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具有语言信息的多指标群体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针对具有语言信息的多指标群体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求解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将各决策者给出的语言评价信息转化为二元语义形式,然后通过求解所建立的优化模型得到群体综合评价值,再根据二元语义自身特点进行方案排序,并得到群体综合评价结果·利用二元语义描述和处理语言评价信息,能够有效避免信息的损失和集结结果的不精确性,因此,该方法具有计算简单和语言信息集结结果准确等特点·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2.
文章针对具有多粒度区间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间二元语义信息处理和TOPSIS的群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给出了将多粒度区间语言评价信息一致化为二元语义信息的方法,其中二元语义信息南基本语言评价集表示,然后计算各方案与正理想方案及负理想方案间的距离,并结合不完全确定的属性权重信息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  相似文献   

3.
多粒度直觉二元语义的多准则群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义了直觉语言集、直觉语言数和直觉二元语义,以及直觉二元语义的Hammang距离。针对语言评价集有多个粒度、准则值为直觉语言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准则决策方法。该方法通过新的转化函数实现多粒度语言评价集的一致化,进而得到每个评价矩阵中各方案的相对理想解的隶属度.最后计算各方案相对理想解的综合隶属度。通过比较隶属度的大小得到方案集的一个排序。实例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概率语言术语情境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首先,将决策者给予方案中各属性语言评价术语转换为概率语言术语,通过数学模型将属性的概率语言术语再转化为区间数,利用区间数的熵值法确定属性权重;其次,不仅考虑概率语言术语集中的概率值,而且还兼顾构成概率中各决策者的重要性程度,其重要性程度也即权重参与决策计算;再次,为了建立决策算法,把属性的概率语言术语集转换为概率区间值犹豫模糊集并将其映射为区间数集合,利用区间数的积型贴近度模型对各方案对应属性值进行两两测度,通过统计测度数值结果达到对方案优选目的;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文中知识脉络进行了详细梳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取得符合实际的决策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混合型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基于前景理论和证据理论的决策方法。考虑属性值类型,将实数和语言变量转化为区间数形式,保留原属性值的不确定性。结合决策者的心理行为,依据前景理论和属性权重给出各方案在不同属性下的评价价值,根据证据理论将同一方案的评价价值合成得到综合评价值,按照基于可能度的区间数排序方法对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方案的排序结果。算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匹配主体没有提供属性权重信息的不确定多粒度语言评价双边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最大公式和二元语义的决策方法。决策中,首先创建一个基本语言评价集(BLTS),将多粒度的不确定语言评价信息转换为区间二元语义,并且将所有区间二元语义根据公式投影到基本语言评价集上。根据区间二元语义的距离公式,计算属性之间的离差。通过离差最大化公式,计算得到每个匹配主体的属性权重向量。进而通过属性权重对区间二元语义加权平均,根据理想逼近法计算最终的满意度,得到最终的求解模型。最后通过实验证明该决策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逆向物流供应商的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企业选择最佳的逆向物流供应商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建议采用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法进行决策。将所有评价指标的语言评价值转化为二元语义,通过最小化决策群对评价指标判断的偏差为各评价指标赋权,运用二元语义混合有序加权平均以得到备选方案的最终评价值,根据备选方案最终评价值的大小选择最优供应商。通过设计具体算例与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法比较发现:基于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法不仅减少了主观偏好评价的影响,而且评价结论更加精细。  相似文献   

8.
由颖  张全  张武男  王静巍 《科技信息》2009,(8):24-25,28
本文研究了人员评价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在模糊的决策领域,由于决策问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策方案在诸属性上的评价值为区间数。Brvson和Mobolurin提出了计算区间数属性权重值和方案的区间数综合评价值的线性规划方法,但是,在进行方案的比较时,方案的区间数综合评价值被转换为单点值。然而,在计算各方案的区间数综合评价值时采用了不同的属性权重值,因而各决策方案是不可比的:为了克服Bwson和Mobolurin的方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将区间数决策矩阵转化为单点值决策矩阵,并由此来建立一个线性规划模型来求解属性的权重值,进而计算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以进行方案的排序。案例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简便可行。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创新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评价信息为区间语言变量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区间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考虑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风险规避,及其在后悔与欣喜之间存在的心理差异变化。首先,介绍关于区间二元语义信息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给出了区间二元语义均值与方差的定义;针对决策矩阵元素为区间二元语义变量属性权重部分未知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利用区间二元语义的方差,通过构建优化模型确定最优属性权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后悔理论的区间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方法;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至企业设计方案的选择中,结果与比较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不确定语言信息的尾矿库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准确的评价尾矿库的安全等级,运用相关性分析,建立了相互独立指标的尾矿库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IT-WAA和IT-CWAA算子对不确定性的尾矿库安全区间语义信息进行集结,建立了基于区间二元语义集结算子的尾矿库安全综合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尾矿库安全评价方法能有效避免语言评价信息的失真,更切合客观实际。该成果对尾矿库安全评价及其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具有残缺不确定语言信息的多指标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态度因子的决策分析方法.对具有残缺不确定语言决策矩阵的多指标决策问题进行了描述;以最大语言区间代替矩阵中的缺失值,得到具有完全信息的不确定语言决策矩阵并进行规范化;通过具有风险态度因子的不确定语言映射函数,将不确定语言决策矩阵转化为一定风险态度下的二元语义决...  相似文献   

12.
针对组织中员工与岗位的匹配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的测评与选择方法.首先,给出了考虑岗位满意度和员工满意度的匹配测评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两阶段的测评与选择方法.在第一阶段,将员工与岗位给出的语言满意度评价信息转化为二元语义形式,给出了一种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员工与岗位匹配测评方法;在第二阶段,建立了员工与岗位匹配选择的矩阵模型,通过该模型可分析两者的匹配程度,并针对不同区域给出决策分析.最后,通过在KC咨询公司的实例分析证明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个相同类型的服务方案或项目的服务质量评价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顾客群体语言评价信息的服务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方式获取顾客针对服务方案的语言评价信息,并将其转化成梯形模糊数;然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权重、服务方案在各指标下的平均服务感知绩效以及每个指标下所有顾客的平均服务期望;进一步地,运用模糊加权平均算子计算各服务方案的服务质量评价值,同时计算其与每个语言短语所对应的梯形模糊数之间的相似度,从而确定各服务方案的服务质量等级,而对于服务质量等级相同的服务方案,通过计算其非模糊价值量来比较服务方案间的优劣.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多粒度二元语义对非常规突发事件进行应急管理决策.首先将专家给出的语言评价信息用二元语义的形式来表示;然后从多个语言变量集中选择一个基本语言集并将多粒度语言信息一致化,再通过集结算子对专家信息进行集结,得到非常规突发事件群体综合评价结果;最后,给出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元语义分析方法是关于语言信息集结的新方法,它可以方便地进行语言的运算,并且可以避免在语言信息的集结过程中信息的损失和语言信息集结结果的不精确性.研究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首先对二元语义的概念进行了描述,给出了关于二元语义比较的规则;然后在给出二元语义判断矩阵及其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等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种关于二元语义判断矩阵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判定方法;分析了加性一致性和满意一致性的关系.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实际的多属性语言群决策问题中属性之间往往具有相互关联作用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属性关联的TOPSIS语言群决策方法.该方法中决策者给出对方案的语言评价信息,并采用二元语义概念对语言评价信息进行处理.在传统理想点法的基础上引入λ模糊测度的概念,根据属性间的关联作用确定每个方案属性的权重并得到加权决策矩阵.然后计算每个方案与正、负理想点间在n维二元语义空间内的二元语义欧氏距离并得到相对贴近度,确定最优方案.该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决策过程中语言评价信息的扭曲和损失,并能够考虑属性间的关联作用对于属性权重的影响,使得决策结果更加合理可信.通过一个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格网技术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安全具有空间地域性.研究选取辽河流域90个县(市)区,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格网技术,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讨论了基于GIS的流域生态安全可视化评价方法.评价结果与辽宁省环保局欧盟环境项目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格网单元表达生态安全影响因子的空间差异,比用行政单元的表达方式更接近于实际,可为环境管理和环境规划部门决策分析提供科学而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MARXAN模型改进了源的识别方法,在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下扩展了源的功能分类,认为源是多类型多斑块的整体最优选择集,识别的源同时具备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能力的双重属性。以攀枝花市为例,应用改进的源的识别方法研究其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发现攀枝花景观生态安全水平最高的区域是米易县,和盐边县境内二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以东的区域,局部地区存在阻力值的凸起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改进的源的识别方法具有更强的景观生态学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