在现阶段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镇文化、生活方式以及产业机构等都在向农村逐渐扩散。本文结合了当下我国城镇化的布局和形态,综合概括了当前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并通过开展针对性的评述与总结,对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水平发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白晶 《河南科技》2013,(5):201+223
县域经济是具有农村地域属性和资源禀赋特征的区域经济,它覆盖了中国几乎全部的农村人口,因此,可以说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整体的一个缩影。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县域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决定着城镇建设的进程,而城镇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提升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对于缩小贫富差距,解决三农问题具有指导意义。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在新型城镇化理论的指导下,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和《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年)》为视角,融合地方发展特色,构建了一套由7个目标层、19个准则层和95个指标组成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和新型城镇化定量评估模型对新疆14个地州(市)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Arc GIS技术进行空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状态区域差异显著,乌鲁木齐、喀什为高等水平,伊犁、阿克苏、巴州、昌吉、克拉玛依、和田为中等水平,阿勒泰、哈密、塔城、吐鲁番、克州、博州为低等水平.分析的过程和结果较为客观地反映了新疆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研究对丰富我国新型城镇化案例有一定的作用,并为新疆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8.
民族旅游地的城镇化发展与旅游产业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联动关系.从旅游地城镇化发展现状问题出发,分析了民族旅游地的城镇化动力机制主要是旅游资源的禀赋开发和可进入性的提升.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旅游地城镇化与旅游产业的协调主要依靠适度城镇化,旅游城镇规划,旅游规划的协调以及构建旅游服务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9.
李君玲 《河南科技》2013,(13):252-253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保持其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把握好三种关系: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县域经济发展实情之间指导共融的关系;二是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与县域经济发展创新之间相互补充的关系;三是城镇化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认为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紧密关联,要以城镇化为依托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王飞 《河南科技》2020,(14):150-152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中小型城镇在土地开发管理、房地产开发、城镇交通道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不断增加。在这些工作中,人们特别需要加大对地籍测绘的重视,以全面提升土地自然资源管理水平,实现土地节约利用。因此,本文从地籍测绘概述入手,探讨了东乌珠穆沁旗地籍测绘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应用及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而要实现农村城镇化则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措施.主要包括:更新观念,增强正确的城镇化意识;结合实际,搞好城镇建设规划和设计;勇于改革,制定城镇化发展的配套政策;因地制宜,提高产业化水平和规模效益;加强领导,有步骤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城镇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的城镇建设滞后,针对南昆铁路广西段沿线城镇建设的状况,研究和分析了沿线城镇建设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动力机制;并提出沿线城镇发展的措施与对策:(1)对铁路沿线城镇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2)城镇的建设要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凸现城镇自身的特色;(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建立有效的融资机制;(4)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素质、用科技进步来促进城镇的发展;(5)改革户籍管理,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村经济能人到城镇发展;(6)注重城镇环境保护,使城镇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我国东北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煤矿城镇形成发展历史的调查研究中,指出了当前制约东北地区煤矿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煤矿城镇经济结构单一的特,论述了煤矿城镇今后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战略设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黑龙江省的城镇化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的协调程度进行计算,得出黑江省的二者协调发展程度主要分为失调城镇化滞后型、协调城镇化滞后型、协调生态环境滞后型三大类.对黑龙江省1997~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采用熵权法进行评价,并利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将二者进行协调性分析.结果表明:18年间,黑龙江省城镇化上升了0.73,生态环境波动较大,上升了0.14.这表明,与城镇化相比,生态环境的发展较落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已由濒临协调向良好协调迈进.建议:在提升城镇化的同时,加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得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剖析河北省建筑业、城镇化与经济协调关系的发展现状。【方法】通过构建建筑业—城镇化—省域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河北省2011—2020年建筑业、城镇化和省域经济的面板数据,并采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北省建筑业—城镇化—省域经济的协调程度开展实证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三大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稳步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仍处于失调水平和起步阶段。【结论】基于此,有针对性地提出推动河北省建筑业、城镇化、省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德州市自2008年以来通过6年的改革,从合并村庄到建设农村居住社区和产业园区即两区同建,不断探索城镇化建设道路,成效显著。近年来,德州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13年底城镇化率达到了47.74%,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也存在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发展质量不高等问题,需引起足够重视。本文拟通过对德州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来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符合德州实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以新发展理念为视角,构建湖南省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质量和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2008—2018年,湖南省城镇化质量由低质量发展(0.1759)进入加速发展阶段(0.3616),但结构和区域发展不够平衡.(2)城镇化质量在投入产出和规模方面(创新、共享)提升较快,结...  相似文献   

18.
在对河池市金城江区城镇用地扩张态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对金城江区建成区面积与人口和经济指标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分析表明:人口指标中总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城镇化水平、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对金城江区城镇用地变化产生显著影响;经济指标中第一产业总产值、第二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总产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公路里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金城江区城镇用地变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是结构和功能的统一体,是市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反映.该文根据协同学原理来分析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协调状态,构建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协调度模型,以平顶山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选择六项指标建立模型,计算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协调度.计算结果表明:从2006年至2014年,平顶山市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协调度值由0.48增加到0.816,发展阶段由基本不协调发展到中度协调,说明该体系正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系统耦合的作用机理,以2006-2015年新疆旅游业、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环境发展相互作用为研究对象,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了三大系统9个方面的37个指标权重,并构建新疆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关联模型,定量分析了三者相互作用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1)旅游业、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各子系统综合评价指数在2009年前发展较慢,之后发展水平快速上升;(2)三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由2009年前的失调发展转为协调发展;(3)三大系统协调发展类型由旅游业超前发展转为新型城镇化,而后相继转换,并且在2011,2012及2015年出现旅游业或新型城镇化发展超出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在此研究结果上提出促进新疆旅游业、新型城镇化及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建议:(1)紧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优化新疆产业结构;(2)打造具有新疆民族文化底蕴的旅游特色小镇;(3)走绿色可持续的旅游业及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