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指导土地利用和实现土地优化配置的关键,而城市总体规划则在指导城市建设及引导城市建设管理协调发展方面起着决定作用。这两个规划都以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为依据,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其空间资源为原则编制的,应予充分的协调。在广泛收集有关河池市两个规划资料的基础上,该文仔细分析了河池市两个规划之间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对两个规划就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城市布局及用地发展方向进行了具体的协调工作,并提出了两个规划协调过程中的若干技术方法以及实施协调方案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河池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在实地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广西河池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土地资源潜力,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镇土地整理的潜力与途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国情,探讨我国城镇土地整理的意义;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利用强度三方面分析城镇土地整理的潜力,最后提出城镇土地整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资源型城镇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分析--以大庆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方面进行分析,利用了历年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数据,结合了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几种模型:(1)土地资源数量变化模型(2)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差异模型(3)土地利用空间变化模型,对大庆市土地动态变化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陕西省三个时段的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统计数据为数据源,利用GIS中的土地利用分析模型对研究区1990到2000年间的土地利用空间变化信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速度较快,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达到0.38%,其中以园地的增加速度最为突出;同时,通过对各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特征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及分布区域,从而为土地管理和土地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广西天等县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及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广西天等县的自然社会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以及土地利用潜力。根据本县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土地利用特点。提出了耕地保持动态平衡,园林牧地适度增长,重点发展交通和城镇,改造利用裸岩砾地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土地开发利用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揭 色市的土地利用特点,研究了世纪百色市土地利用的趋势和土地利用目标,并提出了跨世纪的土地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1990年土地详查基础上,以1:5万TM影像为研究的基本信息源,应用遥感解译原理与方法,通过确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系统,建立解译标志,进行编图和面积量算及结果分析等工作,对横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与调整,并就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多指标动态评价方法,对2007—2016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益进行动态评价;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分析土地利用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6年山东省城市土地利用生态效益水平整体较高,区域差异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综合效益呈现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集聚性特征,土地利用效益较高区域主要分布在青岛和济南两个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市,年度间土地利用效益波动是影响土地利用效益总体水平的重要原因。协调发展度显示,处于轻度失调区的城市数量最多,其次是协调发展和初级协调区,滞后失调区城市数量最少,土地利用社会效益低是导致土地利用效益协调性差的主要原因。土地利用综合效益与土地利用效益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密切相关,土地利用效益协调发展度低,影响了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提高。动态评价方法更好地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区域土地利用效益的总体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驱动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驱动因子分析是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和调控的基础.在全面分析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变化社会驱动因子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直接导致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关键因子,并分析了各种驱动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增长是长株潭核心区土地利用生态风险的主导驱动因子,建设用地变化与GDP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该结果对进一步分析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调控机制,研究景观结构及格局变化的生态学特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程度和区域差异性基础上,以CLUE-S模型为框架,构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模拟模型.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动态模拟了2020年的土地利用情景,揭示天津市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态势,模拟结果对土地利用规划与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易门县2012年土地变更数据,采用定量模型从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综合利用程度及区位熵三方面分析易门县土地利用现状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土地利用类型少,地域差异明显;(2)土地利用程度低,未利用地面积广;(3)农业用地区位指数相对高,城镇建设用地发展不足。在此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调整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省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特点及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为基础,分析影响海南省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因素,采用归类和叠加的方法,将海南省划分为4个一级工程类型区和5个二级工程类型区(工程模式),并归纳总结了不同工程类型区土地开发整理的工程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角模型的长沙市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对促进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土地利用功能类型划分为基础,构建了"社会—经济—环境"三大维度的土地利用多功能性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经济功能性指数(EFI)、非社会功能性指数(NSFI)和非环境功能性指数(NEFI)建立三角模型并对2007—2016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及趋势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了土地利用功能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结果表明:2007—2016年长沙市土地利用多功能由无序向有序转变;土地利用多功能状态由偏弱向很强趋势发展;土地利用功能日趋合理,向多元化发展;土地利用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环境功能三大子功能之间呈现出高耦合性,耦合协调性程度不断提高,功能之间的协同作用不断加强,土地利用系统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泉州地区1996年,2005年和2008年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数据为基础,在ARCGIS,C语言等相关软件的支持下,确定出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的初始状态及转移概率矩阵,利用马尔柯夫模型模拟出泉州地区未来土地利用/覆被格局的动态演变情况和未来演化趋势.结果表明,在未来几十年内,研究区的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将会不断减少,而建设用地将逐年增加.根据模拟结果可对各类土地利用/覆被格局进行调整,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一定程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韩昌坤 《河南科技》2023,(2):117-121
【目的】分析延安市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建议。【方法】以延安市所有建设用地为研究对象,下辖各县区为研究单元,定性分析建设用地的利用程度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定量评价延安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结果】延安市土地集约程度为一般型,下辖各县区节约集约水平差异大。【结论】延安市应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效益,通过盘活现有存量建设用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从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7.
城市郊区土地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结合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特点,建立了城郊土地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开封市郊区为例对土地持续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并据此提出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相当复杂,是全球环境变化最显著的方面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膨胀,土地资源不能得到合理利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生态失衡,因此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合理发展规划显得至关重要。为了指导人们合理、高效地利用土地,分析土地利用行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对将来的土地利用行为做出预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RS、GIS技术及土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法,对哈尔滨市的土地格局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郝天乐  王昱之 《河南科技》2023,(22):100-104
【目的】以甘肃省舟曲县为研究区域,对舟曲县2020年的土地状况进行模拟,并以此为基础预测其2035年土地变化趋势。【方法】运用GeoSOS-FLUS模型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实际测试结果与模拟结果相吻合。【结果】草地及建设用地大幅减少,林地、耕地和未利用地增加趋势显著。其中,未利用地增长最快,动态度为1.83%,主要从草地、建设用地转入。预计至2035年,舟曲县建设用地和水域增长微弱,林地、草地将会大幅增加,耕地及未利用地将成为减少最快的用地。【结论】通过综合分析舟曲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揭示了该地区在过去20年及未来15年的土地利用演变情况,同时反映出FLUS模型在实际模拟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舟曲县及其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王露  卢骏 《河南科技》2023,(9):23-26
【目的】梳理现有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分类统计相关研究成果,从而优化和完美传统人工分类方式。【方法】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分类要求,以python通用编程语言为基础,基于arcpy站点包及openpyxl模块设计一套脚本工具,引入“四舍六入五看齐、奇进偶不进”的进位规则,确保成果精度。【结果】解决excel数据统计结果不准确问题,实现建设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分类自动统计,通过试验对比验证工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结论】提高用地预审与规划选址、土地利用规划修改、用地报批等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