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巴金的众多小说中,主人公大多活动在"公馆"这一空间意象之中,"公馆"成为解读巴金小说的一个重要意象。本文旨在以《激流三部曲》中的高公馆和《憩园》中的杨公馆为例,从公馆里的生活秩序、婚姻爱情和人物命运三个角度来解读这一重要意象,以期更加深入地理解巴金小说的内在意蕴。  相似文献   

2.
在<庄子>内篇中,实际上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情".联系庄子的时代背景,追随庄子的哲思理路,可以澄清种种对庄子之"情"理解的偏见,对庄子之"情"作出全面而合理的阐释.其文中的"情"字既有"情况"义,又有"情感"义.而庄子的情感世界,包含有一般的情绪、感情("天情"),经过理解的本真之情("理情")和对世界整全、生命本体的情怀("至情")三个不同层次.  相似文献   

3.
凌濛初的"二拍"是话本小说的杰出代表,全面展示了那些未取得功名、又乏经济来源因而陷入生活窘境的"贫士"的生存、婚姻、仕进各个方面的生活困境,真实地反映了晚明时期这一特定阶层对义的背弃、对利的追求,对商人的鄙视以及对与商贾联姻的渴望.  相似文献   

4.
人狐婚姻是中国历代小说中涉及最广泛的人妖恋类型之一。长久以来,我们都津津乐道于人狐婚姻故事中狐妻们的美丽、神异及其对男女之情的大胆描写。但是深究人狐婚姻的结构模式会发现这其中隐含着男性对于婚恋的多种双重标准。这些看似超越了平常的婚姻关系其实恰好是对传统人伦秩序,尤其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性别秩序的强调与强化。  相似文献   

5.
《妇女杂志》是"后五四"时期传播废娼思想的重要阵地。章锡琛主编时期开放多种渠道,持续关注和引导着废娼讨论的深入,其关于现代废娼运动的必要性、娼妓成因、救助办法的讨论,是新文化主导性废娼思想的延续和深化,在现代中国伦理觉悟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侠义小说强调的是"义",没有"义"的内在观照,"侠"之行动的破坏性会更强,其形象是不完美的。通过对历史存在之"侠"复杂性的分析以及"义"之宽泛内涵、"侠"义"结合过程的阐释,可以看出,《三侠五义》是"侠"、"义"结合的典范。《三侠五义》中侠客行侠仗义有两种模式,其形成既与历史上的"侠"相关联而又有所演变。  相似文献   

7.
农村合作化小说中存在一种"政治爱情婚姻"模式,这种泛化的婚姻爱情模式从三个方面遮蔽了女性意识:男性爱情婚姻选择的二重需要;女性婚姻爱情选择上的"空洞能指";对于不符合此婚姻爱情模式的男女之恋通过叙述者将其纳入此婚姻爱情模式.  相似文献   

8.
"仙侠"小说《诛仙》是"玄幻文学"的一部重要的作品。文章以"侠"、"情"、"传统"作为阅读小说的关键词,探讨了作品对于中国传统"侠"之内涵的新阐释,以"情"结构小说的方式,对生命境界的探索,以及作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想象与小说价值判断的关系,并指出其不足与形成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奥斯丁在小说《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对几起婚姻的描述,表明了她的婚姻态度单纯地为钱财或美丽而结婚是错误的,但不考虑经济状况同样也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0.
陈静 《南昌高专学报》2003,18(4):38-39,42
伍尔夫的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被誉为"诗化小说"或"一首心理诗".小说中大量的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描写让人心醉.小说的诗化性体现在情节的淡化上和三个独立而又有联系的故事结构上.小说还充分地展示了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对理性真理的某种对立.  相似文献   

11.
小说《呼兰河传》在第四章反复使用了"荒凉"一词。通过对其中四个节首的"荒凉"作修辞阐释,可以得到四种修辞义——生与死的麻木,人与人的冷漠,人与鬼的相慰,时与空的消逝。而这四种修辞义分别辐射到了小说的一些具体章节,使小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辐射状的修辞场。  相似文献   

12.
被称为“当代婚姻第一写手”的王海鸽在她的“婚姻三部曲”写出了当代女性在婚姻中遭受挫折和痛苦,作家站在女性的立场,对当代婚姻中所残存的“夫荣妻贵”与“门当户对”做出了理性的分析,在爱情至上的今天,王海鸽明确表明“爱情不是婚姻的一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当下婚恋小说的反写,而正是这种“反写”为女性如何成为婚姻的舵手指明了道路,本文主要从王海鸽“婚姻三部曲”入手,探讨女性在婚姻中失去自我的原因,发掘作品在当代社会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础、最主要的环境,也是文学思考生命、审视人性最为直接、透彻的视角。家庭就像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人类生活的诸多命题在这个直观的窗口里得到展示。明清时期出现的几部长篇家庭小说巨著对中国古代家庭文学及文化作了详致的记录,而其中对于"情"之主题的探讨尤为热衷:纷繁复杂的世俗人情、情欲与死亡的哲思命题以及男女间的至情至爱,"情"被丰富而多层次地予以解读,成为家庭小说描写中的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4.
向培良对小说创作虽是"无心插柳",却别具特色,成就不俗,具有唯美而不颓废的特点。向培良的小说分为婚姻爱情和生命力两大主题。艺术表现唯美而含蓄,具体体现为细腻的感官及环境描写,深入的心理刻画,唯美的语言运用及含蓄节制的叙述。  相似文献   

15.
奥斯丁是18至19世纪之交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她的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所表现的婚姻观点:即婚姻是以爱情为基础的,但是光有爱情是不幸福的,爱情是要以金钱为条件的,而爱情本身是以素质、智慧及品德为基础的。奥斯丁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中的三桩婚姻,即达西和伊丽沙白的既有爱情又有金钱的婚姻,夏绿蒂与柯林斯只有金钱没有爱情的婚姻和道德沦丧、情感迷失的威克姆和莉迪亚的婚姻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观点。  相似文献   

16.
韦文华 《咸宁学院学报》2012,(6):99+111-99,111
《红楼梦》中开篇有三则神话,分别是女娲补天、木石前盟、太空幻境,这些神话对小说后续情节具有某种暗示和隐喻作用,对应小说中凤探革弊、宝黛姻缘、大观园等三根主线,折射了曹雪芹对现实生活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作者"空、色、情"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学中,小说的"情与性"的描写是嬗进的。有情爱无性爱的十七年小说,冲破禁欲主义的"文革"的蕃篱后,从半遮半掩到一览无余的描写。这些描写表现出的对欲望的顶礼膜拜,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文化从保守走向进取的一个信号。  相似文献   

18.
《民国十年日记》是“五四”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王统照的“生活实录”,已经过去80多年了。这部《日记》的第一部分,忠实记录了王统照在新婚后不久,与玉妹一见钟情,在婚姻与爱情之间,演绎了一场痛心疾首的人间悲剧。就作品看,淋漓尽致地记录下自己的相思之苦,声泪俱下的控拆了命运的残忍冷酷,其情之真挚而婉约,其文之美妙而凄惨,在哀情小说中绝无愧色;另外,“这部日记也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发掘出的极少数活生生的历史见证之一”(王立诚),也记录了文学研究会的社会交往和活动,是很有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王统照的《春雨之夜》倡导爱与美的主张,可以在这里得到诠释。  相似文献   

19.
小说《哈瓦那》中有着众多的地理名词,如井冈山、美国、上海、南美洲等,但这些地理名词被人物进行了修辞化的认知,如地理名词的形象化、地理名词的方式化、地理名词的情感化,从而使小说中的地理名词产生各种修辞义。只有正确解读这些地理名词的修辞义,才能准确地理解小说的含义以及小说的批评指向———现代人因高度理性化而造成的自我伤害。  相似文献   

20.
韦晴川 《河池师专学报》2002,22(3):68-69,76
本文通过对哈代爱情与婚姻题材短篇小说的结构分析,找出了哈代此类小说的一种恒定结构模式,正是借助这种结构模式,哈代实现了对于英国爱情与婚姻小说的浪漫传统的颠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