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比较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独立通风笼盒(IVC)系统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条件对SPF级BALB/c和C57BL/6两种近交系小鼠繁殖性能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周龄的SPF级BALB/c和C57BL/6小鼠以雌雄2∶1比例随机饲养在IVC饲养环境和传统屏障饲养环境下7个月,观察比较两种品系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不同周龄的体质量变化、离乳率和交配间隔时间等繁殖和生长能力指标。结果在IVC饲养环境下两种品系的小鼠不同胎次产仔数、哺乳期及离乳后仔鼠体质量,离乳存活率和交配分娩间隔时间等指标与传统的屏障饲养环境下的相同指标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相对洁净环境下使用IVC系统与屏障环境相比,小鼠繁殖能力无显著差异,小规模的实验动物可以在IVC系统中进行生产繁殖。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大小鼠的微生物级别“达到清洁级以上”才视为合格的实验动物。而这种级别的实验动物需要饲养在屏障或隔离系统中。目前的屏障/隔离系统有“传统的屏障系统、隔离罩、层流架和独立换气净化笼具”(简称IVC,下同)四种模式。用IVC系统取代传统的屏障环境,也是一种节能和节约资金的新尝试,理论上可替代传统的屏障系统来饲养SPF级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测定并比较分析屏障环境和IVC饲养条件下SD大鼠的主要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的差异。方法用电子天平分别测定了30只在屏障环境中和IVC饲养条件下SD大鼠的心、肝、脾、肺、肾、肾上腺、子宫、睾丸和卵巢的重量及脏器系数。结果雄鼠之间比较,脾脏重量差异显著,其它各脏器系数间无显著性差异;雌鼠之间比较,各脏器重量间无显著性差异,肾脏系数差异显著(P<0.05);两种条件下,雄雌鼠之间脏器重量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IVC雄雌之间脏器系数比较,肝、肾间无显著性差异,其它差异非常显著;屏障条件下,雄雌之间脏器系数比较,心、脾、肺、肾上腺、脑差异显著(P<0.05),肾无差异。结论屏障环境和IVC条件下饲养的SD大鼠脏器重量及脏器系数间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国家标准(GB 14925-2001)的规定,建立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SPF级大、小鼠实验设施。方法在原有土建的基础上,利用普通级大、小鼠饲养室的空调净化系统,室内进行必要的装修和改造,饲养室内安装IVC、净化工作台及配套设备,使动物饲养和实验全过程达到SPF级。结果改造后的SPF级实验室的环境设施各项指标均符合GB 14925-2001的要求,已成功饲养SPF级SD和Wister大鼠,远交系小鼠(KM和ICR),近交系小鼠(C57BL/6转基因鼠、BALB/C、BALB/c-nu裸鼠)共20批次。动物的生长健康状况良好,成活率接近100%。结论这种在初、中效过滤环境下的IVC配置,大大节省了运行的电费和维持费用,便于管理,非常适合于以动物实验为主的实验动物使用单位。  相似文献   

5.
独立通气笼盒(IVC)的工作原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独立通气笼盒(Individually ventilated cages,IVC)系统替代传统屏障净化系统用于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大量推广使用[1]。在国内,该系统是近几年才被研制、生产与推广应用,产品也是良莠不齐,与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品质量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该系统采用先进的微型隔离技术,通过向动物饲养笼盒内部输送经初、中、高效过滤的空气,以获得洁净度为10 000~100级的生活环境。与传统的SPF屏障系统、层流架(LAFR)系统相比,IVC系统具有笼盒内环境优越及安全性能高、对饲育及实验人员的健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2~6]、占地面积小…  相似文献   

6.
姜骊  李善诚  鱼达 《实验动物科学》2013,30(3):35-37,64
目的探讨独立通风系统(IVC)动物实验室内使用臭氧发生器消毒的可行性。方法使用臭氧检测管测定实验室内的和运行中的IVC内的臭氧浓度,观察大鼠的健康状况、生化指标、气管和肺的组织病理学状况。结果发现IVC笼盒的低、中、高3级过滤器,对臭氧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可以减少80%。大鼠在无特殊保护的情况下,对臭氧的耐受能力较高,在面积为35 m3的IVC动物实验室内,对采用臭氧发生量3 g/h的设备开启35 min,没有检测到大鼠生理和病理的变化。结论臭氧发生器能够用于IVC动物实验室的环境消毒。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中药安全评价中心(GLP)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的正常SD大鼠在长期毒性试验中的生物学指标,为以后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指标。方法 收集长期毒性试验的10批次正常对照组SD大鼠,正常饲养,每周测定一次体质量增长及摄食量,在第3、6个月及恢复期结束时各测定一次脏器指数、血液和生化指标。结果 雄性SD大鼠的摄食量较高,体质量呈线性增长趋势,高于雌性,雄性大鼠的脏器指数有所下降,表明雄性大鼠生长发育、饲料利用率比雌性大鼠快,血液和生化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这些正常数据指标可为以后GLP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的大鼠试验提供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建设和管理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 SPF)级动物实验室,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建成后的SPF级动物实验室的各项条件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验收合格取得《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总结了我校SPF级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运营管理经验,包括屏障系统设施环境的维护、屏障设施物料及物流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SPF级大鼠、小鼠在标准IVC饲养系统笼盒内玉米芯垫料的合理使用量。方法 在国标要求的饲养密度上限条件下,小鼠笼盒和大鼠笼盒的玉米芯垫料按照低、中、高3组不同使用量,每3 d分别记录大鼠和小鼠的体重、采食量、粪便量,并对垫料洁净度进行评分,持续21 d。结果 21 d内大鼠和小鼠3组间体质量、采食量、粪便量无统计学差异,小鼠垫料洁净度低垫料组第12天之后与高垫料组差异显著(P<0.001),中垫料组第9天之后与高垫料组差异显著(P<0.05)。大鼠垫料洁净度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标准IVC系统饲养条件下,换笼周期为7 d时,小鼠笼盒垫料使用量为100 g,大鼠笼盒垫料使用量为400 g,随换笼周期延长,垫料使用量需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不同饲养周期和不同性别的 SPF 级 SD 大鼠与 Wistar 大鼠的部分生理及生化指标的生物学差异,建立不同品系及不同饲养周期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方法 5 ~ 6 周龄 SPF 级 SD 大鼠与Wistar 大鼠各 300 只,雌雄各半,饲养于屏障环境中,随机分为饲养 4 周组、12 周组及 24 周组,并饲养相应的周数。用全自动血细胞和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SD 大鼠在 12 周组雌鼠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白细胞计数( WBC)总数显著高于 4 周组大鼠( P<0. 01) ,12 周组雄鼠的 WBC 总数高于 4 周组大鼠(P<0. 05),4 周组和 12 周组的雌鼠 WBC总数低于雄鼠( P < 0. 05)。 不同饲养周期和性别的 Wistar 大鼠血液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 05)。 SD 大鼠 4 周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显著高于 12 周组及 24 周组(P<0. 01),且 4 周组雌鼠 ALP 低于雄鼠(P<0. 05),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鼠 ALP 显著低于雄鼠(P<0. 01);12 周组和 24 周组 SD 大鼠的甘油三酯( TG)均高于 4 周组(P<0. 05)。 Wistar 雌性大鼠 12 周组和 24 周组雌、雄鼠的 ALP 均显著高于 4 周组( P< 0. 01),12 周组雄鼠ALP 高于 4 周组(P<0. 05)。 4 周组和 24 周组 Wistar 雌鼠 ALP 显著高于雄鼠( P<0. 01),12 周组雌鼠 ALP 高于雄鼠(P<0. 05)。 结论 不同饲养周期、不同性别及不同品系的 SPF 级大鼠,血液生理及生化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10种常见SPF级实验大、小鼠血液及生化正常参考值。方法采用半自动生化测定仪及血球计数仪对不同周龄、不同性别的常见10种SPF大鼠的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值进行测定。结果取得4周龄和8周龄不同周龄、不同性别大、小鼠血液学及生化值平均值及正常参考范围;多数生化指标受年龄及性别的影响,除了不同品系、年龄和性别的大、小鼠ALP呈现规律性变化,其他指标也与相关报道有差异。结论在基础生物学研究中,要充分考虑到性别和年龄对实验动物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SPF级Hartley豚鼠核心群的生长体质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与清洁级豚鼠各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种群中雌、雄个体各10只,通过称重,记录0~8周龄体质量;豚鼠采血,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与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在SPF级豚鼠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 3项指标,在雌性与雄性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1)。结论 绘制了SPF级豚鼠生长曲线。SPF级豚鼠血液学指标在性别间有差异,与清洁级豚鼠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SPF级与普通级Hartley豚鼠的血液学参数,并进行比对研究。方法选取300~350 g健康的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各60只,雌雄各半;运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液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结果血液常规值:SPF级雄性豚鼠与普通级(CV)雄性豚鼠的白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压积等9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SPF级雌性豚鼠与普通级(CV)雌性豚鼠血小板平均分布、单核细胞数、单核细胞比率差异极显著(P〈0.01)。血生化值:SPF级雄性豚鼠与普通级(CV)雄性豚鼠比较,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等8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雌性与雄性豚鼠指标比较一致。SPF级豚鼠雌雄之间比较,总胆固醇、碱性磷酸酶、葡萄糖等9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普通级豚鼠雌雄之间比较,总胆固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钾、钠、氯离子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指标都出现了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环境、性别对豚鼠血液学参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离乳1周龄SPF级和普通级新西兰兔的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并进行比对研究。方法选取离乳1周龄健康的SPF级和普通级新西兰兔各20只,均雌雄各半;全部动物耳缘静脉取血,运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所采血液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将测定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计算均数和标准差(x珋±s),并做t检验。结果离乳1周龄SPF级雌性与雄性兔相比较,白细胞数、总蛋白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红细胞、葡萄糖等6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普通级雌兔和雄兔在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比率、总胆红素等3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SPF级雄兔和普通级雄兔比较,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等20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红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等5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SPF级雌兔和普通级雌兔相比较、在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等9项指标差异极显著(P<0.01),在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等4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其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同等级新西兰兔血液生理生化参数差异较小,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对新西兰兔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SPF级Wistar大鼠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的主要指标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SPF级的饲养条件下 ,对SPF级Wistar大鼠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性能的主要指标进行测定 ,结果表明 ,SPF级Wistar大鼠采用一雌一雄间隔同居的繁殖方法 ,以连续生产 4胎为宜 ,其中 ,第 2胎的幼鼠最适于留种。SPF级Wistar大鼠的生长发育与普通级Wistar大鼠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比格犬生长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获得比格犬群体的基础生物学数据,对4、5、6月龄比格犬雌雄各30只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测试,以期建立国内首个封闭群比格犬生产群,为比格犬的实际应用提供基本的生物学参考数据。方法检测180只比格犬的血液生理生化值。结果同月龄雌雄间比较部分指标差异显著,但并不持续;不同月龄间比较,多数指标5、6月龄之间多数差异无显著性,而4月龄的指标与56、月之间比较,数据的高低不统一;结论该比格犬群除个别血液指标雌雄之间、不同月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外,绝大部分指标差异不显著,反映该群体血液生理学的特性已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